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历史之神
他就是托马斯·杨,英国医生和物理学家,光的波动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从小就能看出天才的存在。
托马斯·杨两岁时就学会了阅读;4岁就能背诵英国诗人的优秀作品和拉丁文诗歌;在他6岁之前,他已经从头到尾读了两遍圣经,并学会了用拉丁语造句。9岁就掌握了车床技术,可以自己制作一些物理仪器。几年后,他学会了微积分,制作了显微镜和望远镜。在14之前,他已经掌握了10多种语言,包括希腊语、意大利语、法语等等。
但是他还不够。6年后,他学会了东方语言:希伯来语、波斯语和* * *。
技能全了之后,他开始向其他方向拓展。受他当医生的叔叔的影响,他去了伦敦学医。265,438+0岁成为皇家学会会员,仅一年后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他一直在伦敦行医,致力于科学研究。
从医后,托马斯·杨再次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并夜以继日地研究它。
众所周知,牛顿曾在《光学论文》中提出光是由粒子组成的。在接下来的一百年里,大家对光学的认识几乎停滞不前,直到托马斯·杨的诞生。
和达芬奇一样,他是一个几乎能演奏当时所有乐器的多面手,同时他也非常擅长音响。于是他开始猜测,光是一种类似声波的波吗?
两个波纹的干涉会导致一个特殊的现象,启发他认为光也是波动的,于是有了牛顿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这个著名的实验目前已经进入中学物理课本。此外,托马斯·杨还第一个测量了七种光的波长,确立了三原色原理:所有的颜色都可以从红、绿、蓝三原色中获得。
托马斯·杨也非常擅长弹性力学。为了纪念他的贡献,后人把纵向弹性模量称为杨氏模量。
在人们推翻了牛顿的理论,完成了从医学到物理学的飞跃之后,又开始折腾语言学了。
41岁时,他又对象形文字产生了兴趣,当时他破解了罗塞塔石碑,那几乎是天书。这座纪念碑是拿破仑远征埃及时发现的,然后被运到了伦敦。据说它是在公元前2世纪埃及国王献祭时竖立的。上面有14行象形文字,中间有32行世俗文字,下面有54行古希腊文字。
之前有研究过,但是没有进展。结果托马斯·杨一下子解读了中下86行,破译了13个皇族成员中的9个名字,指出这是一种表音兼表意的高水平文字。
后来,他对考古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托马斯·杨的这一成就,一门研究古埃及文明的新学科诞生了。
到了晚年,神人又开始研究艺术,喜欢音乐、艺术和杂技,制作天文设备,研究保险经济。
对于他来说,普通人的人生目标和追求,他只需要动动手脚就能到达巅峰,再难一点,他就能用脑子解决人类研究的大问题。只能说这样的人要么自带作弊器,要么就是外星生物,永远不会是我们这样的人。
1829年,一生精力充沛的托马斯·杨逝世,享年56岁。他死前正在写一本埃及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