如何看待历史影视剧中艺术性与历史真实性的选择

历史剧是指根据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改编的电视剧。

顾名思义,历史剧描写的主要事件,描写的主要人物,要求历史上有人物。

这意味着历史剧和古装剧不一样。历史剧是古装剧的一种,不同于一般的古装剧,它的叙事不能是任意的。

我们应该以历史为素材来源。

同时,历史剧是以戏剧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历史剧不是一部严谨的教材。

它是一种艺术形式,是基于一定的视角来审视、渲染和发挥某一段历史,应该突出其戏剧性。

目前的历史剧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类研究侧重于历史剧分类的细化:无论是把历史剧分成两部分的历史纪实剧还是历史故事剧,还是把它们分成三部分的历史正统剧、历史次正统剧和历史笑话剧,或者是正统剧、编剧剧、笑话剧:这样的研究往往把现有的剧进行分类,列出它们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特点。

各种分类各有千秋,但由于止步于分类和列举特征,这样的研究对历史剧的再创作指导意义不大。

第二个研究致力于分析历史剧与《史记》的区别,批判基于《史记》的历史剧的错误,讨论历史剧的真实性。

这种做法还是有问题的。

首先,以史记为准绳,很难讨论历史真相。

历史真实的问题是历史剧对人物事件的叙述是否与事实相符,而史记不等于史实。

史记是主观化的产物。所以,以史书为准绳来证明历史剧的内容不符合历史真实,就相当于以一种主观色彩为准绳来衡量另一种思想产品的主观化程度,这本身是站不住脚的。

当然,《史记》的主观色彩不能成为否定历史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的依据,更不能成为某些荒谬笑话剧以历史不可追溯为由为自己辩护的挡箭牌。

有一点是肯定的。

纠结于历史剧和史记的偏差,要求历史剧“为历史买单”,是不合适的。

第二,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属于不同的层次,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依赖关系。

历史真实是真实的,发生和存在的是真实的,反之是虚假和伪造的;艺术真实是在假设情境中展示的内在真实。

它是抽象的,具有历史可能性、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才是真实的。

历史真实固然重要,但艺术真实才是历史剧的关键。

如果固守历史真实的庄严,失去了趣味性和丰富的想象力,历史剧只能沦为死板的教科书。

第三,事实判断不能代替历史判断。

即使历史剧如实展现了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也只是提供了做出事实判断的前提,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为人们提供了关于历史的知识,而历史剧的目标是做出历史判断,即传达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

历史判断包括“为什么”的原因判断和回答“应该怎么做”的价值判断。

与研究历史类似,历史剧的创作者也应该“始终带着解决某个问题的目的和动机研究历史,即研究者应该通过历史考察寻求一些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答案”

因此,上述两种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忽视了对当前历史剧创作整体性的分析和把握。

现在历史剧创作的麻烦不是剧的比例失衡,也就是不是剧太少,剧太多。开历史的玩笑,正确地说历史,是可取的。关键在于怎么开玩笑,怎么说才正确,也就是怎么说历史剧。

在于对整体创作理念的把握是否准确。

历史剧创作的主题是什么?只要告诉人们过去发生了什么。充当图文并茂的教材?在有限的篇幅里,它能给出的历史知识毕竟有限。

更何况,人们看历史剧的动机并不单纯是为了获取历史知识。

当然,历史剧和其他种类的电视剧一样,是大众文化时代的精神消费品之一,提供消遣娱乐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历史剧更重要的使命,是挖掘出历史中深藏的能启迪今人、昭示后人的内涵,吸取前人的教训:揭示过去的智慧:把历史写成启示当代社会的潜文本,以史为鉴,从而赋予历史以鲜活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