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钱币发展史有哪些阶段?

货币是充当普遍等价物的商品(或特殊商品)。在货币出现之前,人们主要通过物物交换来获得某种商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物物交换的过程过于僵化,人们逐渐发现市场上出现了某种商品,或者是耐用的青铜器,或者是彩陶,或者是其他大家都愿意接受的东西,于是这种商品就成了最初的实物货币。那么古代有哪些东西或材料成为了货币呢?贝币:贝币和贝壳币可以说是中国最早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实物货币。直到明末清初,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还在使用这种货币。贝壳成为货币有几个条件:一是有实用功能(如其装饰品的用途);第二,它有自然单位;第三是坚固耐用;第四是便于携带。特别是它的自然单元,在熔炼金属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有其独特的天然优势。古代人用贝币,用绳子串在一起,所以一串也是一个单位。北币最早的货币单位是“彭”,即十枚为一串,两串为一友。在中国古代的甲骨文中,“北鹏”两个字常常连在一起,“北”字的意思和现在的“才”字差不多。时至今日,在中国的著作中,许多词汇都与货币意义有关,如财富、昂贵、贫穷、廉价等。,都以“被”字为部首。金属货币:(1)青铜工具: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由于青铜制作技术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大量的青铜制作工具,青铜工具的重要性已经在于作为装饰品的贝壳。因此,在交换和贸易过程中,刀、铲、纱轮等生产工具成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发展成为普遍等价物。青铜工具代替贝壳作为货币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实际用作货币的贝壳数量不多,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第二个原因是生产工具的实用价值大于只能作为装饰品的贝壳。(2)青铜货币:春秋至战国时期,那些用青铜制作的工具逐渐演变成青铜货币,因为把工具视为市场流通的普遍等价物体积太大,不便于交换。人们开始接受看起来像工具的青铜硬币。战国时期,货币主要有三种体系:布钱、刀钱、环钱。布币不是布做的钱。当时还没有布,只是一种模仿农具和铁锹演变而来的金属硬币。最早的布币完全保留了铲子的形状。布币的流通区域非常广泛。春秋时期的金和战国时期的赵、汉、魏都使用布币。刀币一看就是由实用的刀演变而来,当时是一种渔猎工具。刀币的流通范围没有布币那么广,而是在齐国、燕国等东方国家。这是因为古代西域大部分人以农耕为主,所以农具作为货币使用。东部地区是近海,河流多。人们多从事渔猎,所以刀币作为货币使用。戒指钱是圆形的,中间有一个圆孔。旧石器时代有钻孔的石珠,新石器时代有石环和石珠。中国仰韶古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许多土制和石制的纺车,都是圆形的,中间有孔,类似于早期的钱圈,所以钱圈很有可能是由纺车演变而来的。古代的玉环就是玉环。戒指钱大小不一,上面有很多字。它的流通范围远小于布钱和刀钱。据专家考证,环钱是秦国早期的货币。刀币、布币、环币都是有形的金属币。起初,字母形货币通过减轻重量来保存形状,后来改变了形状,只保留了名字。这种货币是贝壳币等自然币向金属币过渡的倾向体系。在我国,它们的出现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作用。(3)秦半两钱: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向全国推行秦国的货币制度,上层货币为黄金,单位为20两,下层货币为铜,即“半两”钱。黄金之所以是硬币,仅限于大量的支付,比如皇帝的赏赐。然而,在日常的民间交易中,使用的是“半两”钱。秦代“半两”钱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金属货币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重量名和币名统一。(4)汉代五铢钱:汉朝建立后,武帝元寿五年(公元前118年)铸造五铢钱。直到隋朝灭了唐兴,五铢钱才消亡。五铢是中国历史上最长、最成功的钱币。就其重量而言,五铢是标准货币。即使在唐武德宣布四年停止使用五铢之后,新币的重量仍然是五铢。(5)唐代开元鲍彤:《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唐)高祖即位,仍用隋五铢。武德四年(621),七月,花五铢,用开元鲍彤钱,直径八分,重二铢四铢。十篇文章重一两,一千篇文章重六磅四盎司。”从此“钱”成为重量单位,十钱一两的进位制由此诞生。《开元》鲍彤常常让我们憧憬文学的意义,以为开元年间唐太宗的铸造其实就是“开启新时代”的意思;“鲍彤”的意思是“在中国传递珍贵的货物”。开元鲍彤币的问世,结束了自西汉以来延续700多年的以五铢为币重命名的传统,开创了鲍彤和元宝币的制度。自唐代以来,硬币被重新命名为“宝”,而不是“宝”,或鲍彤,或元宝,或崇宝,或其他珍宝。从武德四年开元鲍彤钱起创立到1916年“洪宪鲍彤”,鲍彤和元宝货币制度已沿用近1300年,其寿命之长在世界货币史上实属罕见。(6)白银在明代成为法定货币。随着商品经济的恢复和高涨,加上明朝中后期以来的巨额贸易顺差,海外白银大量流入,白银的使用日益广泛,成为主要的法定货币,形成了以白银为主,货币为辅的货币流通体系。银币有两种:银币和银币。银币在我国使用已久,属于称重货币。有银饼、银锭、银锭、银片等各种形状。使用的时候要看成色,权衡轻重。海外流入的白银多为价值稳定的银元,受到沿海各省商人的欢迎和广泛使用。鸦片战争后,各省相继铸造了龙纹杨龙银元。白银价格适中稳定,其广泛使用方便了商品贸易,促进了商业资本的积累。纸币:北宋初年,商品经济大发展,贸易也增加了。“每笔交易10万元”,所以对钱的需求也在增加。当时市场上流行铜币、银币、铁币,部分地区也流行铁币。由于铁硬币很重(大的一千枚重25公斤,中号重13公斤),携带和使用极为不便,严重影响了货币的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宋真宗早期,四川成都的16个富商联合发行了一种比金属货币更便于携带的纸币──饺子。“交子”是四川话,“子”是四川话中常见的结尾,“交子”的意思是相遇、相遇,意思是两张券合在一起可以兑换成现金。它在一张小纸片上印上房屋、树木和人物的图片,并做了一个防止别人抄袭的暗号:饺子的出现取代了铁钱。这是中国开始使用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饺子可以在市场上使用,也可以在饺子坡兑换现金。新老饺子每三年交换一次。宋仁宗天盛元年(公元1023年),交子由政府统一发行,每次发行数量有限,以铁钱作为备用金。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改名为“尹倩”,取代贬值的“交子”。南宋时,交子改名为“管子”和“蕙子”。元朝推行纸币为主要货币,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纸币流通时期,也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纯纸币流通的政权。元代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不可兑换纸币“中鲍彤钞”首次出现,并在元代长期使用。公元1294年,这种“中统宝物”传到波斯,又从波斯传到其他国家。明清时期,纸币仍有发行,但与金属货币一起使用时并未广泛流通。到了近代,纸币已经广泛流通,并逐渐取代了金属硬币。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规律总结为:1。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的演变:贝类是中国最早的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对货币的需求越来越大,贝壳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模仿贝壳。随着人造钱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天然货币在中国逐渐退出货币舞台。二、从无序形态到规范形态的演变:从商代到战国,中国的货币有铲币、刀币、环币、楚币(金、蚁鼻币)。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为天下货币”,规定全国使用秦的圆方孔半文。圆方孔秦半梁币在全国的流通,结束了中国古代货币形制各异、重量悬殊的混乱状态,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混乱形制向规范形制的重大演变。秦半良钱确定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状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三、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朝开国后,刘邦允许百姓私自铸币。富绅富商和地方势力趁机通过铸劣币获利。文帝时为文帝,“博士邓通亦铸钱夺王。”丁原四年(前115年),汉武帝收回郡县铸币权,中央统一铸造五铢。从此确定由中央统一管理硬币的铸造和发行,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的重大演变。此后,历代钱币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铸币权回归中央政府,对稳定朝代政局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4.从文书重量到鲍彤、元宝的演变:秦汉以来铸造的钱币,在钱文通常会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四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除不同重量的古币,取“开天辟地”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鲍彤”钱。开元鲍彤反对秦汉旧制,而钱文不重视重量,这是中国古代货币从文件重量到鲍彤、元宝的演变。开元鲍彤币是中国最早的鲍彤币。从此,中国的铜币不再以钱文为标准重量,而是与鲍彤、元宝等相称,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鲍彤”。5.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的演变:北宋纸币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饺子不仅是中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6.从手工铸币到机器制造纸币的演变:晚清时期,随着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逐步引进,光绪开始在国外购买铸币机,制造银、铜币。后来广东开始用机器制作无孔十铜钱。因为厂家暴利,各省纷纷效仿。清末机制货币的出现,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从手工铸币到机制货币的再进化。从此,不仅铸钱工艺大变,而且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圆方孔钱也寿终正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