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门的历史
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而杨利伟也成为了中国的“飞天第一人”。
这一天,无数观众守候在电视机前,与地面的工作人员一起迎接航天英雄回家。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听杨利伟在太空中的所见所闻。但杨利伟出舱后,对工作人员说了一句话。
“我在太空中听到了敲门声!”
从2004年到2014年,经过10年的努力,在北航教授刘宏的带领下,我国终于研制出了“龚玥一号”,全称是:空间基地生命保障基础综合实验装置。
“月宫一号”的作用是在其他星球上建立类似的基地,人类可以在那里生活,里面的水、氧气和食物可以循环使用,保证宇航员在太空长期生存,甚至是太空移民。这为研究太空和其他星球的情况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堡垒。
研究人员在“龚玥一号”中进行了105天的封闭实验,观察到舱内系统运行正常。但奇怪的是,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一直听到敲门声。
一开始以为是外面工作人员敲门,但在场工作人员都否认了。之后,研究人员选择通过监控进行观察,但证实当机舱内部有敲门声时,并没有人真的在机舱外部敲门。
这给“龚玥一号”的实验者们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他们当然不会相信怪力的乱神论,只是担心“龚玥一号”有问题。因为建造太空探索的生态基地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实验。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宇航员在太空中丧生。
刘宏教授开始和他的团队一起进行繁重的故障排除工作。在排除故障的过程中,一个工作人员突然说了一句话,现场其他人都同意了。
“你以为这种‘砰砰’声不是第一次了吗?好像以前听过?”
这种敲门不是偶然的。事实上,在世界各国的航天史上都发生过多次,但原因一直没有查明。
对于“龚玥一号”的工作人员来说,最熟悉的莫过于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返回地面时,曾告诉地面的工作人员,他在太空中听到类似木头敲铁桶的“砰砰”声。
与“龚玥一号”的情况相比,杨利伟显然更可怕。神舟五号是中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杨利伟也是中国第一位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航天员。
与最近大热的神舟十三号不同,它可以搭载翟志刚、王亚平、叶广福三名航天员在太空生活183天。
当时“神五”内部设施还没有那么完善,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杨利伟是舱内唯一的航天员,整个飞行时间只有21小时23分钟。
在此之前,没有人知道太空中发生了什么。可以说,无论是地面的工作人员还是杨利伟都非常紧张。
但不知道是不是太空故意捉弄了杨利伟。在这次21小时23分的飞行中,杨利伟一直被接二连三的不规则“敲击”声所困扰。似乎有人在敲舱门。
然而,这在太空中是绝对不可能的。即使外面有外星生物敲舱门,声音也绝不会传到杨利伟耳朵里。
太空是一个绝对真空的环境,声音传播需要通过一种介质,比如空气,所以在太空中,声音根本无法传播。
所以就算真的是外星人敲门,杨利伟也应该听不到。问题是在机舱内部吗?
这是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杨利伟不敢大意。他检查了机舱里的所有东西,看是否有问题,但杨利伟检查了一圈后什么也没发现。
他甚至在舷窗边向机舱外望去,试图确认是否真的有外星人。结果当然不是,外面只有浩瀚无垠的宇宙。
最后,杨利伟走到仪表表盘前,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仪器显示“神舟五号”各项数据正常。
杨利伟确定自己听到了声音,但是找不到声音是从哪里来的,这在无人太空中是非常恐怖的。
但是,航天员经过艰苦训练积累的过硬素质,稳定了杨利伟的心态。
我相信每一个上太空的宇航员,出发前都做好了最坏的心理准备。没有人能保证太空项目100%安全,因为这是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
所以,最初的恐慌过后,杨利伟根本不理会敲门声,继续执行他的太空任务。
幸运的是,虽然敲门声还在继续,但航天飞机并没有受到影响。在整个飞行过程中,所有数据都很稳定。到了规定的飞行时间,准备飞回地球时,杨利伟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放下了。
着陆后,杨利伟第一时间告诉了地面的专家。专家们听到后,立即组织了一个小组来检查神舟五号的船舱。
出发前,“神舟五号”经过了严格的检查,但不能保证飞行过程中出了问题。
经过专业团队的检查,可以确保“神五”还是没问题的。这时,专家们把思考方向转向了另一面,也就是航天员自身的问题。太空航行是一个非常心理测试。
人类是群居动物,离不开群体。在远离人类居住的地球的太空中,没有生命,也没有声音。宇航员很可能出现心理问题,产生幻听。
为此,他们对杨利伟进行了测试,试图还原他听到的声音,但杨利伟说没有,他描述为木头撞击铁桶的“砰砰”声。
经过一些毫无结果的研究,专家和杨利伟都打算暂时搁置这件事。因为整个飞行很顺利,飞船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这小小的敲门声是无害的。
在杨利伟之后,中国先后发射了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但每一个返回的航天员都说在太空听到了敲门声。
这也证实了杨利伟不是幻听。这个声音已经成为飞行过程中的一个符号,就像来自太空的声音。但是在杨利伟前辈的安抚下,神六、神七的航天员对这种声音并没有惊慌失措,圆满完成了任务,为我们国家的载人航天工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杨利伟、“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的遭遇,让“龚玥一号”的工作人员更加确定,他们遇到的问题应该和杨利伟遇到的一样,甚至原因可能一模一样。
如果能找出原因,也能为以后航天员的航天工作提供参考。而且“月宫一号”未来将用于深空探测,宇航员的整个生存都依赖于这个系统,如果它在太空中突然发生故障。宇航员的生命安全无法得到保证,他可能不会立即返回地球。
基于此,“龚玥一号”的工作人员除了系统测试之外,还更仔细地研究了声音的来源。
他们检查了整个船舱,因为声音没有一定的规律性。专家推测它只会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发出声音,于是再次关注机舱的变量。
最后,经过不懈的观察和研究,他们发现当机舱温度发生变化时,会有“敲门声”。但是,舱体的温度变化会影响舱体内壁的材料。当温度变化时,材料会轻微变形,变形过程中会发出声音。
原来在太空飞行的过程中,飞行器经过不同的区域,外界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同时,机舱内的温度也可以根据外界温度实时调节。温度的变化会带动舱内压力的变化。类似于“热胀冷缩”的感觉。
神舟五号的返回舱使用了一种低密度防热材料,这是科学家经过无数次实验为神舟五号选择的,是许多关键技术之一。有了这项技术,神舟五号可以保证应对太空中恶劣的温度环境。
即使外面已经到了3000度,舱内的杨利伟依然可以在20度的环境中。即便如此,面对外太空的温度变化,舱内壁的材料也难免会出现轻微变形,但仍在安全限度内,不会对航天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任何影响。
这个结果也是给后来的航天员吃了一颗定心丸。不仅对我们国家,对外国航天员也是如此。
因为在外太空听到的声音不仅仅是我们国家的宇航员遇到的。美国先于我们相遇。早在53年前,他们就已经第一次听到了这种“太空音乐”。
而且不止一个人。如果神六、神七的航天员有杨利伟的指导,他们也不会慌。那么世界上唯一能理解杨利伟心情的人,大概就是同样较早进入太空飞行的阿波罗10的飞行员了。
但他们选择隐瞒了四十多年。
杨利伟在太空中听到的是舱内壁材料变形引起的“砰砰”声,而阿波罗10的飞行员听到的是更复杂的声音。
这个事件可以追溯到1969 May 18。美国宇航员托马斯·斯塔福德(thomas stafford)、约翰·杨(john young)和尤金·塞尔南(eugene cernan)曾乘坐“阿波罗10”飞入太空,完成了绕月飞行任务。
也正是这次任务的圆满完成,为阿波罗11完成登月任务奠定了基础。著名的“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来自这次登月任务。
当时飞机分为指挥舱和着陆舱两部分。环绕月球的任务是分离两个模块,然后尝试下降到月球表面附近的地方。
当两舱分离时,舱内的三名航天员突然听到一个声音。那声音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舱内的宇航员录下了这种声音,打算带回地球后再做研究。
当时,舱内的三名航天员和杨利伟的心情一样,在空旷的太空中听到这种声音,都感到可怕和惊恐。但是他们并没有在飞机里用无线电把这个事情传到地面,而是把这个声音录了下来。
回到地面后,三名宇航员把这段录音发给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为了接下来的登月任务,为了不影响宇航员的情绪。他们都选择了沉默。
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阿波罗11”的任务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美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登月的国家。
直到40多年后的2008年,这些神秘的录音才被公开。关于这种声音的原因有很多猜测,比如大气和磁场干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自己将此解释为机舱内的无线电干扰。
无论哪种解释,都显得站不住脚。就连这段录音的真实性目前也存疑。毕竟分开40多年了。所以“阿波罗11”的声音之谜还没有定论,需要后期宇航员在太空中继续探索。
太空探索一直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主要项目。无数人为了这个航天梦走了一波又一波,每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也都带着某种意识走过。
地面的工作人员只能尽最大努力保证宇航员在太空的安全。但太空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只能靠航天员的冷静来即兴发挥。
太空探索的步伐不会停止,中国永远走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