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地名”保护和利用的困境与对策

“老地名”是城市历史的“活化石”,包括路、巷、庙、宅、屋、桥、店、塘、坟等。它们是城市发展变化的标志,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历史信息的无形载体,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凭证功能。

当前,城镇化大力推进,旧城改造如火如荼,一批“老地名”正在消亡,主要表现为:

1,“旧地名”在商业命名中被“取代”。在云霄县,百年“天主教堂”(解放后称“武装部”)、“老地名”已被“恒盛超市”和“新地名”取代十余年。在福州晋安区,新店镇古城村,汉初的闽越古都城遗址,“古城”这个具有典型千年历史的地名,在公交站牌上被命名为“幸福城”。福马路的“吴丽婷”被命名为“名城”等等。在经营城市理念的影响下,商业命名开始流行,新的地名层出不穷。古老的地名悄然发生了变化,以西式取代乡土气息,以高大上的时尚取代古香古色,以花园、别墅、尊宅取代老街小巷的现象正在大量涌现。其背后,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被忽视的恰恰是一个城市的文明传承、文化肌理和人文魅力。

2.“老地名”在城市化拆迁过程中被“破坏”。随着旧城改造,云霄县的老地名“楼仔角”、“老电影院”、“大饭”即将消失。相城区的“厦门路”、“马祖路”等“老地名”已经消失,剩下的“台湾路”、“香港路”等历史老街成为“老漳州”的珍贵记忆。在厦门思明区,随着20万平方米中华区的拆迁改造,广泰街、周宝巷、浦友街、夏静巷、马健巷、草埔巷等老地名正在消失。

3.“老地名”在电子交换中被“遗忘”。随着电子地图的出现和普及,很多“老地名”难以有效切换,已经名存实亡。云霄县的“达索街”、“簸箕晒街”、“三街一城”是清末形成的“老地名”,在电子导航地图上无法搜索到。

“老地名”正在加速消失,不仅在厦门、张泉、闽南,在全国许多城市也是如此。南京有3万多个地名,其中有历史价值的“老地名”近2000个。从15开始,有“禅井楼”、“杏花村”、“伍兹路”、“凤凰台”、“李仁孝”等180个“老地名”,从南京市地图上消失了。据官方统计,自1986以来,中国已有6万多个乡镇名和40万个村名被废弃。一个个凝结了几千年历史底蕴、沉淀了一代又一代人深刻记忆的“老地名”渐行渐远。

为此,建议在“五大工程”上下功夫:

1,“梳理项目”要“紧,紧”。政府部门应尽快组建专家团队,对“老地名”的文化、历史、地理进行梳理和整合,提高“命名”、“标注”、“重建”的科学性、可持续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对于那些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老地名”,要坚持“尊重历史、依靠规律、重视传承”的“三重原则”,科学保护和利用。首先,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账本。组织调查考证,逐一梳理,编制古今地名对照表,经专家评审、征求社会意见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建立历史地名保护名录。二要严格保护。对一些承载着城市历史记忆的“老地名”,加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因城市建设而消失的有价值的“老地名”将被打捞出来,新区建成后,“老地名”将被科学利用。第三,要重新继承。加强对“老地名”的深入研究,资助将“老地名”研究成果出版成书,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维方式,及时记录一些具有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的“老地名”轶事。

2、“命名项目”要“慎之又慎”。中国城市数量从1986年的356个增加到2013年的657个。城市建成区面积由不足654.38+0万平方公里增加到4.6万平方公里;每年都会产生数万个新地名,给地名命名带来挑战。区域的命名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一是要保持“老地名”使用的连续性。随意更换“老地名”,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拆迁”。在新地名设计中,应优先使用“老地名”,严格控制“老地名”的更名和注销。难以直接使用的“老地名”,雅正可以使用。以“坟”为例。北京周围有许多“坟墓”的名字。减少“坟”的名称更符合现代人的心理,但“坟”的一些重要名称并没有改变,如东方的“八王陵”,西方的“公主墓”。二是要体现“老地名”内涵的代表性。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大量的新区需要命名或重新设计。可以选择一些合适的街道、社区、广场,用城市历史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人、事、典故来命名。比如厦门日报2014+13的消息,厦门公布了64个新地名,其中道路40个,居民区23个,溪流1个,很多都继承了老地名。例如,“塔头中路”发源于塔头自然村,“高旗路”发源于高旗自然村。三要坚持“老地名”管理的法律法规。地名管理必须坚持依法管理,有效避免随意更改和取消“老地名”的现象。凡被列为“非遗”或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地名,不得有偿命名。给一个地区命名,要充分考虑历史沿革,使人记住“乡愁”,努力克服“外国不外国,土不土”,没有乡土气息的名字。

3.“标记工程”要“漂亮漂亮”。让“老地名”深入人心,需要在各种招牌上下功夫。比如可以在一些“老地名”的路口显眼的地方竖立造型独特的石碑、牌坊,用中英文简述地名背后的历史脉络。美国著名城市规划设计师凯文·林奇(Kevin Lynch)指出,市民一般使用五种元素来生成城市景观的意象,即“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地标”。如果能在“老地名”的标签上融入城市地域特色的元素进行现代设计,必将使标签体系更具文化性、社会性和时代性。

4.“重建工程”应该是“旧的和新的”。在许多历史文化名城中,“老地名”要么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故事或传说,要么依附于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条件成熟时,这些典故可以还原成建筑。对旧地名进行再利用或移植,移植到新建的公共建筑和居民区的名称中,使那些历史悠久的“老地名”得以保存和焕发新的活力。如扬州恢复了一批老地名,“马家巷”恢复为“马健巷”,“新华东巷”恢复为“福寿亭巷”。南京市列入第一批保护的23个老地名中,万竹园、新林、江城3个老地名已被重新启用。再如云霄县火田镇七里铺,拥有“戴军马陵亭”,是唐代“张凯王声”季之女陈和季之夫戴君仪的安葬之地,至今还保留着宋代马陵的墓碑侧。墓亭前有漳江源脉之一的河坑溪。宋代建造的何仪桥的遗迹仍然存在。一个美丽的故事流传至今:南宋青年男女陈三与五娘相爱,其婢女宜春到潮北全州,途经七里铺、伊一桥,却被广东政府收复。故事曲折感人。这个永恒的故事为“七里铺和乔伊”增添了优雅。唐代的戴君宜,宋代的“陈三五娘”,闽南人都很熟悉。能否在今天的七里铺附近,建一座“唐与园”,建一座“情侣廊桥”,种一行“送别柳”,设一个“送别宴”,赠一封信?

5.“网络搜索工程”应兼顾新旧。借助现代技术,推进城市地名信息化产业化,加快地名电子化。电子地图应具备新旧地名对比功能,满足祖先、车主、驴友、游客、快递员、租房者等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差异化的地名电子搜索服务,融入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整体格局,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双赢”。

(最初发表于《海峡新闻快报》10,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