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起源信息

汉字起源信息

关于汉字的起源,自古以来众说纷纭。图像起源说是目前的主流观点。我认为,在肯定图画是汉字主要起源的同时,不能否认结体、刻体、八卦在汉字产生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把结体、刻体、八卦作为次要起源。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汉字起源的资料,大家不妨参考一下。

汉字的起源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当我们的祖先用原始的工具在树枝上刻下历史性的一笔,那就是文化最初的足迹。文字的发明和使用记录了原始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如狩猎和祭祀,很好地继承了古代文明。可以说,人物的出现在当时是一件大事,“雨下粟,鬼哭夜啼”(《淮南子·本·景讯》)。但是,也可以看出人物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性。所以这些年来关于文字的起源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根据《易·衔接》、《老子八十》、《庄子·归》、《说文解字序》,在仓颉造字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结来记笔记了。从此,“太昊与傅立书约,以代替绑绳子的政策”。然后是“仓颉写书”,即有结子说、雕版说、八卦说、图画说、原象说等等,每一种学说都水火不容。图说以其形式上的象形字和内容上的丰富含义,被文献学家普遍认可,命名为“字画”或“图画文字”(邱锡圭先生赞同“字画”)。唐兰先生用“文字等于图像加语言”来支持图像理论。从信息学的角度来看,“字画”理论比其他表现手段包含了更多的信息。著名的射鹿图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图片给人的直观感觉是用弓箭射击,是显性的信息量;隐藏的信息是图片以直观的形式作用于人脑。通过大脑的加工、联想、想象,得出“射击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用,不管是拍人、拍马、拍虎”,这是打结、刻字做不到的。因此,人们往往认为图画是原始文字的“来源”,而忽略了其他史前文字的存在形式。在我看来,图画是汉字的主要起源,而结体、刻字、八卦可以看作是次要起源,对研究汉字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文字产生之前的古代社会,原始笔记主要可以分为实物笔记、符号笔记和图画笔记,每种笔记都有自己的作用。物理笔记和符号笔记可以说是原始人类帮助记忆的最初尝试。郭沫若先生“人物发生发展的结构有两个系统,一个是描绘系统,一个是图形系统。”“绘图系统应该在图形系统之前”,因为任何一个民族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走上象形字的初级阶段的道路,也就是要画出一个客观的形象,并且能够与之相象。“系列观点和史前雕刻符号的发掘,极大地震撼了人类文字起源于图画的理论。首先,从工具性的角度来看,描述、标记、图片等视觉符号的存在状态是基于“原始人类”的需要。作为对象,两者没有区别。之所以使用不同的表达工具,是为了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没有本质区别;其次,就主体行为的主动性而言,古代人类之间的人际关系是非常简单的,更不用说政治——主流意识形态强加于他人,也就是说,在选择打结、雕刻或画图方面有相对的自由,尽管有学者根据王宁生先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的考察,得出“陶器上的刻痕”只是一种“随意刻痕”的结论。认为他们“不社交”、“不自圆其说”、“无法传达任何信息”,未免过于绝对和武断。图片是通过其图像的类型和意义来识别的,而“物以大系于绳,物以小系于绳”的打结标记也承载了一定的信息量。古代人类有意识地通过随意系绳子来保存记忆,以避免遗忘。我们说“文字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交流工具”,打结也是作为一种原始的交流工具来帮助记忆,作为相互交流的证明。“工具”的性质是确定的,说明写字和打结有一定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拒绝打结的起源,可以说是否定了打结的历史。绳结的方式虽然简单,但足以表达简单的含义,比如记忆,盟约,后世的绳结方式都有痕迹。如朱笔下的苗族不认字,至今仍用绳结记音符,这种方式在流传下来。林生邦也考证过,用硫磺球结绳的方法,可分为两类,以物易物者,交租交税者,数之为物。结注也成为了一些汉字的意象来源,比如汉字中的…就被当成了结的意象。在《中国文字学》中,唐兰认为在音标没有出现之前,图画和文字中只有少量的象形字,除此之外,它们都是完全的象形字。也就是说,图画文字演变成了象形字和象形文字,而根据上述证据,象形字和会意字也可以在结绳笔记中找到一些证据。可见,结绳笔记是词语产生的前奏和预演,结绳笔记是词语产生的准备。

奇克是古代人类在打结笔记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帮助记忆数字的方法。棋刻作为动词使用,人名释义说,“棋刻也是用来记数字的。”由于数字难以记忆,木雕被用作一种承诺。由于古代文献中的大量记载,如《管子·梁家》、《列子·傅说》、《译林》、《曲礼》。人们认为,雕版的“常规”性质与书写的性质非常接近,它具有书写的性质。但还是否认它是文字的起源。虽然有人推测汉字的一至八个数字来源于篆刻,但这不能作为有力的证据。在我看来,雕刻的符号相当接近汉字,服从于交流的需要,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服务于小范围、小地域的人的社交圈。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远古人类的简单思维创造了奇迹。描绘符号和人类思维有直接关系。为了保存对事物的直观认识,通过一定的形式(划线)来实现,潦草的符号代表真实的事物。如果我们把古代人类保存原始记忆的意图称为“意义”,那么心理加工产生的意象就可以称为“意象”,即原始心理图式,这说明古代人类具有“写我口”的可能性,虽然这些潦草的符号没有语音形式。但没有声音并不妨碍小范围的交流,也不影响突破时空限制的记忆。虽然记忆的内容非常有限,仅限于简单具体的事物,但“约定俗成”的性质和工具的作用足以证明它在文字出现之前的重要性。作为二次来源,并不过分。

因为各种起源学说都有一定的道理,所以赞同一种起源学说而排斥另一种就太主观了。有学者折中认为,结绳和象形汉字之间有一个中间环节,即以“虎图罗”为代表的原始“数字占卜”。其思想是,结绳主要用于计数,但实际上结绳是原始的数字形式,所以人们首先用这个原始的结绳数来占卜。“河图之书”不过是原始打结数字形成的数字占卜图案。这些模式可以安排和执行大量的数字占卜。不同的数字占卜代表不同的事物及其相互关系。可以说数字占卜大致具有书写的功能,但这些数字占卜所代表的内容终究难以把握。为了更形象、更准确地记录数字占卜所包含的内容,负责占卜的巫师们逐渐发明创造了象形汉字。

其实各种起源论都有其理论基础。但是,我想说的是,人们在重视事实研究的同时,却忽略了最本质、最重要的问题。当语言学家怀着崇敬的心情看待中国的古文字时,他们在寻找“书写”的目的,作为衡量标准的书写是什么。邱希贵认为,语言学家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流派。狭义派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广义派认为,人们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某种意义的图片和符号,都可以称为文字。邱老师认为这种区别只是用词上的区别,很难说这里面有什么绝对的对错。然而事实上,词语的定义却成了探究词语起源的关键。也就是说,语言学家对词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导致在探讨词的起源时,理论依据不同,求证方式也不同,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词的起源学说。狭义派的观点是:“说话人的意思的声音是由作者记录下来的。”(<书序>正义>)这句话道出了文字的本质。文字是为了记录语言而发明的书写符号系统,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的文字是方形汉字。自然,狭义的语言学家以这个定义为准绳,进行严格的一对一的比较研究。有文字和无文字的符号都有明确的定义,很容易找到不合格的条件,比如不代表发音,而只是古代人类随意制造的符号。每个结都没有与语言中的语素或词建立固定的联系,汉字被认为是高级的符号系统,比较复杂。从固有的文字构形来判断史前符号,根据商周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接近汉字起源,个别文字多为象形诱导的图形文字。汉字和它们所代表的词之间的关系清楚地表明了汉字和图画之间的起源关系。“人物以图为基础,原人物是能看懂的图”;广义文字学家在“图像和符号是用来传达信息和表达某种意义的”理论指导下,支持图像理论,提出了纽结理论、雕版理论和八卦理论。从宏观上看,只要能用来传递信息,都可以作为探索文字起源的材料和证据。根据目前考古工作的进展,我们并没有强有力的证据可以肯定地说,图画论是文字的唯一起源。正确地说,这是主流观点,而有些人则持否定意见,认为以指示性图案作为叙事描述的“图画文字”在中国已经找不到踪迹,而古埃及前王朝时代的象形文字是以图画的形式表达的。我们不能因为甲骨文中有大量的象形字就断定汉字起源于图画,但大多数语言学家,如唐兰和邱希贵,仍然持肯定的意见。在我看来,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可以认为图画说是主要起源,纽结说、刻字说、八卦说为辅助起源,丰富了文字起源的理论,形成了多元化的观点,但仍有主次之分。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有必要对词的定义中的广义和狭义进行区分,也有必要对词的起源理论中的广义和狭义进行区分。在人类古代,结绳、刻字、八卦、图画作为符号形式,是根据表达者的需要而选择的,处于相对自由的选择阶段。图画符号以其整体优势(象形、象意)奠定了起源论的基础,但从广义上讲,汉字起源论可以以结体论、篆刻论、八卦论为次要起源进行补充和发展。

汉字的特征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对周边地区影响很大。它们是其他字符的母字母。它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在形式上,它逐渐从一个图形变成了由笔画组成的方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被称为“方块字”。它从象形文字(表意文字)发展到音义兼而有之的语标,但整体体系还是表意文字。因此,汉字具有集象、音、义于一体的特点。这个特点在世界写作中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有独特的魅力。汉字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一生的良师益友,是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汉字往往能引起我们奇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以美的享受。

汉字是民族灵魂的纽带。在异国谋生,汉字是一种寄托。哪怕是一块牌匾,一张纸,上面的方块字都会像磁铁一样吸引你,让你感受到来自祖国的亲切。因为中国人的感情被浓缩成了最简单的。每一笔都是用中文写的。在海外,无论是成功还是漂泊,只要有汉字相伴,就会有多大的安慰和寄托,因为每一个字都有深远的渊源,无论是象形还是表意,无论是会意还是有声,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汉字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