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会谈的意义
凉州会谈的意义如下:
13世纪中叶,萨加尔·潘迪塔和阔端两位杰出的藏族和蒙古族代表在凉州(今甘肃武威市)举行了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会谈,后被称为“凉州会谈”。凉州会谈对中国民族关系史和藏蒙民族史都有重大贡献,为西藏纳入中国版图奠定了基础,并深刻影响了此后中国的政治文化格局。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新电影集团总裁高峰表示,《凉州谈话》以纪录片的形式深刻解读了该事件的历史意义,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维护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凉州会谈的历史背景:
任何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到13的三四十年代,蒙古统一了天下。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北方草原,建立了内部统一、军事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的蒙古汗国。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归来,发动第五次西夏战争。敌人现在在甘肃河西走廊和青海西宁。
公元1229年,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窝阔台,即可汗台,将西夏和干青的部分地区划给他的第二个儿子阔端作为封地。凉州广大镇,称西凉王。蒙古汗国统一西夏后,先后西辽、金。1235年,蒙古兵分三路进攻南宋,由阔端率领的西路军进攻甘肃和蜀国。蒙古军队占领了吐蕃东北的凤翔路和临洮路。
东有利州路、通州府路、成都府路,使吐蕃被重兵围困的蒙古军包围。因为东南部只有一个小国大理政权,西部和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和南亚次大陆,东部、北部和西北是蒙古人。蒙古人到了西藏,统一西藏势在必行,而吐蕃面临着战或降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