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不忘历史。
唐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治国如治病。即使病治好了,也需要照顾和调养。如果一下子放纵自己,一旦复发,就没有办法补救了。现在我们的国家幸运地拥有和平与安宁,各个方向的少数民族都很听话。这真的是自古少有,但我一天比一天小心,只是因为怕这种情况持续不下去,所以希望能多次听到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魏徵回答说:“我认为国内外治理太平不值得庆祝,但我很高兴陛下居安思危。听说一棵树要想长高,就要把根扎稳;要想江河长流,必须疏通其源头;要想国家稳定,就要积累道义;陛下,您有中原这么大的疆域,责任这么大。你需要居安思危,勤俭节约,不奢侈。如此,江河永流,汉朝长盛不衰。”
原文:(宋)司马光的《居安思危》?
朝臣曰:“治国如治病。虽然病治好了,但是特别适合打理。如果齐(jù)放纵自己,再得病,就没救了。今天,中国得天独厚,四夷皆臣服,这是我们自古以来所希望的。但是,我每天都小心翼翼,却又害怕,所以想指望文清这一代人去战斗。”
魏徵说:“我不喜欢内外安保,但我喜欢陛下居安思危。”
故事背景:
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金、魏等十二个诸侯国联合围攻郑(都城在今郑州新郑)。弱小的郑知道自己兵力不足,就让金做中间人,希望宋、齐等诸侯国能取消进攻的念头。经晋国同意后,其他诸侯国怕晋国强大,又不想得罪晋国,决定撤兵,停止进攻。
为了感谢晋国,郑派人把许多美丽的女子和珍贵的珠宝作为礼物献给晋国。晋悼公收到这份礼物后,非常高兴。他奖励了姜维的贡献,给了他一半的礼物。
不料耿直的姜维拒绝了礼物,并劝晋公说:“书上说‘居安思危’;思考是有准备的;做好准备。”意思是说,虽然现在晋国很强大,很繁荣,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大意,因为人在平安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未来可能出现的危险,这样才能先做好准备,避免失败和灾难。
晋悼公听了姜维的话,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就采纳了他的建议,知道他总是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从此更加尊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