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训练的起源
据史书记载,在商朝,由于诸侯之间的战争增多,统治者重视军事训练。除了训练正规军,他们还通过学校向各级贵族提供军事教育。
从西周开始,官修学分分为“国学”和“乡学”,有“小学”和“大学”两个层次,其中“大学”以“六艺”(礼仪、音乐、射箭、科举、书法、数学)为标准课程,其中射箭、科举为军事训练,教师通常为军官。
春秋时期,对于“兵农”的普通百姓来说,更重要的军事训练和实战演习是参加野外狩猎。此外,战斗舞(“武舞”)的排练也是春秋时期各国军事训练的重要项目。
在统一政权建立之前,秦国非常重视学校的军事训练。但统一政权成为秦朝后,学校军训在汉代不景气,但地方学校教育中仍有军训。
东汉王莽当政时,书生刘琨每年春秋都带领五百多名弟子练武。王莽怀疑他不怀好意,于是把他和他的家人都拘留了。可见,当时他主要教授儒家经典,但也包括射击、防守等军事训练。
到了隋朝,“吴言文秀”减少了军事装备,科举考试开始成为主流。文武分离后,文不考武,学校军训也逐渐取消。
唐朝初年确立了战时重武、平时重文的国策,但唐朝的选士方法仍然强调科举,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属物,学校中的军训被废除。宋代武将的地位完全被文人超越。。
清朝开国之初,文武教育并重。从官学、国学到地方学,学校课程多为文武兼备,开设骑射课。文科考试,先试骑射,那些武学不及格的八旗子弟,不准考文场。于是,学校军训被广泛普及,人们纷纷效仿。然而,学校的军事训练并没有取得很大的发展。
从65438年到0894年,甲午战争的惨败让整个清朝意识到了“强兵武功”的重要性。1902年,蔡锷在《新民丛报》发表《军事国民》,鼓吹“军事民族主义”,对国民进行军事训练。同年,蒋百里出版《军事国民教育》,提出学校应增加军事课程,要求军官向学生传授军事制度、战略战术等国防知识。1906年,清政府颁布《教育要目》,将军事教育列入教育目的,并正式颁布了学校军训办法。
扩展数据:
中国的军事训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进行。军事训练是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四有”人才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和储备我军预备役士兵和预备役军官、壮大国防力量的极其有效的手段。
军事训练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二合一”的兵役制度,适龄青年服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两种形式。但是,每年被征集服现役和加入民兵预备役部队服预备役的人数是有限的。为保证履行兵役义务的均衡,普通高校和高中学生普遍参加军事训练是基本形式。
20世纪末以来,高中生和大学生正逐渐成为中国人民和军人的主体。入伍前的岗前教育可以缩短平民到士兵的距离,减少入伍后单个科目和同一科目的训练时间。所以学生军训是培养高素质后备军人的训练营。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规定,学生军训也是培养预备役军官的重要途径,对完善预备役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普通高校和高中学生军训的主要内容通常是:早操、三步走、排站间动作、内务整理、队列训练、阅兵和离散训练、军拳。晚上一般会安排各种活动,比如国防知识讲座,学唱军歌等。起初,许多学校还组织了长距离训练和射击,但到了2010的时候,一些学校已经放弃了这些项目[28],但许多学校继续开展这些项目。军训的对象一般是大一新生,一般都是在课堂上。作为班级的第一次大型集体活动,军训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军训中的队列训练还可以培养班级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
普通高中的军训时间一般在一周左右,一般安排在高一开学前后。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军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