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有哪些疗法?

中医外治法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目的,采用非口服药物刺激经络、穴位、皮肤、粘膜、肌肉、筋骨的传统医学疗法。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医学的瑰宝。

外治技术萌芽于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用石针散瘀,用稻草杆裹伤,用干草烤石御寒,被认为是针灸、敷贴、热熨的雏形。《内经》记载的外治法有卞氏、九针、导引、按摩、艾灸、熨烫、酸洗、沐浴、蒸、涂、喷嚏,开创了膏药的先河。《伤寒论》还创造了鼻塞、洗耳、舌下含服、润燥导滞、粉身等外治法。《太平盛辉方》记载了浇、糊、搓的方法。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使用的外治法多达27种。明清时期,外治法技术开始成熟和推广。如清代医家吴倩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义》中说:“有瘀血者,当攻而益之;血死的要补;但如果出血不多,没有淤血,法治应该是外治。”可见外治法应用广泛。清代吴尚贤的《李龙骈文》是一部划时代的实用总结,汇集了《黄帝内经》至清代的外治法成就。它对外治方剂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探讨,初步完善了外治法理论,肯定了内治和外治的意义,为外治法理论的系统化和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吴尚贤极力主张外治,曾热情地指出“天下有各式各样的博士,我们要在这里看到他们的才华。”吴的《卓立篇文》以敷(膏)为主,不仅创制了数十种膏药处方,还总结了敷、熨、擦、画、熏、泡、洗、擦、揉、喷嚏、吹、吸、捏、舔、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医外治法这门古老而独特的学科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外治法技术从最初的领域迅速延伸到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皮肤科、耳鼻喉科等多学科领域。从治疗局部体表病变到治疗全身性疾病,并一直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现代中医的外治法已包括药物敷贴、药物结扎术、药物熏洗、药物贴片、药物擦、药物枕、药物盖、药物扑、药物滴、呕吐物检测、吸入、针灸、艾灸、按摩、牵引、气功、刮痧、穴位注射、足底外治、人体白肉全息诊疗、中药离子导入、光谱照射、超声波雾化。在此,我们将简单介绍几种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外治法给读者。

应用-神奇的自然疗法

敷贴是将药物涂于体表特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它的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学会了用泥土、草根和树皮来止血。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有许多外敷治疗外伤等疾病的药方。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内含鸡蛋、白醋、猪脂、水、蜂蜜、酒等。作为外用药物和掺合剂。清代的《李龙骈文》标志着这种疗法的临床应用达到了一个更加完善的水平。可见,敷贴疗法自古以来就广泛应用于临床。

穴位贴敷的药性或直接作用于患处,或通过经络中气血的传导到达患处,具有温经通络、祛寒湿、理气活血、调理脏腑、壮阳强身的作用。由于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内病外治,无副作用,甚至还有“苦药”的程序,这种方法深受患者欢迎,也最容易被孩子接受。可见,外敷将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外治法之一。

熏蒸和洗涤——风靡全球的独特节目

熏洗疗法是利用药物的煎液趁热对皮肤或患处进行熏洗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先将煎液蒸熟,待药液温热后再洗)。借助药物和热量,通过皮肤作用于身体,促进穴位的疏通,经络的调和,气血的通畅,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清代民间疗法大师赵学敏在《雅集》中设置了熏洗法,详细介绍了熏洗疗法。到了清代,吴尚贤还提出熏、洗、熨、敷的方法,即使是虚弱的病人也能接受,不会有虚假之恶。现代医学实验证实,熏蒸、洗涤时的湿热空气可加速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同时皮肤温度的升高可导致皮肤内微小血管的扩张,促进血液和淋巴的循环,有利于血肿和水肿的消散。这种疗法借助药物和热,通过皮肤和粘膜作用于身体,促进穴位的疏通,经络的调和,气血的通畅,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其治疗包括局部熏蒸和全身熏蒸及冲洗。局部熏洗方法有手部熏洗、足部熏洗、眼部熏洗、坐浴熏洗等多种方法。

药浴可视为全身熏洗的外治法,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选用适宜的中草药,用煮沸后产生的蒸汽熏蒸,或从药汁中取液进行全身或局部沐浴,如坐浴、足浴、洗脸浴、洗眼浴、臂浴等,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它的方法历史悠久。早在3000年前的商朝,宫廷中就流行用药物洗澡来防治疾病。到了清代,其治疗范围已扩展到内科、外科学、妇科、儿童、五官、皮肤等学科的疾病,药浴类型有洗、浴、泡、腌、水。熏洗法在现代仍为人们所喜爱。

刺血——一个全新的世界奇迹

刺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在现代医学诊疗中仍被广泛应用。是用针或刀对人体特定穴位和特定部位进行穿刺或切割,释放少量血液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刺血疗法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石器时代: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一种锋利的石头——砭石在患处放血,可以治疗一些疾病。随着科学的发展,刺血工具产生了金属针,后来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于放血治疗的“前针”。此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络益者,必刺小络之血管”;"如果你除掉陈,你将会与他结怨."明确指出刺络放血可治疗癫狂、头痛、暴怒、热哮、鼻衄等症。相传在百会穴放血治过太子郭的“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过曹操的“头风症”。唐宋时期,这种疗法已成为中医的一大法则。在现代,放血疗法仍然被人们广泛使用,其价值可见一斑。

现代临床刺络放血的方法多种多样,典型的刺络方法有点刺、散刺、泻血、挑刺、丛刺、直刺、反刺。其治疗安全可靠,风险极小。针灸放血疗法不仅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有效,对一些疑难病症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放血疗法不仅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也是其他民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方法也是藏医、蒙医、苗医、维吾尔医中一种独特的治疗技术。写于公元1世纪左右的古代传统医学名著《王越医馆》中,有专门一章论述藏医放血疗法。四部医典的出版,进一步完善了放血疗法的理论,丰富了放血疗法的经验。

放血疗法不仅对中国针灸有一定影响,在国外也备受关注。

中医外治法在我国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古老医术,但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起源于中国,并传播到世界各地。随着整个人类科学的进步和中医外治法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日益结合,中医外治法将会更多地造福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