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峡的史料
到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也就是中更新世到全新世。三峡地区早期人类活动相当活跃。在库区所在的秭归、巴东、巫山、奉节、云阳、忠县、丰都等地,发现了当时人类活动的遗迹和遗物。早在1959年,考古人员就在瞿塘峡东口大溪镇附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公元前22世纪末21世纪初至公元前22世纪,夏商周战国时期。三峡地区曾是九州神州、荆州之地。这里是古时候巴、楚族盛极一时的重要地区。1600年前,巴族首领在江州(今重庆)建都,成为当时巴基斯坦的军事和文化中心。到西周末年,据考证,楚西南已延伸至巫峡东部的香溪河流域,也成为三峡地区重要的氏族部落。因此,该地区有一批商周时期的遗址,如秭归的树坪墓、牛口墓、天等堡墓、牯岭云阳的楚墓和涪陵的小天溪墓。
秦汉时期,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后完成统一,普遍实行郡县制。汉元丰五年(公元前106年),全国分为十三个刺史部,又称十三州。这一地区隶属于宜州坝、巴东两县,荆州南、宜都两县。这一时期当地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现存的墓葬大多可以追溯到这个时代。还保存了忠县第二阙汉代墓葬制度的地面遗迹。
魏晋时期,这一地区曾归蜀汉、吴栋管辖,仍属益州巴、巴东两县,后归荆州建平、益都两县管辖。西晋初,巴、巴东两县划归凉州。公元304年,巴族首领李雄被封为成都王。两年,他当了皇帝,爵位成了功臣。公元338年,其侄李寿改名汉,现辖川东。公元347年,桓温灭汉,穆迪建立东晋。到东晋末年,这一地区共有五郡,即巴、巴东、涪陵、建平、益都。以巴县华光墓为代表的金代遗迹是了解那个时期最好的历史遗迹。
南北朝时期,行政区划混乱。南朝的梁潇,这一带有楚、新、荆、夷、宛五个国家。北朝和西魏时有楚、辛、荆、陀、通、开、临江七州,北朝和北周时有八州,十几郡,以下约二十郡。以南朝忠县象鼻崖墓为代表的现存墓葬,就是那个时期的遗存。
隋文帝黄凯元年至三年(公元581 ~ 583年),改州、县、郡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州治县。该地区由新乡、临县、重庆、京、南、陕、开等州组成。杨迪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县县两级制,设巴东、临江、夷陵、涪陵等县。目前奉节县的白洋沟墓和寨坪墓都是隋代遗迹。
唐朝贞观年间,国家实行路、州、县三级制。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开元有15路,属历山南路,下辖渝、涪城、中中、大熊猫开开、魁番、南桂、陕西、郁南安监。唐朝经济繁荣,所以大量的地上地下文物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以涪陵白鹤梁枯水碑刻为代表。
北宋弃道为道,南宋继之。这个地区属于夔州。有大宁监狱、云安军、贤春府、重庆府、直隶夔州道,还有府城、贵开、夔州府、巴东绥靖部、石硅绥靖部。这一带保留了当时的大城市、早期工业遗址(窑址、冶炼遗址)和地面石刻。
省、路、州、县四级制由元代改为元代,这一带分属四川省的夔州路、重庆路、周霞路和湖广行省。元末明初(公元1361 ~ 1371),明于震父子在四川建立大夏政权,定都于重庆。重庆的大理石大佛是当时的历史文物。
明废道以府、省、州为县。这一带建立了重庆、夔州、宜昌,天启元年(公元1621)建立。因为秦良玉抗元有功,还设立了石柱宣慰司。崇祯十七年(公元1640),在四川建立大西农民政权,张,大宁隶属。大宁是清朝第三年(公元1646年)才被清朝统一的。清攻清制。现存的大量地面建筑、寺庙、祠堂和房屋都是那个时期的遗迹。
民国元年(公元1911),废道制被废除,政府由府、州、署、直隶四省管辖。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四川、湖北两省政府成立,实行行政督察区制度。该区属于四川省第八、第九行政监察区和湖北省宜昌行政监察区。抗战时期,重庆是国民政府的首都,大量遗迹的保存反映了当时抗日救国和革命斗争的时代史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年)成立后,1953年,撤销原行政区,设立四川、湖北两省,在此地区设立重庆、涪陵、万县、宜昌行政公署。有22个市县。
1.地形环境库区由丘陵、中低山和峡谷组成,东部为深深嵌入巫山山脉的三峡峡谷,长约160km。西段为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地区,长约450km。
巫山山脉位于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平均海拔700 ~ 800米,长江自西向东穿巫山而过,形成了著名的三峡自然景观和川鄂间的天然通道。长江较大的支流也分布在这一段。梅溪河、大宁河、香溪河、神农河是史前巴、楚先民耕作和生活的主要地区。该路段共有7个市县,分别是湖北宜昌、秭归、兴山、巴东县,重庆巫山、巫溪、奉节县。
奉节县至库尾丘陵区平均海拔300 ~ 700 m,该段长江位于盆地底部,谷形以宽谷为主,小峡谷为辅。乌江是本库区长江最大的支流,其他较大的支流有玉林河、龙溪河、蓬溪河、磨刀溪河、长潭河,呈树枝状分布在干流两侧。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两岸河谷地区自史前以来就是巴先民的重要聚居地。库区分布有重庆、涪陵、云阳、万县、忠县、开县、丰都、长寿、武隆、石柱、巴县、江津、江北、合川等市县。
2.地质环境库区出露的地层岩性主要为沉积岩,西陵峡段主要为震旦系(Z)、下古生界(Pz1)、上古生界(Pz2)的浅海相厚-中厚层状碳酸盐岩地层;奉节至香溪库段主要为中生界下、中三叠统(T1+2)浅海泻湖相碳酸盐岩建造,奉节至库尾段主要为中生界上统、上三叠统、侏罗系和陆相碎屑岩建造。该段出露的侏罗纪砂岩中含有鱼类和爬行动物化石。库区分布的新生界为第四系冲积、洪积、斜坡沉积和重力沉积。冲积层分布在长江及其支流两岸。由漫滩和多级阶地组成,主要由亚粘土、粘质粉砂和砾石层组成,含脊椎动物化石,常伴有石制品。
3.水文环境库区属于长江上游,有十多条支流。总体流向为万县以上东北,万县以下向东。在气候的控制下,汛期和枯水期水位差别很大,被称为“洪水堵在峡中,枯水期堵在滩中”,汛期和枯水期最大振幅可达70m左右。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范围为175米至156米。
4.库区气候环境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受地形影响,年平均气温16 ~ 20℃,年平均相对湿度65% ~ 75%。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2 ~ 4℃左右。其气候特点是冬暖、春旱、夏热秋雨、湿度大、云多、日照少、风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