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是如何崛起的?

元杂剧是中国文学和戏剧史上继汉赋、唐诗、宋词之后的又一奇葩。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融合了音乐剧、滑稽戏和歌唱两个重要因素。它是中国戏剧正式形成的标志。

早在唐代就有乐、歌、舞、演、白五种简单的戏剧,其中又包括歌舞和滑稽剧。然后是宋朝的戏剧。早期的杂剧是指各种戏剧和杂剧。宋杂剧长在泥尾(脚色之名),每四五人一场。表演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做自己熟悉的事,叫做“演段”。第二部剧是戏剧的中心,即正剧,俗称“两段”;总的来说,世界事务的故事是滑稽和讽刺的。最后是零散段,称为“杂缀”或“杂旺”;他们大多在某些地方冒充“乡下人”,“来取笑他们。”金代也有杂剧,和宋代一样。到了后期,又有了另一个名字“本元”。因为是院里人(妓女、乐师、演员、乞丐等)用的戏剧剧本。)要边走边唱,就叫“庭院为本”。它继承了宋代喜剧、歌舞的传统内容,以笑话为主要内容,注意制造笑料,偶尔加一两首曲子。实际上已经成为一部独立的短剧。

在说唱艺术中,有朱功腔和散曲。

朱功调是宋金时期民间说唱中非常流行的艺术形式。它以唱和说的混合方式讲述了一个漫长而完整的故事,并伴有音乐。在音乐曲调的选择和作曲上,借鉴唐宋大曲、法曲、词、歌唱和当时流行的民间曲调,按照宫调音律的类别,使之成为一套。然后一组接一组,形成一首宏大的叙事长诗。每个房子或钥匙里都有许多曲调。组合属于同一首曲子或调的曲调,有或没有尾声,构成一个集合。连接几组的是“朱功调”。唱歌的时候,一个人当主唱,偶尔会有两人的对话或者和声。伴奏乐器以琵琶为主,辅助乐器有锣、鼓、板。

这种艺术形式,有故事线,有人物,有说有唱,有乐器伴奏,相当接近戏剧。不同的是,诸宫调一个人说唱,以第三者的身份讲故事,而没有演技。

所谓散曲,指的是诗和散集。

元仁宗音乐中的诗实际上是诗的延续、扩展和发展。用来表达个人感情,描写风景。它的字数和押韵限制没有词那么严格。

散集按一定顺序排列,以诗为单位,就像宫调一样,属于同一个宫或调。又称“套曲”或“套曲号”。可以用来描述更完整的情节和故事,描述更复杂的心理和感受,有时也可以用来发表评论,谈哲学。散盖虽然吸收了各宫曲的组合方式,但在各宫曲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

元杂剧是在吸收前人的歌唱、舞蹈、表演、戏谑等戏剧因素的基础上,对前人的艺术成果进行提炼、加工、转化和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唱白说的文艺因素、以宫调为纲的旋律组合。

唐宋金代以来文学形式发展的成就,为后来文学形式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基础。元代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引发的社会矛盾为戏剧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科举时断时续的开关影响了文人的仕途,一些文人把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为元代作家继承和发展以前的文学形式做准备。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扩大了市民的队伍,也对文化生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戏剧艺术有了更多的观众;元代是一个相当开放的社会,对文艺创作及其形式没有太多的干预和限制,这些都为元杂剧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可能。元杂剧的发展不仅是戏剧自身发展的结果,也与元代特定的历史条件密切相关。

元杂剧剧本主要由折(也称折出)、楔、客对白、调几部分组成。

折叠之所以得名,可能是因为演出时的备用台本是写在折叠笔记本上的。元杂剧一般分六折。可能是沿着宋杂剧的四段,但有的杂剧有五六折,这是戏剧情节发展的需要。一成相当于现代戏剧的一个场景,是一个由杂剧组成的单位。一个十倍可以分成几局。每个折叠都有一个套曲。

楔形是用来说明第一场之前或褶皱之间的人物和情节的。布置在场景前的楔子起着“前奏”的作用,对情节的开头进行必要的、简洁的说明;剧中安排在两个褶皱之间的楔子,起到“过场”的作用,埋伏线索或者加强两个褶皱之间的联系。他们通常很短,只用一两个单曲。

白斌是剧中人物的台词部分。基本上是精炼的元代口语,偶尔用长短不一的诗、词或韵。白斌包括对话、独白、叙述和白带。对白是剧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物之间的对话;独白是一个人的自我叙述或叙述;旁白,剧本写得有“影子”,就是背对其他演员,说自己在另一个地方说话,或者在不让剧中其他角色知道的情况下,说出自己内心的活动;用白,剧本写的是“云”,就是唱辞里偶尔加几句,只有主唱才能有白。

此外,还有一个“题目整改”。所谓正名,“就是用两句或四句话来表示情节概要,确定剧本名称。”比如:

题后,娶婆婆有失偏颇,保持坚强的意志是自我决定的。

以风雨之名,无鬼,地动山摇。

王博烧屯

关云长抬起刹车,放水。

翻新诸葛亮,望烧战车。

题目整改,有的在剧本开头,有的在剧本结尾。关于它的作用,有两种判断:“在主戏开始之前,可以作为剧情总结的引子,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作为宣传广告”和作为全剧的结尾,“看完字和标题,就结束了。”

元杂剧的角色可分为末、旦、净、杂四类,以末、旦为主。

结尾是男性角色,相当于京剧里的“命”。英雄被称为“正模”,而其他人的名字如副模,崇模,大模,摩尔,三模,小莫,外模和嫫母。

丹是一个女主人公,而这个女主人公叫做“郑丹”。此外,还有副旦、铁旦、外旦、老聃、大旦、肖丹、花旦、花旦等其他名称。

正魔和郑丹是元杂剧中的两个主要角色,所以被用来扮演剧中的主要人物。结尾有主唱的剧本叫“终版”,结尾有主唱的剧本叫“丹版”。

网主要是用来演强壮凶狠的角色,多由男演员扮演。有网、副网、二网、丑等名字。有时候,网和端是可以互换的。

以上三类之外的或角色不明的统称为杂,如孤(官)、唯顺(侍)、卒(兵)、精酸(士、穷士)、老翁(老头)、伯儿(老太婆)、宝儿(小孩)、老翁(贼)、拖刺。

元杂剧演员的脸谱已逐渐定型。唐代参军戏中一直采用演员画妆打扮的方法。元杂剧中洁净角的脸谱是从参军演变而来的。其他角色还有红脸(如《一刀会》中的关羽)、黑脸(如《双贡献》中的李悝jy)、白脸(如《武远吹送》中的费德雄)、杂色脸(涂了几种颜色,如《凉凉亭》中的小娥)、黑白(见皇上)。

杂剧演员的服饰有毛巾、围巾、衬衫、裙子、外套、鞋子、袜子、棍子、胡须等。这些服装应该根据现实生活加以美化和戏剧化。不同的人根据身份、地位、年龄、行业、性别、年龄、民族等使用不同的服饰和道具。,从而体现角色的身份和个性特征。

宋代城市里的娱乐场所叫“瓦子”,演戏的戏楼叫“勾栏”或“勾丝”,用棚子搭成,中间有一个广场,四周有栏杆。观众围坐在栏杆边,大勾栏能容纳几千人。金元时期,出现了砖瓦盖的固定戏台。从考古发掘和建筑遗址来看,元杂剧阶段大致与现代旧砖木结构阶段相似。舞台三面突出,观众可三面观剧;有两部分:前景和背景,中间用墙隔开。前台是表演和乐队伴奏的地方。后台被称为“剧场室”,是演员化妆和休息的地方。有时后台也可以虚拟为内室或门外,通过后台“装腔作势”的方式,内外呼应,将观众的想象引向视野之外的地方。墙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门,就是上下的门。演员从左边进门,表示路线;从右边的门,它意味着道路。剧院多为露天,规模较大,可容纳千余人。

《勾栏》中的观众坐在“腰棚”和“神楼”上居高临下地观看表演,所以剧中人物会显得矮小;另一方面,舞台是抬高表演者的,观众会抬头看表演,会让人觉得既省力又亲切。除了固定的剧场,演员还可以跑进状态,在移动中表演。

演出前,张贴“标牌”,记下主要演员姓名和演出场地。有的还贴出剧供观众选择。

舞台的墙上挂着一面布横幅,上面写着剧团的名字和主要演员的名字。挂着巨大的绣花故事帘作为舞台背景。此外,还有旗帜、条幅、椅子等。,被现代戏班称为“搭台”,在元杂剧中也有出现。

现代戏剧中称之为“道具”的物品,元杂剧中称之为“末垒砖”的物品。砌砖涵盖面广,多指与剧情有关的小物件,如金钗、钹盒、钱、刀、剑、水篙、扇子等。

乐队由三五人组成,放在前台后面,靠近入口。伴奏乐器包括打击乐器锣、鼓和拍板、管乐器长笛,以及后来的弦乐器如琵琶。

在表演之前,有一个出席。所谓参与,就是演出前,剧团主要演员穿着戏服,与现场人员一起站在舞台上,向观众致敬。同时也是向观众展示剧团的演出阵容。接着是“开啊”,也是为了和平。也就是剧情简介。

正式演出开始时,一般以冲到最后(或偶尔用其他角色)先出场的方式称为“抢场”。一部剧里,除了主唱,人物一般都是先念四首入门诗。内容根据角色的身份、行业、年龄和情节而有所不同。

歌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一般全剧都是一个角色唱的。一部叫《最后一本书》的剧,结尾有主唱;该剧名为《担本》,由郑丹主唱。一个男演员或女演员可以在不同的妥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但他们必须是同一位男演员或女演员。也有一些杂剧由郑丹和郑默共同担任主唱。

演员除了唱唱,还要表演情态和动作,这就是所谓的“段”。表演令人发笑的滑稽动作或话语,称为“打断”,也称“引子”。

此外,元杂剧还有各种现代戏剧中称为“效果”的声音。如果玩家弹钢琴,背景需要发出相应的钢琴声;雷声、风声、雨声、鸟鸣、莺鸣、雁鸣等。在剧情中,可以在背景中听到相应的声音来配合剧情。

全剧结束前,第四折最后一首歌之后,出现了一个地位更高的人,对剧情做了最后的处理,称之为“突围”或“断绝”,全剧结束。

元杂剧每折第一首曲子上面,都要注明是属于哪个宫或曲子。

中国古代音乐是以十二律为基础的。所谓“法”,就是音乐的高度。多了五个音,所谓“音”就是现在的“音阶”。五声音阶是宫、上、角、筝、于,加上宫、筝就成了七个音,相当于现代音乐的1、2、3、4、5、6、7。十二法化为十二家,十二家各有七声,可得八十四声。但在实际应用中,到隋唐时,乐言只有二十八个音:即宫、上、交、于四个音,每个音七个音,占二十八个。其中的七个音称为公,上、交、于的七个音称为调。合起来叫“官调”,其实官和调的意思是一样的。说到金元,只有六宫十一调。北曲用的宫调只有五宫四声。

宫调就是限制管的颜色。颜色控制通常被称为色调控制。所谓宫调就是“就像现在的I调,尺调或者C调,D调等等。各宫调,因其管色,有高低之分,故旋律自然不同。”据燕南志安《论曲》:

卢希安调-清新悠远的路楠宫-哀叹悲伤

吕中宫——高收入低收入黄钟宫——富有而缠绵

主宫——忧郁而雄伟的道观宫殿——优雅而宁静

大石头调-风韵带小石头调-妩媚。

高平调——所有的台词都参与到曲子里——清理坑洞。

休指语气-急而虚休商角语气-悲婉转

双音——健康、敏捷、激动——悲伤、愤懑

角调——呜咽悠扬的宫调——优雅而沉重

岳屾写冷笑

每首宫调包括若干曲子(章),如主宫调包括《正善》、《秋秀秋》等二十五首;《湟中宫》包括《醉花吟》、《Xi》等二十四首。《大石调》包括《六国王朝》、《重返塞北》等21首歌曲。现存戏曲剧本中使用的屈牌约有229张。

一般元杂剧都是每本六折,每本都有套曲。每首套曲用一个宫调,不重复。所谓套曲,按照北曲套曲的号码体系,可以形成一个正调和一个结尾的集合,这是最基本的格式。与每部套曲相关的歌曲数量可多可少,通常为十至十五首。

因为戏剧一般是相通的;通过使用对联的形式,我们可以达到音乐的统一。也更适合表现主要人物的性格。也方便歌手和音乐人伴奏。

元杂剧的歌词是长短句曲牌体。用韵上,比宋词严格。在用词上,放宽了限制,可以加“行间”和“加句”。所用歌词是元杂剧北方流行的口语,但由于受到格式和旋律的限制,不像白斌那样接近口语。元杂剧的语言具有“俗而雅、活而自然”、“重歌本色、切真情”、“因人选词、声情并茂”、“声情并茂”、“曲白结合、构思巧妙”、“用俗语、丰富传神”等特点。在口语、俗语、成语的使用和修辞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王国维和梁启超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元杂剧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丰富艺术形式,从而提高反映生活的表现力。”。而且多方面吸收了当时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表现手段,可以进一步扩大群众基础。并为后来戏剧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其内容而言,元杂剧可分为十二个分支:

一个是神仙和道教;二、隐居(又称“临泉仇和”);

第三,穿上袍子,抓紧(即君臣之戏);第四,忠臣烈士;

第五,孝顺诚实;六天,骂人骂人;

第七,追臣孤子;八回,铙钹驱棍(即脱肩戏);

九、风、花、雪;十个喜怒哀乐;十一日,烟火与火药(即花旦杂剧);十二、鬼神之脸(即神佛之戏)。

就形式而言,有悲剧、喜剧、话剧。

他的悲剧有因黑暗势力的残酷而引发的公案剧,也有以家庭不幸为题材的社会风俗剧,还有各种人物悲剧经历的历史传奇剧。

喜剧包括表达劝诫和讽刺的社会风俗剧;有追求自由恋爱幸福婚姻,反对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的婚恋剧;还有大量的历史传奇剧,给人以历史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

有被封建势力扰乱、封锁、破坏,最后又团聚的爱情婚姻剧;人物命运与政治斗争相结合的历史传奇剧;有思想内容丰富、情节曲折的社会风俗剧;还有反映特殊社会风俗的水浒故事剧、神仙道教剧。

根据《鬼录书》、《太和谱》和贾《鬼录书续》的考察,元代作家应该有200人左右。其中有“终身隐居的老儒,也有漂泊不定的穷书生;有才华的人,演员(他们就是被明代贵族作家朱权鄙视的所谓“崇夫”作家),医生,商人;不仅有汉族作家,还有很多兄弟和民族作家。此外,统治阶级中还有一些精英做过平章、参政、董事总经理、学士等官。

从元太宗窝阔台灭金,到元十三年灭宋,大一统之初,即《鬼录》中提到的“前人已死,名家辈出”时期,是元代杂剧创作的黄金时期,著名作家有关汉卿、白朴、王实甫、马致远、高文秀、康和。多为北方(今河北、山西、山东)人,多为其活动中心。

在从宋以后的古山水画鉴赏到元代,也就是钟思成所谓的“知或不知于”的一段时期内,此时的杂剧作家有龚天廷、郑光祖、、乔吉等。他们大部分是江浙人,或者是住在南方的北方人。以杭州为活动中心。这一时期的作家和作品比前一时期少,显示了元杂剧由盛转衰的局面。可能与全国统一后,北戏逐渐被南戏取代有关。

郑铮之后,也就是元朝末年,也就是《鬼录》中所说的“今人唯才”的时期。作家有秦、、萧德祥、罗贯中等。作家和作品都比较稀疏,这就成了元杂剧的结局。

由于元杂剧作家大多出身卑微,其戏剧创作为正统文人所不齿,即使是著名的杂剧作家生平事迹也鲜有流传。

其中,关汉卿应该是第一个被提拔的。他是一位伟大而杰出的戏剧活动家,被誉为“梨园领袖”、“编导之首”、“杂剧团团长”。字快了,老年号也快了,大部分人。原籍山西解州(今山西谢贤,别称河北周琦,即今河北安岳县),医院用户。生于金邵伟大安王统治时期,经历了金末战乱,对蒙古统治中原初期的战乱、生产的破坏和人民生活的苦难有着直接而深刻的体会。所以他的作品充满了战斗和叛逆精神。妇孺皆知的《窦娥园》是他的代表作。此外,《蝴蝶梦》和《鲁宅郎》也是成功的公案剧。《拜月亭》以蒙古军队围攻燕京为背景,通过两个逃亡成家的男女的故事,描绘了战争造成的悲惨景象,塑造了两个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

马致远则多以不朽为题材,作品有陈抟《西华山高睡》、《吕洞宾岳阳楼三醉》、《马丹阳三度为风子》等。

白朴的作品有三种:唐的《秋夜雨》、裴的《马上上墙》、董秀英的《东墙花月夜》。

王实甫《西厢记》在董洁原《西厢记》的基础上,经过精心加工和再创作,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有所提高,赋予了崔莺莺和张生反对封建婚姻、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的精神。

高文秀、康、李等。写了《黑旋风》、《李悝jy的耻辱》、《燕青于波》等三篇来稿。以水浒人物为创作主题。

女真作家李智富(本名普差)的剧本有十二种,现存的一种是《做贱》。

纪的《赵氏孤儿》也是一部惊心动魄的佳作。

后期郑光祖的《聊斋志异》和龚天廷的《张帆鸡黍》也是元杂剧的佳作。

元代杂剧作品约有600种。现存剧目约有16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