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夏都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始建于2006年6月11,2019,19,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翟镇古城高速公路北侧,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

二里头遗址博物馆有五个基本展厅,系统展示夏代历史、二里头遗址考古成果、夏文化探索历程、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溯源工程研究成果。2020年4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官网显示,馆内共有文物2089件,以青铜器、陶器、玉器、绿松石、骨角牙为主。

河南洛阳盆地二里头遗址是夏朝中晚期的都城,学术界称之为“最早的中国”。

夏朝(约公元前2070~ 1600年)是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流传14代,历经17(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侯”,死后称“帝”),历时约471年,为商朝所灭。据史书记载,禹原属夷,夷却让位于禹的儿子齐。这段历史被视为中国历史上“家在人间”的开端。自从夏朝建立以来。夏朝的十一个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皇族以血缘、政治分封和经济贡赋为纽带,大致构成了夏朝的核心疆域。夏季起于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交界处,南至湖北省北部,北至河北省南部。这个地区的地理中心是河南省的偃师、登封、新密、禹州。通过对夏商周断代史的研究和中华文明溯源工程,初步勾勒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即尧舜时代至夏商时期的社会图景。包括杜愚羊城(今河南郑州登封王成刚遗址)在内的6座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夏朝中央都城,均被列入研究重点。夏朝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器礼器,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中国传统文献中有许多关于夏朝的记载。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古代“夏都”的神秘面纱,现在二里头遗址是夏朝都城的遗存,已逐渐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占地246亩,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包括公共区、业务区、行政区、早期中国研究中心四个部分。该博物馆有五个基本展厅。基本展厅包括第一王朝、夏都、世纪探索三个部分。系统展示了夏朝历史、二里头遗址考古成果、夏文化探索历程、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溯源工程研究成果。

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外观设计以“中国最早的源头是中国”为基本理念,包含钥匙、盘龙、绿松石龙、青铜爵、张羽等二里头元素。从上方看,博物馆的屋顶平面隐含着一把“钥匙”的形象,这意味着二里头遗址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物证,象征着二里头文明是打开中华文明的一把钥匙。博物馆的整体形象像一条盘旋的龙,顶部的中央大厅隐喻着一个方形的水龙头。将盘龙作为博物馆人物来解读,准确表达了二里头在早期中国研究中的独特地位。同时,在博物馆的入口区域,有绿松石龙图案设计,让游客在进馆前就能充分感受到浓郁的二里头文化氛围。

设计方案将博物馆放在遗址整体环境中考虑,虚心看待遗址核心区域,充分考虑洪水灾害对基地所在区域的威胁,将博物馆和文物的安全放在首位,将一楼抬高到历史最高水位,远看像一座平台建筑,象征着二里头所承载的历史遗迹的文化意义。

第一王朝,位于第一展厅,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的第一部分。由三个单元组成,分别是“浩如烟海的玉遗物,九州的友谊”,“得天独厚的人,唯有世界”和“夏事,夏道的兴亡”。该展厅选取了王成刚遗址、于慧村遗址、肖家屋基遗址、新寨遗址、灰嘴遗址、王湾遗址、瓦店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二里头遗址等一系列与夏文化探索密切相关的遗址,并摘录了《史记》、《竹书编年》等历史文献,将地下文物与地上文献相结合,科学系统地揭示夏朝。

“和合夏都”由第二、三、四展厅组成,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的第二部分。

“国家大事”在二展厅分两条线展示,主线围绕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祭祀和战争两大事件,重点展示夏代的祭祀文化、酒文化、音乐文化、鼎文化、玉器文化、墓葬制度和兵器制度。陈列上使用了二里头遗址历年出土的青铜器、玉器、绿松石、陶器、石器等精美器物。副线以考古大事记的形式展示了60年来二里头遗址科学发掘的主要成果。作为第三展厅的第一部分,“筑极中心”主要集中展示二里头文化的自然动植物遗存、城市遗迹和手工艺品,全面展示夏末都城的环境、地理、城市布局、民族结构和生产风貌。“回望大都会”是第三展厅的第二部分。以城市考古和聚落考古为知识背景,充分运用多媒体数字技术,使观众对二里头遗址及其背景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觉土晟敏”是第四展厅的第一部分。该单元以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巨大枝孢菌陶器为起点,结合二里头遗址周边各级聚落遗存,全面展示了夏代都城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魏华夏”是第四展厅的第二部分。《魏华夏》单元讲述了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在极短的时间内吸收了各地区的文明元素,并依托中原文化,首次突破了地理单元的束缚。

夏季钉纹青铜爵

二里头文化晚期(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3世纪)。饮水器。高22.5cm,宽31.5cm。1975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出土,原藏洛阳博物馆。长流尖尾,平腰,细长三锥足。在流动中断处有两个钉状短柱。腹部一侧有两条凸纹,两条纹之间横向排列着五枚胸钉。墙很薄。

指甲图案是一种几何装饰。几何装饰是由几何图案组成的有规律的装饰,纯粹是形式上的变化,结构上的美感。那么指甲图案是什么呢?《中国青铜器》记载“几何纹一般为串珠纹的串纹...百胸雷纹...菱形雷纹、网纹等。”,其中提到了“百胸雷纹”,但没有指出几何纹包括胸钉纹。其实百胸雷纹应该是一种胸钉纹。高在《青铜与中国文化》中说:“乳头纹乳头呈单行或方阵排列。多见于商代晚期和西周。”在我看来,乳房指甲的图案是一系列突起的乳突,有规律地排成一排,形成一定的图案。胸钉纹早在夏朝青铜器出现时就已出现,直到西汉,青铜器上还能见到胸钉纹的身影。从商代晚期到春秋时期,钉纹达到顶峰。胸钉纹主要出现在鼎和筘上,此外还出现在爵、角、瓶、像、壶、盒、钟、环等器物上。这对中国考古学有很大的作用,使人们对它的理解更加深入。

2020年4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官网显示,馆内共有文物2000余件,主要有青铜器、陶器、玉器、绿松石、骨角、牙齿等。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一种考古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之间的一种考古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汉族先民创造的。考古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南西部和中部,北至晋中,西至单县和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区,南至鄂北,东至开封和兰考。

二里头文化不仅包括二里头遗址文化,还包括二里头遗址以外数百处具有二里头遗址文化特征的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已被公认为探索夏文化的重点研究对象。说明当时的社会从多个相互竞争的政治实体共存于一片星空的局面,进入了作为广域王权国家的“月星稀少”时期。从多元化的国家文明到一体化的王朝文明。

二里头文化作为东亚一个广域王权国家的最早遗迹,堪称“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化文明经过商周王朝间的继承与扬弃,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

二里头文化首次发现于1952年河南省登封县王村遗址。当时出土的遗物并不多。1956洛达庙遗址发掘时,人们注意到它具有一定的文化特征,曾被称为洛达庙类型。从1954到1957,洛阳东干沟村附近多次发现该文化的墓葬和灰坑。在该遗址的堆积晚期发现了青铜刀和青铜锥,其形制和铸造工艺较为原始。从地层关系上可以明确判断,这种文化的时代晚于我们熟悉的河南龙山文化,早于商代。这种文化及其时代特征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65438年至0959年,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经过科学发掘,发现二里头遗址较为典型,因此将这类遗存命名为二里头文化。

1959年夏,许率队开始对传说中夏人活动中心豫西“夏遗址”进行考古调查。此次调查的遗址包括著名的偃师二里头遗址。这是第一次以明确探索夏文化为学术目标的田野考古工作。以此为标志,我国考古界进入了以大规模田野调查和发掘为基本手段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夏文化发掘时期。

1959年秋,考古学家开始尝试发掘二里头遗址。此后,除“文革”期间中断数年外,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一直持续进行,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收获。

二里头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的文化,因二里头而得名,发现于河南洛阳偃师。大约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洛阳附近,伊、洛、颍、汝等流域,山西南部汾水下游。现已发现近百处遗址,包括洛阳东干沟、洛阳英利和东马沟、陕西七里铺、汝州景山公园、郑州洛达庙、夏县东风、翼城干郡等。

根据二里头遗址底层典型器物的排列,将二里头文化分为四期:第一期,陶器以褐陶为主,磨光黑陶占一定比例,纹饰以篮纹为主,有少量格子纹和串纹;第二期黑陶数量减少,以细绳纹为主,筐纹、方格纹明显减少;这两个时期都有多折的边缘,鼓鼓的肚子,小平底。第三、四期陶器颜色普遍转为浅灰色,以绳纹为主,出现粗绳纹,而篮纹、方格纹几乎消失。第三期的遗物中,第一、二期常见的鼎、深腹盆、甑继续使用,但有所变化。同时出现了一些与商代二里岗时期遗物非常接近的新器物,如鼎、卷底盆、大口像、小口像、高领瓮等。这一组新造型在第四期越来越多,并呈现出融合前者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