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有效性
首先,保证活动计划的顺利实施是课堂活动取得成效的前提。
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活动目标,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动”
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你想达到什么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必须思考和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活动的立足点和价值,活动目标应该是发展性的,给学生一个生成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学生清楚活动中明确或直接的目标,以保证活动的质量;隐藏的或升华的目标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和理解。整个活动,从设计到实施,都必须在目标的控制下完成。防止没有目标或偏离目标的课堂活动。
2.加强活动过程的指导,让学生明白怎么动。
课堂活动的目的是可以事先预设的,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是生成性的、意外的,因此教师有必要对活动的过程进行引导。教师不仅要在活动开始前讲清楚活动的要求、程序和规则,还要平等参与活动过程,在学生活动出现偏差、困惑、迷茫时给予指导。
比如第一轮“资源短缺”围绕“我们一天使用的自然资源”展开,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老师讲解完活动要求和竞赛规则后,同学们分组准备,在黑板上写下自然资源的名称。这个过程是完全独立于学生的,老师只是掌握竞赛规则,但在评估各组自然资源列举正确率时注意引导,因为学生对“自然资源”感兴趣,在第二轮竞赛中,各组对自己列举的自然资源进行分类,找出“可再生资源”的类别。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分类标准,然后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对学生分类中的错误进行个别指导,促使学生理解“可回收”和“短时间内可再生”的含义。两轮比赛的预期目标不同,所以老师指导的时机和内容也不同。
3.抓住最佳活动时机,让学生“感到感动”
活动的时间安排既要考虑教学目标,又要考虑学生的情感需求。只有将两种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活动的效果才会理想。一般有三种活动。
①新课开始时的活动:这种活动安排的目标应该是这节课教学目标的预习,既起到“马头”的作用,又能创设情境,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比如梅花鹿命运的心理测试,“霜中自由”的导入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已经具备了哪些竞争优势,还欠缺哪些方面,从而引导他们在“竞争百宝箱”、“挑战与挑战”等后续环节中进行补充和调整,在自身的情感需求中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②新课程中途活动:是为了深化或升华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体现学生的情感需求。因为新人文课程一半后基本可以达到知识目标,所以后半节课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接受能力进行拓展和深化,发展思维,升华情感。中华民族在最危险的时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同学们列举日军侵华史实,观看老师们呈现的图文资料时,面对直观惨烈的烧杀场面,无不义愤填膺,情绪冲突到最激烈的程度。我发起了“我想和你谈谈”活动,你可以被写在横线上。学生的情绪激荡不仅是表达的机会,也是升华爱国情怀的绝佳机会。学生在这门课上对学习过程的情感投入和参与是前所未有的。
③新课结束时的活动:旨在检验一堂课目标的执行情况,应具有总结和反馈的作用。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老师也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到同样的水平。因此,学生自己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复习和总结,可以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使知识网络成为学生思考的产物。比如《现代文明生活之源》,根据学生在这节课中学到的内容,结合19世纪初西欧社会的发展现状,继续编写短篇小说《迈克尔一天的生活》,然后让学生在编写中互相评判优劣,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让老师从故事中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一些不足,及时调整。
4.选择适当的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好玩”
学生在学习时总会有一定的情绪。这种情感投入与学习收获密切相关。良好的情绪导致认知优化,使学生对活动产生强烈的兴趣和需求。然而,传统教学往往忽视学生情感因素的作用,过分强调认知因素,割裂了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和谐统一,导致学生的学习缺乏持久的动力支持,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做到“新、奇、趣”,有效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新”就是要有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好奇”是让活动充满悬念和期待,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有趣”是指课堂活动的形式要有趣。比如《霜中自由》中梅花鹿命运的心理测试,《实话实说》中街舞的现场解说,《奥运精神》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知识,《现代文明生活之源》的故事续集。当然,当我们关注活动的外在表现时,更重要的是关注活动的内在质量,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思考者。
5.活动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让学生“主动动起来”。
教学是师生以知识为中介的价值活动,也是师生共同构成的人的世界。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在自己的生命活动中创造一个有意义的“生活世界”,而这个创造过程中的主角就是学生。因此,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该走向学生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符合学生各个阶段的认知和心理特点。一般来说,小学生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所以他们在老师的要求下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很高。七年级以后,学生的独立性明显增强,对课堂活动有自己的判断和考虑,所以学生会有选择地参与课堂活动。调查显示,中学生对幼儿时期的活动和暴露内心世界不感兴趣,但对展示思维水平和天赋感兴趣。所以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他们敞开心扉,自愿参与活动。
第二,促进参与者的真实互动,这是课堂活动有效性的根本标志。
在新课程背景下,参与学习的主体不仅指学生,还包括教师和各种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被教育活动所吸引,他们在参与、合作、投资和创造中相互作用。因此,学习主体之间的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力资源互动。这种互动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什么,而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何形成最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体现为学习效果的变化。
比如“在规则中成长”的课堂活动,全班分成8组进行“站报”比赛,老师不规定游戏规则。通过第一届的四轮,让学生逐步感受到制定规则的必要性,体会到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第二个环节是活动的推动,促使学生将在游戏中获得的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链接三:课堂延伸是让学生认识到规则可能会因时间、地点、事件、每个人而变化,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能力。同学们自己构思和挑选的奖品,可以看出他们通过活动体验,形成了互相认同、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团结协作的班级理念,体会到了规则在学习、生活、比赛中的重要性。
第三,真正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这是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归宿。
课堂教学目标可以预期,也可以生成。
只要以上两个环节组织得当,基本上就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是我们在组织课堂活动时比较注重的一个方面,但我们往往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没有更进一步。因此,在课堂活动结束时,教师必须和学生一起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提炼出活动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使活动自身的生命力得以延续。由于课堂活动的参与人数众多,每个人对活动的理解、自身的经历、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文化环境、家庭背景都不一样,所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都是生成性的、出乎意料的。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合理地产生新的目标和超出预期目标的新结果。这种新产生的目标和结果,是学生思想认识和情感提高的表现,比预期的目标更有价值。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忽视这一点。
比如新课《在规则中成长》结尾的“一本难得的书”的课堂活动,预期目标就是通过解读材料来回答问题,从而加深对自由与规则关系的理解。但在活动中,学生们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哈佛的校长是否应该给学生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如何协调法律与人性的关系。这是学生同情哈佛学生的情感表达。引导不好,就解不开他们的思想结,就无法真正理解自由和规则的关系。因此,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鼓励评价,促进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这是课堂活动有效性的立足点。
关注人的发展已成为现代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即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因此,我们组织任何形式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反思、提高和完善自己。因此,要注重指导和评价的时效性,积极引导学生体验活动过程,及时总结和反思自己的认知和收获,学会尊重和分享他人的成果,注意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其他评价。
课堂活动的特点决定了有效性是课堂活动的生命线,只有有效的活动才有意义。所以在设计课堂活动的时候要注意避免一些不良的活动,比如思维低下的课堂活动,重复性的课堂活动,人为的课堂活动,没有兴奋点的课堂活动,淡化主题的课堂活动,过度的课堂活动。只有这样,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才能真正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