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传统甜品
中国的糕点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史书中有很多关于糕点的记载。2000多年前,先秦古书《李周田关彝人》就讲过“耻之真,糗之饵粉”其中,皮是炒米粉或炒面,饵是饼饵或饼耳的总称。这些都是简单的加工,但是在蛋糕上已经初具规模。屈原在《楚辞·招魂》中说“拒你蜜饵,必致一帝之窘”,其中拒你和帝就是后来的麻花和蝎子,其成分和配制方法在《齐姚敏书》中有详细记载。唐宋时期,糕点已经发展成为商品生产,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据史料记载,当时的长安有专业的“面包师”和专业作坊,采用烘烤的方法,使用“面包师”(平底锅)等工具。宋代在制作工艺上采用了糕点分层和焦糖着色,所以苏东坡当时写了一句诗“小饼如嚼月,内有酥,外有糯”。明清以后,中国的糕点制作逐渐成熟,并发展成丰富多彩的品种。
莲酥
人们赞美荷花优雅干净的品质。用香酥面做成的莲酥,看起来像荷花。酥层清晰美观,食物酥脆香甜。是宴席上常用的花式中点,给人以美的享受。杭州莲酥还在世界大赛上获得了一枚银牌。
红糖巴巴
红糖粑粑是用红糖、糯米、豆粉做成的,是川渝地区的传统甜品。它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和红糖。将糯米捣成想要的形状,油炸后浇上红糖糖浆。而且营养丰富,含有铁、钙、胡萝卜素等物质。
芝麻糖
芝麻糖可以追溯到明朝,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小吃。湖北孝感的麻糖最有名。芝麻糖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标准的味道。通常,它由糯米、麦芽糖、芝麻和花生制成。吃起来甜脆,深受喜爱。
菠萝馅饼
据说凤梨酥起源于三国时期,当刘备与孙尚香结婚时,他用它作为礼物蛋糕。现在,在中国台湾省的婚礼习俗中,仍有用凤梨酥作为礼物蛋糕的传统。凤梨酥里不仅包着菠萝,还有冬瓜和坚果。
豌豆黄
豌豆黄是北京的传统小吃。按照习俗,农历三月初三吃。豌豆黄是淡黄色的,吃起来又甜又凉,入口即化。它的制作方法也比较简单。豌豆磨碎去皮,清水漂洗,煮至变软,冷却凝固,然后切块食用。
桂花糕
桂花糕是江南著名的糕点。据说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就像跳头饼和绿豆饼一样。桂花糕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小吃,由糯米粉、糖和桂花蜂蜜制成。很甜,有很浓的桂花香。它历史悠久,种类繁多。
滚驴,北京小吃
擀面杖是老北京和天津的传统小吃之一。原料有大黄米线、黄豆、沙子、白糖、香油、桂花、青红丝、瓜子。成品有黄、白、红三色。因最后制作过程中洒下的豆粉像老北京郊区野驴扬起的黄土,故名。
油炸芝麻球
麻丸子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如麻丸子、炸枣堆、油堆等。据说它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炸好的汤圆外面撒上芝麻,颜色金黄,可以空心。还可以加入豆沙馅、花生馅,香脆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