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t博物馆奇妙夜>影评
从拉里带着他的儿子米奇在公园长路上的镜头,我知道这是最标准的好莱坞娱乐电影。但就是这样一部所谓的疯狂奇幻喜剧,让我看得津津有味停不下来,甚至有些片段让我眼眶湿润。比如丽贝卡看到博物馆的藏品复活回到博物馆,比如馆长最后把钥匙和手电筒还给拉里。
当然,影片有励志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对一种主流社会价值观的肯定。这种鼓励人们积极向上的积极价值观,可以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看完电影,你会发现拉里并不是之前介绍的那种胆小怕事的人。他就是有点闲,在部队服役后一直过着懒散的生活。即使他的妻子和他离婚了,并有了新的爱情,但这似乎并没有改变他的生活方式。只有他亲爱的儿子才能让这么懒的人想到找工作。他要努力维护的是他作为父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当然也可能涉及到抚养权的问题。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人能做什么?似乎全世界的选择都是一样的:安全。
导演把拉里安排到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就是复兴那里的藏品,来一场疯狂好玩的游戏。只要看过电影海报的影迷都熟悉这个设定,罗宾·威廉姆斯的《勇敢者的游戏》就是这类电影的先行者。罗宾·威廉姆斯也参演了这部电影,饰演以“用棍子加胡萝卜”闻名的罗斯福总统。可以理解的是,美国媒体对这一特技发表了大量负面评论。显然,影片在特技上没有丝毫创新和改变的意图。影片的噱头都在人类历史的盛会上(简直是西方视角下人类文明史的混搭版):从霸王恐龙、原始人、埃及木乃伊、希腊将军、蒙古国王到印第安人、西部牛仔,既然自然博物馆里少不了各种动物,当然也带来了不少笑料。
影片毫不犹豫地使用了很多低俗的场景,比如人与恐龙的追逐游戏,比如长相怪异凶狠的反派,还有自知之明的女主角。电影的故事发展都是观众可以期待的,但层出不穷的段子还是能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丝毫没有察觉时间的流逝。这样一部能让你一开始就想到结局的电影的制胜之道,就在于搞笑的细节。影片中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淘气的猴子,给拉里带来了很多麻烦。大团圆结局的时候还不忘敲敲拉里的脑袋作为报复,比如原始人对火和灭火器的好奇,还有牛仔和希腊人和战争,简直就是好莱坞版的“关公vs秦琼”。可以说,《博物馆之夜》完全可以胜任一部让人在圣诞节看完之后轻松开怀大笑的喜剧娱乐片。
靠简单的段子,不高明的特技,显然是不够的。影片在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中加入了许多人类的情感元素和价值观,旨在唤起全世界的广大观众。拉里找工作不是生存的需要,而是家庭的要求。他唆使儿子在棒球比赛中作弊,但儿子拒绝了,他对父亲的身份产生了危机感。不仅如此,影片还揭示了普通人的英雄梦:每个男人大概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拯救世界(国家和人民),拯救潮流,在家人和所有认识他的人面前昂首挺胸的大英雄。长大后,大部分人只能在找不到的角落里选择性地遗忘儿时的梦想。当外在诱因积累到一定程度,它会像石头下的草一样有力地向上伸展,甚至可能推开长久以来顽固不化的石头,做出一些让周围人吃惊的举动。这样的事情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电影自然是正面的。
其实影片对拉里强调的是责任(就像《蜘蛛侠》中对蜘蛛侠的要求: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除了作为父亲的责任,还有作为博物馆保安的责任。责任来自两个方面:个人和社会。如此抽象的文字,是博物馆的钥匙,也是影片中的超长手电筒。罗斯福总统鼓励拉里:你有能力做好这件事。这件事是为了维护博物馆的和平与稳定,拉里最终做到了。他阻止了博物馆的历史人物自相残杀,并将罪犯绳之以法。从此,博物馆进入了一个大同世界。影片最后,拉里关掉了超长手电筒,屏幕一片漆黑,让人想起圣经里的云:上帝说有光,就有光。那一刻,拉里就像拯救世界的上帝。所以“罗斯福总统”会对米奇说:你爸爸是个伟大的人。好莱坞电影总是那么鼓舞人心地塑造平民英雄,也许就像美国人一厢情愿地想做世界和平宪兵一样。而“罗斯福总统”爱上了印第安公珠,也扮演了一个拯救美国的英雄,闹了笑话。此外,还有一点温暖和浪漫,似乎有缝合种族问题的效果。当然,上面提到的片子是不够的,甚至连片子都不需要特别放映。导演们最大的愿望恐怕就是打造一部迎合大众欣赏习惯、老少皆宜的疯狂喜剧,在黄金时段发挥黄金效应。
第二,《博物馆奇妙夜》的构思并不太难想,只是我们在中国电影中没有想到而已。经常光顾“博物馆”,总是冷漠地对待它们,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它们是没有生命的,是过去的历史,是没有生命的复制品。因为和我们没有互动,所以对他们始终保持着一种超脱、冷漠的态度。
但是,如果合理想象,他们复活后该怎么办?
我认为博物馆必须有自己的感觉,因为生活使它们有价值,有活力,可以扫除所有博物馆必须覆盖的历史的尘埃和死气。
《博物馆奇妙夜》是一部典型的童话娱乐电影,但在这样的故事中,这部电影仍然宣传了一些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就感知到的普遍主题。虽然这些主题在影片中又被鹦鹉学舌般地演绎了一遍,但我们还是读到了一种新鲜感,感受到了一种启蒙。
1,主题精神:历史的价值是为了未来。
美国人的历史并不长,但这个国家显然以自己短暂的历史为荣。
电影中的主人公拉里对历史一无所知。他对那个把欧洲人带到太平洋的土著姑娘没有直接的了解,对匈奴大帝阿提拉也没有基本的认知。当他第一天晚上接触到这些人物的行为时,他没有继续懵懂,而是沉入书海和网络,在博物馆里寻找与历史人物相关的知识背景,以便更近距离地了解那些复活的历史人物,并与之交流。所以,因为通过对历史的了解,他可以与阿提拉的思想交流,化解皇帝跨越欧亚大陆的内心苦难,从而一扫国王的暴戾之气。
用片中女解说员的话说,“对历史了解得越多,对未来的准备就越充分。”博物馆的使命不仅是传承历史,更是面向未来。全片是对博物馆功能最生动的阐释,也可谓是对博物馆功能最生动的广告。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国的博物馆那么多。
博物馆里留下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历史。它的作用不在于历史痕迹的再现,而在于一种精神的传承。在影片中,拉里在博物馆遗留的精神的照射下,可谓是前无古人的英雄壮举,这也正是影片主题所表达的:“历史的价值是为了未来。”在博物馆工作期间,拉里起初并不喜欢这份工作。当他意识到历史的价值时,他逐渐投身其中。然而,在困难面前,他本能地选择了逃避。当他遇到逆境时,他向伟大的历史人物求助。甚至到最后,他还得去寻找埃及法老的金盘,从罗斯福的蜡像中寻找精神支撑。诚然,罗斯福的蜡像具有伟人的外貌和气质,但是,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只是一个蜡像,只是对历史最外表的复制和模仿,真正的力量是生活在当代的人民。他鼓励拉里勇敢承担自己的责任,不要把拯救世界的希望寄托在一个改变不了真实历史进程的历史人物身上。这个历史人物再伟大,也只能永远属于历史,不能干涉未来。深受启发的拉里改变了希望伟大历史人物帮助自己的想法,而是继承了当年伟人的内在精神,勇敢地与博物馆窃贼展开了一场冒险。
这就是博物馆的伟大功能。美国第26任总统永远无法改变真实的历史,但他的鼓励和精神影响了一个现代人。在这样的主题下,影片讴歌了这种从历史传承到现在的精神的影响和意义,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永远不会忘记历史的人,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加波澜壮阔的表现。
2、恶搞历史:团结的意义。
博物馆里的历史人物全部复活后会出现什么样的荒诞情况?
我们会看到,类似“时光隧道”式的混乱,会在博物馆里制造出一场“关公vs秦琼”的闹剧。《博物馆奇妙夜》因此恶搞了这里的历史,但并不是拼凑一种恶趣,而是宣扬历史仇杀的新期待。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西部的牛仔和罗马军团在博物馆的复活之夜抓住一切机会一起战斗,美国南北战争的士兵也抓紧时间抓捕战斗,这几乎是所有历史的内容,而正是这些人性的劣根性造成了战斗,构成了历史上最突出的所谓辉煌篇章。
历史的乌云在博物馆里挥之不去,这是博物馆想象最正常的延伸。如何看待历史上这些生死不相容的争斗?我们看到拉里向那些历史人物发出了现代而强烈的呼吁:“我们必须首先团结起来”,“停止自相残杀”。这种符合现代和平理念的精神取向,最终化解了历史上战争的停滞。在追求最后一刻的拯救中,博物馆里所有复活的人都把敌人变成了朋友,为了共同的利益站在了同一条战壕上。尤其是美国牛仔和罗马士兵同舟共济,命悬一“车”,团结协作,生死相连,演绎了一曲化干戈为玉帛的友谊。
《博物馆奇妙夜》巧妙地利用博物馆的时间和空间,让历史在这里遭遇和纠结,再用近乎恶搞的风格化解历史人物之间的恩怨,为历史的阴暗面诠释新的内涵和希望,为历史注入新的精神气质。这种恶搞,借助特定时空产生的荒诞感,宣传一种讽喻的内涵,应该说是一种意味深长的恶搞,绝不是我们电影中纯粹为了恶搞而恶搞。
3、精彩视角:历史与自然一锅炖。
《博物馆奇妙夜》在表达其精神内涵的同时,也用大量的篇幅用奇幻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之美。各种动物在博物馆的夜间走廊里来来往往,让影片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力,也是影片最具视觉冲击力的部分。
在这几段中,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勇者游戏》中类似的魔力。然而博物馆里的奇幻之夜却远比前者巧妙合理,因为这些动物都是知名的博物馆标本。一旦它们复活成生命,电影既有神奇的浪漫主义,又有活标本的现实。可以说,影片的自然部分是影片视觉效果中吸引人的重要部分,为影片增添了视觉趣味和剧情张力。这些自然动物群落虽然没有介入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但无疑是观众感兴趣的地方,也是影片吸引人的地方。既有视觉效果,也有精神内涵,电影并没有留下一部成功电影所必须的两大支柱。这种成功的秘诀值得中国电影借鉴,中国电影总是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