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应县木塔建于哪个朝代?

应县木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历史跨度950多年。它也是世界上唯一完整的全木质阁楼宝塔。高65.84米,相当于一座20层以上的现代高层建筑。它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应县木塔高大雄伟,建筑结构精巧巧妙,历史悠久,典故众多,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文物价值和木结构技术价值。

应县木塔上悬挂的各种匾额,特别是木塔和门牌上悬挂的50多块珍贵匾额,凝聚和融合了各个朝代厚重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道德、民俗、雕塑、书法,形成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隆重而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些匾额多为明清时期所制,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就有数十块,尤其是清康熙年间(公元1722年),更有20多块书法、雕刻技艺精湛的“艺术匾额”问世。

这既反映了“康乾盛世”的繁荣社会景象,也说明了当时留名题字之风相当盛行,也说明了在国家富强、民间安全的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会有大的发展。

应县木塔在建塔之初,就在地下铺设了厚达4.4米的砖石基础,稳固了整个木塔的地基。上部结构也是中国特有的榫卯连接的灵活运用,保证了木塔的稳定性。

扩展数据

应县木塔布局

萨迦塔位于寺庙南北轴线上山门与正殿之间,属于“前塔后堂”的布局。塔建在四米高的平台上,高度为67.31米,底楼直径为30.27米,呈平面八边形。

门面一楼双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五层六檐,层间有暗层,实际为九层。因为底层有重檐和回廊,所以塔的外观是六檐。每层由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楼外面有24根柱子,里面有8根柱子。木柱之间使用许多斜撑、横梁、横梁和短柱,形成不同方向的多梁木框架。

整个木塔共用3000立方米红松木材,重约2600吨。

塔底楼南北各有一扇门,二楼四周设平栏杆。每层楼都配有木制楼梯,游客可以一步一步爬到顶端。从二楼到五楼,每层有四个门,都装有木隔扇。塔内所有楼层都是塑料佛像。

第一层是释迦牟尼,高11米。内槽壁上绘有六尊如来佛像,门口两侧还绘有金刚、天王、弟子。二楼的祭坛是方形的,上面有一尊佛、两尊菩萨和两个威武的侍从。

塔顶八角尖,立着铁闸。风铃安装在塔的每个屋檐下。

萨迦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具有民族特色的厚重建筑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艺,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有54种斗拱,每种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部分梁、方、柱连成一体,每层形成一个八角形的中空结构层。

装饰指南

景点门票

60元/人,1.2米以下儿童免票,中小学生(成人教育除外)凭学生证或学校介绍信享受半价优惠。现役军人和革命伤残军人凭有效合法证件免费,60-69周岁老年人凭有效合法证件享受半价优惠。70以上老年人凭有效合法证件享受免票,残疾人凭残疾证享受免票。

资料流量资讯

它离大同大约75公里。沿大运高速行驶至朔州,应县出口下车,沿途有指示牌可达景区。

应县长途汽车站-市内公交车-木塔景区。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应县木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