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一篇概述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成就的论文。

科学与技术

1.四大发明

造纸术发明于西汉,改进于东汉蔡伦。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三大发明早在宋代之前就开始了,但在宋代才得以完成和发展。它代表了宋代自然科学技术的杰出成就。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最高结晶,为中国的文化事业乃至世界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重要标志。

2.数学

九九乘法表是春秋时期发明的。《周代平算经》记载的西周初年的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九章算术》出现于西汉。南朝祖冲之的圆周率比欧洲早1100多年,他的数学专著《篆书》成为唐朝和中世纪朝鲜、日本的教材。

3.天文历法和地球科学

夏朝开始有了历法。在商朝时期,就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春秋时期,哈雷彗星最早的记录是公元前613年。战国时期的《石干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而且还能决定一年中的季节。秦汉时期有《周髀算经》,东汉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和浑仪。唐代天文学家和尚一行主持了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长度的测量。北宋沈括创制了“齐十二历”。元代郭守敬的《计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他还主持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天文调查。

4.医学

战国时期有医学分支;名医扁鹊提出四诊;《黄帝内经》提出的病理学理论为古代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东汉末年,张仲景撰写了《伤寒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华佗不仅创造了吴沁戏,还发明了马飞粉,开创了世界医学史上的全身麻醉。唐朝有医学流派,学科精细;《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纂颁布的药典。孙思邈是《钱进坊》的作者。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既有总结性又有创造性的伟大科学著作。

5.农艺学

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姚敏书》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明末徐光启的《农业行政百科全书》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6.体系结构

战国时期,鲁国修建房屋、桥梁、改良生产工具,发明很多,被后世木匠尊为祖师。赵州桥是由隋代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唐代的长安规模宏大,布局整齐,建筑宏伟。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万里长城雄伟壮观,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在明代,北京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布局整齐,建筑华丽。

7.其他人

沈括的代表作《孟茜笔谈》反映了北宋科技创新的成就,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明末清初宋的《天工开物》被誉为“十七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此外,杜石、马钧、黄道婆等能工巧匠也做出了许多发明。

(1)政治思想:古代思想史的主体是政治思想,治国思想主要有三种:

最具影响力的儒家思想: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仁”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它主张通过缓和阶级矛盾来维持奴隶制。但在春秋战国这个动荡的时代,孔子思想因为不适应而没有被统治者采纳。

战国时期,孟子批判地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并发展为“仁政”学说,其核心内容是“民为贵”,这是古代政治思想中民主的精髓。

秦统一后,焚书坑儒,儒家思想受到沉重打击。西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适应君主专制的需要,儒学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明清时期,随着封建帝制的空前强化,儒学的主导地位开始受到冲击,出现了黄宗羲反对帝制、顾提倡学以致用等带有民主色彩的反封建思想。到了近代,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儒家思想进一步受到冲击。

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儒家,使其正统地位发生动摇。法家主张“法治”的思想所谓“法治”,就是主张用法律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从而治理好国家。

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主张实行“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这一理论被秦王用来夺取政权,成为他灭六国、建立专制制度的理论依据。由于严刑峻法,秦朝短命而死。秦汉以后,法家作为一个学派消失了,但重视法律的作用、强调君主专制的思想却被历代王朝所继承。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春秋末期,面对社会大变革,老子完成了从鬼神观念到“道”的飞跃。他主张“无为而治”,劝统治者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社会,而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以此来治理天下。秦汉以后,每当乱世平息,百姓急需休息的时候,“无为而治”的思想就受到重视。比如西汉初年、唐朝初年、明代的小学,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无为而治”的精神。这就是两千多年来老子思想一直具有巨大魅力的原因。

②宗教

道教:东汉中后期出现。但由于其杂乱的教义,远不如佛教吸引人,也不如儒家普及,所以始终难以成气候。

佛教:西汉时传入中国中原,东汉时逐渐在中国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战乱和社会动荡以及统治者的倡导,佛教在中国日益盛行。隋唐时期,统治者为了加强意识形态统治,大力提倡宗教,推崇外来宗教。但由于儒释道的分裂,佛教与皇权之争,佛道之争,佛教与地主经济利益的冲突,佛教并没有真正成为中国的国教。

(3)哲学思想

随着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提高,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也在不断发展。荀子、王充、范真、刘禹锡、柳宗元、王夫之等思想家在与唯心主义斗争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思想,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优秀的文化遗产。

教育

古代教育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但主要是为了统治阶级政治的需要。

春秋时期,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塾办学的先河,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影响深远。

西汉武帝时期,在中央设置国子监,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体系。

唐朝的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私塾增多,职业教育开始建立。

宋代教育兴盛,王安石推行教育改革,书院兴起。

明代各级学校的教育制度表现出强烈的君主专制色彩。

到了清代,意识形态控制和文化专制进一步加强,书院逐渐成为官办学校。

历史科学

为了保持统治者地位的长治久安,历代都重视史学,以吸取历史教训。

早在奴隶社会,就有专门的历史学家。唐初开创了设立由宰相主持的史馆修史的先例。

孔子编纂的《春秋》是中国最早完整系统的历史著作。

西汉时期对民族文化建设贡献最大的司马迁编撰《史记》,开创了中国通史和传记文学的先河,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国民族文化的水平。东汉班固的《韩曙》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唐朝重视史学,“以史为鉴”。现存二十四史中,有八部是唐代所撰。刘知几的《史通》是中国第一部历史批评专著。杜佑的《通典》是中国最早的法律法规体系通史。

我国现存最大的编年体史书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子同治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也是古代集体编纂的典范。

文学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学具有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春秋时期的《诗经》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其中一些诗歌表达了奴隶反抗压迫的强烈要求。战国楚辞的出现,是古代诗歌的大解放。屈原的《离骚》表达了作者希望楚国改革加强的爱国情怀。

赋是从西汉楚辞演变而来的一种散文诗体。它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缺乏实质性的生活内容。《史记》代表了西汉散文的最高成就。

汉代设立乐府,派人搜集民歌,将民歌加工成乐府诗,其中有一部分揭露了官方对民间的敲诈勒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统治腐朽,陶渊明对官场腐败深恶痛绝。他写了田园诗《桃花源记》和《桃花源序》,成为千古绝唱。北方游牧民族的民歌《敕勒歌》、《木兰词》反映了民族融合的时代。

唐诗丰富多彩,是一个生动的唐史,构成了文学史上的巅峰。盛唐李白的诗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杜甫的诗是安史之乱前后动荡时代的一面镜子。白居易因揭露晚唐封建统治者的罪恶,同情劳动人民而被誉为“人民诗人”。

宋代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促进了词的繁荣。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唐诗之后的又一座丰碑。金灭北宋前后,李清照的词风完全不同。宋金对峙时期,陆游词强烈要求统一祖国。辛弃疾的词表现了他对北方故土的怀念和抗金的爱国热情。辛弃疾和陆游的创作成就标志着宋词的高峰。

关汉卿元杂剧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明清时期最成功的文学是古典小说,它鲜明地体现了封建社会后期的时代特征,抨击封建礼教,揭露封建制度。

艺术

书法、绘画、石窟、戏剧主要受政治、经济或宗教的影响。

书法自东汉末年开始成为一门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有所发展,出现了古代书法家王羲之。隋唐时期日趋火热,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刘公权的作品被称为“颜古”,各具风格。书法在宋元时期成为文人墨客喜爱的艺术。明代的“吴派”集诗、书、画于一身。

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帛画色彩丰富,流畅细致。宗教画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很流行。

在唐代,颜和吴道子主要使用人物画。在城市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推动下,宋元时期的绘画技术走向成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艺术史上不朽的杰作。元代的赵萌两颊画被称为“神作”。吴派出现于明代苏州。清代“扬州八怪”的绘画突破了旧规,开创了新的景象。

从魏晋到隋唐,封建统治者出于维护封建统治和传播佛教的目的,开凿了大量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它们分别展示了精湛的雕刻、造像和壁画艺术。

宋金时期有滑稽戏、唱戏等各种戏剧表演,元代发展为元曲。汤显祖的《牡丹亭》在明代最为著名,而洪的《长生殿》和孔的《桃花扇》在清代最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