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 ~ 90年)卒于公元前90年,享年56岁。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子长撰写了中国第一部传记通史《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绝唱,离骚无韵。”(民国,鲁迅)。司马迁,西汉夏阳龙门人。夏阳(今陕西韩城南),县名,龙门附近。所以司马迁自称“迁龙门”(《太史公序》)。龙门,龙门山,很有名。传说大禹曾经在龙门开山治水。龙门山的南面是黄河。司马迁的家就在黄河和龙门之间。有许多当地的名胜古迹。司马迁从小就喜欢山水名胜,但也有机会听到很多历史传说和故事。

司马迁生卒年,没有明确的历史。根据王国维对太史公兴年的考证,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五年(公元前145年),卒于汉昭帝元年(公元前86年),享年56岁。据说司马迁的家族是从唐虞传到周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错是秦惠王伐蜀时的名将,司马昌是秦始皇的铁腕官员。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武帝的官,他恢复了祖上的史官恒业。

司马迁青年时代,“耕读河山之孙”。司马迁就是在这种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韩城县志·序》)中长大的,对民间生活有一定的体验。

十岁时,司马迁跟随父亲来到首都长安,拜师于老医生傅生和大学者孔安国。家学渊源深厚,从名师教育和启发诱导中受益匪浅。此时正值汉朝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张骞出使西域,卫青、霍去病剿灭匈奴,汉武帝建立乐府...;那也是司马迁知识丰富,热衷于在北京产生的时候。

二十岁左右,司马迁开始出国旅行——“南游江淮,赴会,探禹洞,刺探九疑,浮于元、项,北盖文、司,谈齐、鲁之都,观孔遗风,射邹、伊、尔、昆、薛、于乡,渡梁、楚回国。”回到长安后,做了皇帝的近臣,随汉武帝去了平凉、崆峒,侍奉巴蜀。他去了最南端的昆明。

元丰元年(110年前),汉武帝大巡崇禅,骑军十八万,旗数千。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一位历史学家。他本该去工作,却死在了洛阳。司马迁接受了父亲的遗愿,赶到泰山,参加了禅定,然后沿东海返回长安,绕过了塞外长城。

元丰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三十八岁时,正式下诏修正史,有机会翻阅了汉朝朝廷藏有的全部书籍、档案和各种史料。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历法修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中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成书,他开始撰写史籍。

天汉二年(前99年),汉武帝派二司将军李广利带三万兵攻打匈奴,大败,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回。李广的孙子李陵随后担任马背上的上尉,带着五千步兵与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围住李陵的步兵。虽然李陵的箭法很好,士兵也很勇敢,但是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塔尔坎。可汗分配了更多的兵力,但他仍然无法与李陵抗衡。就在可汗准备退兵的时候,李陵的一名士兵叛变,报告了李陵内部的军情。告诉可汗,李陵身后没有援军,教可汗的手下制作可以反复射击的弓箭。单于随后继续与李陵作战。最终李陵寡不敌众,只留下四百多汉兵突围。李陵被匈奴抓住,投降了。

大臣们谴责李陵不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让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

司马迁说:“李陵带的步兵不到五千。他深入敌人腹地,打击了数万敌人。虽然打了败仗,但是他杀了那么多敌人,他也可以告诉全世界。李陵不肯马上死,所以他一定有主意。他一定是想赎罪,报答皇上。”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爱的妃子的弟弟),勃然大怒,说:“为投降敌人的人辩护,这不是故意反对朝廷吗?”他把司马迁关进监狱,交给廷尉审问。司马迁入狱后,此案落到了当时恶名昭彰的酷吏杜周手里。杜周对司马迁严刑拷打,司马迁忍受着各种残酷的肉体和精神折磨。面对残暴的官员,他从不屈服,也不招供。司马迁在狱中不断自问:“这是我的罪过吗?这是我的罪过吗?我是朝臣,不能发表意见吗?”很快,就传言李陵带领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草率地杀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为这件事被判了死刑。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司马迁被阉割。阉割是奇耻大辱,而且污染祖先,所以要见见亲朋好友。司马迁在狱中受辱。“手牵着手,被木绳拴住,暴皮,被单子拴住,隐居在墙里。这时候看到狱卒就抢地,看到徒弟就着急。”(司马迁《包仁舒安》)差点毁了他的一生。他想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收集的资料,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有一个写史书的夙愿,所以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我不得不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希望有机会。

太史元年(公元前96年),汉武帝改元朝,大赦天下。此时司马迁50岁。出狱后,他成了一名秘书。在别人眼里,他可能是“养尊处优”,但他仍然专心致志地写他的书。直到该书完成于郑和二年(91年前),* * *得130篇,52万余字。

[编辑此段]生活

传记

司马迁青年时代,“耕读河山之孙”。司马迁就是在这种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韩城县志·序》)中长大的,对民间生活有一定的体验。

十岁时,司马迁跟随父亲来到首都长安,拜师于老医生傅生和大学者孔安国。家学渊源深厚,从名师教育和启发诱导中受益匪浅。此时正值汉朝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张骞出使西域,卫青、霍去病剿灭匈奴,汉武帝建立乐府...;那也是司马迁知识丰富,热衷于在北京产生的时候。

二十岁左右,司马迁开始出国旅行——“南游江淮,赴会,探禹洞,刺探九疑,浮于元、项,北盖文、司,谈齐、鲁之都,观孔遗风,射邹、伊、尔、昆、薛、于乡,渡梁、楚回国。”回到长安后,做了皇帝的近臣,随汉武帝去了平凉、崆峒,侍奉巴蜀。他去了最南端的昆明。

元丰元年(110年前),汉武帝大巡崇禅,骑军十八万,旗数千。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一位历史学家。他本该去工作,却死在了洛阳。司马迁接受了父亲的遗愿,赶到泰山,参加了禅定,然后沿东海返回长安,绕过了塞外长城。?

元丰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三十八岁时,正式下诏修正史,有机会翻阅了汉朝朝廷藏有的全部书籍、档案和各种史料。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历法修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中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成书,他开始撰写史籍。

天汉二年(前99年),汉武帝派二司将军李广利带三万兵攻打匈奴,大败,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回。李广的孙子李陵随后担任马背上的上尉,带着五千步兵与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围住李陵的步兵。虽然李陵的箭法很好,士兵也很勇敢,但是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塔尔坎。可汗分配了更多的兵力,但他仍然无法与李陵抗衡。就在可汗准备退兵的时候,李陵的一名士兵叛变,报告了李陵内部的军情。告诉可汗,李陵身后没有援军,教可汗的手下制作可以反复射击的弓箭。单于随后继续与李陵作战。最终李陵寡不敌众,只留下四百多汉兵突围。李陵被匈奴抓住,投降了。

大臣们谴责李陵不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让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

司马迁说:“李陵带的步兵不到五千。他深入敌人腹地,打击了数万敌人。虽然打了败仗,但是他杀了那么多敌人,他也可以告诉全世界。李陵不肯马上死,所以他一定有主意。他一定是想赎罪,报答皇上。”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爱的妃子的弟弟),勃然大怒,说:“为投降敌人的人辩护,这不是故意反对朝廷吗?”他把司马迁关进监狱,交给廷尉审问。司马迁入狱后,此案落到了当时恶名昭彰的酷吏杜周手里。杜周对司马迁严刑拷打,司马迁忍受着各种残酷的肉体和精神折磨。面对残暴的官员,他从不屈服,也不招供。司马迁在狱中不断自问:“这是我的罪过吗?这是我的罪过吗?我是朝臣,不能发表意见吗?”很快,就传言李陵带领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草率地杀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为这件事被判了死刑。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司马迁被阉割。阉割是奇耻大辱,而且污染祖先,所以要见见亲朋好友。司马迁在狱中受辱。“手牵着手,被木绳拴住,暴皮,被单子拴住,隐居在墙里。这时候看到狱卒就抢地,看到徒弟就着急。”(司马迁《包仁舒安》)差点毁了他的一生。他想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收集的资料,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有一个写史书的夙愿,所以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我不得不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希望有机会。

太史元年(公元前96年),汉武帝改元朝,大赦天下。此时司马迁50岁。出狱后,他成了一名秘书。在别人眼里,他可能是“养尊处优”,但他仍然专心致志地写他的书。直到该书完成于郑和二年(91年前),* * *得130篇,52万余字。

对历史记录感到愤怒

司马迁在元丰三年(公元前108年)为官后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至太史四年(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了所有的写作计划。* * *十六年后。这是他用全部的生命精力、心血、巨大的身心痛苦写成的伟大作品,始终闪耀着光辉。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司马迁。全书包括12部传记,30个贵族家庭,70部传记,10张表,8本书,130篇文章,约52.6万字。描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前四年三千年的历史。它也是一部文学巨著,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开山之作。它的主要部分是传记、小传和小传,其中小传是全书的精华。

司马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写史记,实录精神是他最大的特点。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事件,都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反复核对史实。二十岁那年,司马迁离开首都长安,实地走访名山大川,了解了许多地方的许多历史人物、风土人情、经济生活的轶事,开阔了眼界,开阔了胸襟。汉代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是“一个真实的记录,因为他的写作是直截了当的,他的实质不是空的美和恶”。换句话说,他的文章是公正的,历史事实是可靠的,他不说好话,也不隐瞒坏事。这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翔实的史料记载。

如果司马迁坚持“记录”精神,就必须面对现实,记录下来,这就必然会产生“禁忌”的问题。但他在为人物立传时,并不拘泥于传统史籍的约定俗成,而是记录自己对史实的思考和感受。从至高无上的皇帝到王公贵族,再到大臣,再到地方诸侯等等。,司马迁当然不会抹杀他们神奇和光辉的一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们的腐朽、丑恶和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尤其是揭露了汉朝统治阶级的罪恶。虽然是汉武帝的臣子,但司马迁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过错。他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盛行的闭经祭祖、游仙活动的虚妄。在《妖娆禅》一书中,他生动地描述了汉武帝迷信神仙,竭力祈求长生不老药的荒唐无聊行为。

司马迁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历史参考,这反映了真实的历史,非常有价值。本着实录的精神,司马迁选择人物不是根据其官职或社会地位,而是根据其实际行为。比如他写了很多护林员、商人、医生、追求卓越的倡导者这类底层人士的传记。在司马迁心目中,这些人都有可取之处。司马迁开创了以人为物,总是讲述一个人的一生故事的写作方法。注重“做人”,注重其复杂性,是司马迁的笔法。在传记中,他把自己的观点放在客观的事实叙述中,表达对人物的爱恨态度。以项羽为例。司马迁同情他,以极大的热情写出了这个失败的英雄。他既赞扬了项羽的勇敢,又批评了他的没有志气和残暴。然而,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并未置评,但他对项羽的爱恨情仇却在叙述中表露无遗。这就是司马迁传记的最大特点,即真实性和倾向性的统一。

[编辑此段]庙墓

司马迁墓位于韩城以南10公里处芝川镇汉仪坡悬崖上,建于西晋永嘉4年。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司马迁祠堂墓的建筑,从坡到顶,依崖而上,步步为营。登上山顶,东望滔滔黄河,西望雄伟的梁山,南望古魏长城,北望长流水。可以说是山环水绕,气象万千。壮观的自然形态和优美的景色体现了司马迁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成就。

祖坟建筑自下而上层层叠叠。坡东北的竖木牌楼是清代重修的,上面写着“汉太师司马庙”四个字。从这里上斜坡,穿过太公庙到三岔路口,斜坡的南面有一个平台,那里建有新搬来的元代建筑,如王宇庙、张瑶庙和三圣寺,这些建筑现在都变成了展览室。从岔路口出来,又是一个牌楼,是元明时期的建筑。说的是司马迁被尊为山,世人敬仰。从此牌坊写下“河山之阳”二字,《太史公序》迁龙门,修河山之阳。爬完99级台阶,你就进入了祠堂。祠堂门口写着“太史殿”。柏树参天,环境幽静。置身其中,便如仙境。

[编辑本段]追忆过去,思考现在

中国历史悠久,历史记载浩如烟海,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历史人物魅力无穷。我们中华民族有一段让我们的子子孙孙感到骄傲和着迷的历史。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面对一段漫长而丰富的历史,如何去了解它,认识它,学习它,受到启发和鼓舞?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看来,如何读历史,真的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以我的粗浅看法,首先是了解和认识最基本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其次是注重从历史中获得思想上的启迪。这种启示可以通过对史实和历史过程的了解获得,可以从历代史家对历史和史学的评论中挖掘出来。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但是对于后一个方面,我们似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负责任的、有成就的历史学家,都会用自己辛勤劳动凝结的思想,给后人留下许多有益的启示。对此,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司马迁,太史公。司马迁撰写的《太史公书》——后人称为《史记》——一方面展现了他辉煌的当时中国通史,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对史学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和认识。2000多年来,仰慕它、研究它的人络绎不绝,证明了它的巨大魅力和不朽地位。对于这样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书,个人在历史运动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这些人物、历史舞台及其背景对今天的人们有什么样的重要启示?对于这样一个问题,不同时代的人都会在他那个时代的思想范围内有一些认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人也会在他的领域或视角内有一些认识。这是一部取之不尽的“历史学家的杰作”。尽管如此,在太史公博大精深的思想领域里,一定有一些对不同时代不同人来说非常重要的根本思想。

比如,人为什么要学历史?人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或态度来对待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这是关于公众与历史关系的最根本的问题,直到今天,类似的问题还在不断被提出。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太史公已经有了精辟的回答。他写道:“活在这个世界上,吸取过去的教训,所以自我反省不一定是一样的。帝王有不同的礼仪,不同的事务。如果成功是规则,我们怎么能满足?”(《史记·大帝英雄列传·年表序》)这些话很深刻,很重要。第一,他指出现实中的人之所以要了解和认识历史,就是要把历史作为现实的一面镜子来看待,来比较,来借鉴。既不是把历史等同于现实,也不是从现实中模仿历史,两者不应混为一谈。这就明确指出了古今的联系与区别:因为有联系,所以能“自照”;因为有差异,所以“不一定相同。”其次,他指出,过去的皇帝“礼仪不同,事务不同”,制度和政策也往往不同,但都是为了达到治理国家的根本目的。可见,《自镜报》绝非混淆古今。这两点辩证地解释了为什么“活在当下的人”要“学习过去”。可见,拒绝历史经验是愚蠢的;机械照搬历史经验也是不明智的。

再比如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否有其自身的规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规律)?如果是的话,人们知道这个规则有什么意义?这是人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个根本问题,而首先理解历史的本质属性是一个根本问题。应该坦率地承认,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争论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太史公司马迁也接触过。从他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查中,他得到了如下认识?所以要等农吃,出来就危险了,而且是打工经商做的。今宁有政教征期吗?(《史记·货殖列传》序)这是一种把耕作、采矿、加工、交换、交换中的变化等劳动分工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符合道的自然现象。太史公在谈到类似的经济现象时也说:“事多,故亦反。是物衰,是时代之交,是一文之质,是末世之变。”他补充道:“这就像一朵云,事件的流向是相互推动的。很奇怪。”(《史记》后论)他认识到,事情到了顶峰就会转衰,有利的客观形势发展到头上,就会转到不利的一面。这是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冲突造成的,没什么好惊讶的。显然,人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其意义不仅在于对过去的历史有一个大致正确的看法,而且在于对现实的历史运动和未来的历史前景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和客观的态度。

又如,历史运动主要由人类活动构成;没有人类的活动,就不可能讨论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各种问题。那么,个人在历史活动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这既涉及到人们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认识,也涉及到人作为个体在社会生活和历史运动中的价值。历史上的思想家、教育家对此有各种各样的见解,都给人以有益的启示。他们说的大多是理性的解释,无疑可以提高人们的认识,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在这方面,太史公以史家的视角冷静地观察那些被历史大潮冲走(如被大浪冲走)后仍未逝去的历史人物,分析综合他们的精神世界和社会活动,从而提出了书写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既是太史公评价历史人物的准则,也是他警示后人如何做人的准则。太史公在总结自己的《史记》人物列传时是这样说的:“扶义迷人,不使自己虚度光阴,立功立传七十。”(《史记·太史公列传》)“傅仪迷人”,主要讲德行和风度;“不要让自己失去时间”就是要善于把握机会和机遇;“立功天下闻名”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目标。显然,在太史公看来,《史记》中他要写的历史人物一般都属于这种类型。但太史公并没有以绝对的观点对待这个准则;在他的历史之笔下,还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一些世界人物,也正因为有了这些人,才衬托出那些写在史书上的杰出人物的本来面目。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所谓的“扶义妩媚”等等,正是太史公希望后人,要把自己当成“镜子”,做一个顺应历史潮流、有益于世界的正派人。

太史公

司马迁的《史记》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启示。这些启示大多与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相结合,这也是《史记》被后人阅读和崇敬的主要原因。这里引用的来自三个方面的启示,集中在人为什么要重视历史,了解历史,记住历史的经验教训,历史演变的规律是什么,人在历史演变中应该做什么。这些问题,不仅在司马迁那个时代,而且在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是带有根本性的;即使在今天,这仍然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总的来说,任何时代的人,在认识和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上,在处理历史与社会、人生的关系上,都能从《史记》中得到必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