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是什么年级?
一、知识梳理
(1)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1978,地点:北京。
背景:“文化大革命”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当时的中央主要* * *还是坚持“左”的错误,提出“两个凡是”。真理标准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内容: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下大决心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从组织上讲,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把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搞乱了,是改革开放的开始。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
(2)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背景:文化大革命严重践踏了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1982年,是新时期比较完备的宪法。此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意义:体现了我国法制建设的巨大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中国正在走向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道路。
二、重点和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共同点?这两次会议产生了什么影响?
共同点:都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任务。
影响: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1956年,当时世界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国内三大改革进入尾声。它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主要矛盾,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任务,这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但遗憾的是,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干扰,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把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搞乱了,是改革开放的开始。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从党的指导思想上,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改变了“文革”期间和之前的“左”倾错误思想路线;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完成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整风;从党的工作重心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是文革十年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改革开放的开始。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总之,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
2.教学难点: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在联系
“文革”结束后,人们要求平反“文革”中的冤假错案,但主要党中央仍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政策,致使“文革”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促进拨乱反正的顺利进行,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的讨论。1977年8月党的十一大前后,邓小平、陈云等一大批老同志亲自宣传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于是,党开始了大规模的拨乱反正的思想理论工作。5月1978,10,胡耀邦直接领导的中央党校内部刊物首次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文章明确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之一。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这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唯物主义原理,从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重新界定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国人民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三,学习法律的指导
1.制作图表来理解记忆。
为了全面理解和记住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制作以下图表来加强记忆,深刻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用比较来加强理解。
比较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可以把遵义会议和中共八大在党的历史上联系起来做表格。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加深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认识和理解。
会议名称
背景
时间
背景
内容
影响
类似
遵义会议
这是党的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十一三
中央全会
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3.做个年表,把握过程。
在研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目的时,可以通过对重大事件做一个年表来了解中国民主法制的建设过程。具体如下: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65438年至0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1966到1976,“文革”期间,民主法制被践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布于1979;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颁布于1982;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一系列法律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正逐步走向依法治国的道路。
4.主题活动,实际感受
通过调查采访,切实感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将本课涉及的知识点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进而深刻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历史转折”的意义。
5.联系热点,把握史实
学习这一课,可以结合前段时间召开的十六大等社会时事热点,把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同时,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属于纪念日问题,应该引起学生的注意。
6.用押韵快速记忆
1978年底,北京中央召开会议“拨乱反正”,寻求真相。抛弃了两个“凡是”,解放思想,讲实际,工作重心大转移。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开始兴起,三中全会令人瞩目,中国进入新时代。
四、中考命题分析
中考十一届三中全会命题往往以时事热点或历史场景为切入点,结合相关历史知识和历史现象,考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同时注意历史上有关党的会议的联系和比较,如遵义会议、中共八大等。
五、中考试题分析
1.(福建泉州丰泽区,2008)中国* * *党的历史上有两次重大而深远的转折,一次是遵义会议,一次是()。
A.七届三中全会b .八届三中全会c .十一届三中全会d .十二届三中全会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和辨别能力。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整顿,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答案:c
2.(广西南宁,2008年)。中国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努力。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A.实现国家工业化b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实行改革开放d .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再现能力,以及对历史事实的比较和分析能力。要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在两次会议中逐一测试每个选项。只要其中一个不合适,就不是对两个会议共同点的正确概括。a项只适用于中共八大,B项和C项只适用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只有D项适用于两次会议。
答案:d
3.(四川省广安市,2008) 11。下列各项属于右图所示会议公报的内容()。
A.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C.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D.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再现能力。观察图片场景,先判断图片报道的内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再返点课本知识:B是十五大的内容,C是十二大的内容,D是十三大的内容,只有A符合要求。
答:答
4.(湖北省咸宁市,2008)6.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要回答这个问题,先阅读题干,抓住关键信息“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思想路线”来回答。对比四个选项可以看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否定了两个凡是,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a、D不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B项属于政治路线。
答案:c
5.(四川南充,2008)阅读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真理标准的讨论为我党哪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个会议是什么时候召开的?
(2)通过这次会议,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如何转移?这次会议做出了哪些战略决策?党中央的领导集体是谁?
分析:今年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从这个角度审视这个话题,也凸显了周年问题的重要性。目的是考察学生看图和记忆历史知识的能力。第一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的理解。文化大革命后,针对党内存在的“两个凡是”,在思想理论会上进行了真理标准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也是回答第二个问题的基础。第二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背诵,属于基础问答。
参考答案: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2)从阶级斗争为纲到经济建设(或以经济建设为纲),改革开放,邓小平。
作者简介:李,高青县天镇初中历史教师。县级骨干教师。新课程报特约编辑。参与编写史书《红烛3+2》,多篇文章在省市报刊发表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