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四字历史成语有哪些?

《远离三间房》《如火如荼》《请入瓮》《望梅止渴》《草木皆兵》

“别挡路”

(发音):[tu √ b √ s ā n she]

(释义):棚:古代以三十里为行军棚。主动退90里。比喻让步和回避,避免冲突。

(出处):《左传·西宫二十三年》:“战国时,晋国国君重耳与楚军交战;信守过去许下的诺言,战前撤退九十里。”

(句子):

(1)她太泼辣了,很多人都会避开她。

②激怒他做什么?先别挡路!

(3)我今天敬他,所以离他远点。不要误以为我怕他。

“如火如荼”

(发音):【rú hu rú tú】?

(释义):茶:茅草的白花。像火一样红,像茶一样白。原比喻军事能力的繁荣。现在用来形容声势浩大,气氛热烈的大规模行动。

(出处):吴琴·任剑《二十年来目睹的奇怪现状》:“确切地说;如火如荼;军容贺胜;怀疑;一草一木都是兵。”

(句子):

(1)井冈山革命如火如荼。

洪水过后,农民的生产自救如火如荼。

(3)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锻炼。

“请入瓮。”

(发音):[qǐng jūn rù wèng]

(释义):瓮:一种陶器。比喻用别人惩罚别人的方式来惩罚自己。

(出处):新唐书《周行传》

(句子):

(1)我们已经布下重围。等对方来了,我们可以请你去骨灰盒。

(2)我想我们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们会请你来瓮中之鳖。

(3)你以前被忽悠惯了。现在,请来到骨灰盒前,品尝被愚弄的感觉。

“望梅止渴”

(发音):【wàng mézhǐkē】?

(释义):本义是酸梅。人想吃李子就流口水,解渴。比喻愿望不能实现后,用幻想来安慰自己。

(出处):元嘉钟鸣《玉梳》:“若欲我,望梅止渴。”

(句子):

(1)面对理想,要全力以赴迎难而上,千万不要望梅止渴。

(2)有时候只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3)一路上,将军一直以望梅止渴的方式激励队伍走出沙漠。

"草地上布满了士兵。"

(发音):【c mɣo mɣJiēbοng】?

(释义):木:树;所有:所有;都是。杂草和树木就像士兵。比喻军队撤退时有罪;把植被想象成敌兵。也形容极度惊恐时的偏执幻觉。

(出处):曾朴《洱海花》第二十五回:“多风恐;当兵的感觉。”

(句子):

(1)听到这个恐怖的故事后,小东一直提心吊胆。

(2)敌军将领告诉士兵不要感到害怕和恐惧,即使真的有危险也要屏住呼吸。

(3)战争即将来临,整个国家都处于危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