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换热器的发展历程
此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炉中已开始使用预热空气的预热器,其中主要形式有管式、圆柱形径向和铸铁块式换热器,但换热效率较低。上世纪80年代,相继开发出喷射式、喷射辐射式、复合台式等国产换热器,主要解决中低温余热回收问题。100度以下烟气余热回收取得显著成效,换热效率得到提高。但在高温下仍受换热器材质的限制,使用寿命短,维护工作量大或固体成本贵,影响了其推广使用。
265438+20世纪初,巩义市终于研制出碳化硅材质的陶瓷换热器。其生产工艺与窑具基本相同,导热性和抗氧化性是材料的主要应用性能。它的原理是将陶瓷换热器放置在温度较高的烟道出口附近,不掺入冷空气和高温保护。当窑炉温度为1250-1450℃时,烟道出口温度应为1000-1300℃,陶瓷换热器回收的余热可达450-750℃。
陶瓷换热器在金属换热器的限制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因为它解决了耐腐蚀和耐高温的问题,成为回收高温余热的最佳换热器。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陶瓷换热器效果良好。其主要优点是:导热性好,高温强度高,抗氧化性和抗热震性好。使用寿命长,维护量小,性能可靠稳定,操作简单。是目前回收高温烟气余热的最佳装置。
央视报道,国内首次解决了金属等传统材料在高温或恶劣环境下容易损坏的问题。最早开发并投入使用的以陶瓷代替金属的新技术,已列入国家火炬计划。这项新技术将原来工业窑炉使用的冷空气变成了热风,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节约了大量能源。陶瓷换热器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其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目前,陶瓷换热器可用于冶金、有色金属、耐火材料、化工、建材等行业的主要热窑,正在为世界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