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梵志的角色介绍
曾梵志,1964年出生于湖北武汉,199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曾梵志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敏锐的社会批判性得到了评论家的广泛赞誉,也受到了大众的持续关注。同时,曾梵志参加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国内艺术展览,包括首届广州双年展(1992)、广州双年展(2002)、威尼斯双年展(2009),并在上海美术馆、苏州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保加利亚国家美术馆、法国圣艾蒂安当代艺术博物馆等著名艺术机构举办个展。曾梵志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和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2014年2月,曾梵志首届法国回顾展落幕。展览汇集了曾梵志从1990到2013创作的39件作品,包括他最具代表性的面具系列,如面具系列6号,以及他2004年的作品《肖像》。
中文名:曾梵志。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北省武汉市
出生日期:1964
职业:职业艺术家
毕业院校: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
主要成就:绘画创作
代表作品:协和三联画、希望的天空。
亲身经历
少年时期
曾梵志出生于1964湖北武汉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母是一家印刷厂的工人。年轻的曾梵志性格内向。他在学校不爱说话,经常回答不了老师的问题。他是班上仅有的三个没有加入少先队的学生之一。以后,这种痛苦在《面具》系列中进入了一个瞬间。
学校逐渐成为曾梵志的心头之恨。16岁,初中毕业的时候,他说不想再上学了。“我在那种学校环境里待不下去了,每天都很痛苦,所以求父母让我走上社会。”曾的母亲终于打不过儿子,曾的父亲在印刷厂找了份工作,十几岁的步入社会,“几乎成了童工”。
“走向社会真好,我也开始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了。”曾梵志认识了一个比他大十岁的邻居。这个邻居的大哥没考上湖北美院油画系研究生,就闲着没事教曾梵志画画。他们几乎每天都一起画画,几年后,曾梵志不再去印刷厂了。
17岁时,他和一些热爱艺术的朋友四处游历,在北京和上海见到西方现代画家的作品,感到震惊。他决心在艺术的殿堂里学习,但由于文化课不好,他在孙山连续四年高考失利。1987年,23岁的曾梵志终于成为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八大新生之一,而当时油画系有12老师。这个荣誉让他的父母邀请所有的邻居来庆祝。
大学时期
进入学校后,学校好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标准和自己的想象有些出入。当时认为自己是自由艺术家的曾梵志喜欢自由的状态,去外面看各种展览,但同时又要按照学校的方式完成作业,参加考试。当自由艺术家和学校里的好学生之间出现很多矛盾的时候,曾梵志认为我们应该找到一个更适合表达我们的感受和表达我们内心状态的方向。
在美院,受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曾梵志与苏联画派渐行渐远,放学后创作出后来被评价为“启蒙表现主义”的画作。到了大学三年级,他直接把自己的课后创作带入课堂,被两极分化批判。“年纪大的人反对,给了我68分,年轻的老师给了我98分。”
在曾梵志大学的第三年,他写了《忧郁的人》。这幅同学画像教会了曾梵志如何用自己的感受来表达他想要描述的东西,也记录了曾梵志艺术发展的变化。1992,他把画以500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个基金会。19之后,成名的曾梵志以1000多万元买回了这幅作品。
当所有的学生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西藏或者黄土高原体验生活的时候,曾梵志却留在了武汉,画着他熟悉的街道和生活。那时曾梵志住在武汉一家医院的隔壁。他住的房子没有卫生间,所以每天通过武汉这家医院的走廊借用卫生间。他周围焦虑或不知所措的病人逐渐成为曾梵志每天必须要见的人。手术台、人体、抽搐的眼睛在曾梵志191到1994年的作品中呈现,使他摆脱模仿状态,一下子步入成熟。
曾梵志,1995参加“1979以来中国先锋艺术展”(巴塞罗纳圣莫尼卡艺术中心)。1996参加“中国展”(波恩美术馆)。1997参加首届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中国美术馆)。曾梵志个展1993-1998在1998(中央美院画廊、那翔画廊)举行。大部分作品被瑞士、德国、香港和中国的收藏家收藏。
毕业后
毕业后,曾梵志被分配到武汉一家广告公司,理由是油画专业与广告公司要求的“街头绘画”相吻合。在那之后,曾梵志自然很失望。"这个系统不是一件好事,它会取消你的专业."
于是,他从大学开始继续坚持自由创作,画肉相关的专栏,画协和医院的主题,画街头巷尾的简餐,画人性的敌意和暴力倾向——这些画面都是当时饱受折磨的青年曾梵志的个人感受、挫败感和焦虑感的集中展现。“我那样的画是主流不允许的,是资产阶级的自由流动。他们不会说你遵从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美国《艺术新闻》的一位艺术评论家访问了武汉,并在杂志上发表了曾梵志的协和三联画系列作品。这让曾梵志非常高兴,他每天都迫不及待地向别人打开这本杂志。
不久,《江苏画报》发表了这一系列作品。1991年夏天,著名艺术评论家李显亭让曾梵志给他寄一些作品的图片,并在香港刊物《21世纪》上为他写了一篇评论文章。李显亭第二次来曾梵志时,还带了港汉雅轩的老板张松仁。这是曾梵志第一次卖画,价格是2000美元,这是那些人几年的收入。张松仁还邀请曾梵志举办“80后中国新艺术”展览。
这种关注让曾梵志对未来充满了希望。“89后中国新艺术展让我觉得自己走在了艺术的正确道路上,我们关注内心和社会是对的。”除了鼓励和信心,这次卖画经历也让曾梵志敢于来京租房作画。
2065438+2004年2月随着拍卖行的追捧和学术平台的认可,艺术家曾梵志正在走出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群体效应。曾梵志在巴黎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首次法国回顾展结束。39件作品为西方提供了一个通过倒叙了解“完整的曾梵志”的机会,为期4个月的展览迎来了5万多名参观者。展览闭幕当天,展览负责人巴黎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FabriceHergott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他指出,虽然在筹备展览之前有很多反对意见,但这是博物馆第一次以与欧美艺术家完全等同的方式为中国艺术家做个展,因为“博物馆想要展示世界,我们应该接受不同国家的艺术。”
展览汇集了曾梵志从1990到2013创作的39幅作品,包括他最具代表性的“面具”系列,如面具系列6号,以及他2004年的作品《肖像》。
个人工作
1992《90年代中国艺术(油画)双年展》获广州优秀奖;1989年后中国新艺术展香港艺术中心。
1993“蒙面个人油画展”在港韩画廊举办;作品《协和三联画》获“90年代广州双年展”优秀奖。
1994参加首届批评家提名展(中国美术馆)。
1995中国前卫艺术展,巴塞罗那现代艺术博物馆;来自国家意识形态-中国新艺术汉堡国际前卫文化中心。
1996中国!德国波恩当代艺术博物馆;现实:今天与明天——1996年中国当代艺术;中国美术馆首届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
1997“8+8-1-15中国当代艺术家”香港SCHONEI画廊;“语录”-中国当代艺术展,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1998“itis me”北京祠堂;中国当代艺术,柏森,德国;曾梵志:1993-1998在北京中央美院画廊、四合画廊、上海那翔画廊展出。
1999《打开通道》沈阳东宇当代艺术馆;现代艺术在中国,美国旧金山LIMN画廊;中国油画五十年,北京,中国;中国上海财富论坛艺术展。
2000未来澳门当代艺术中心。
2007年5月,曾梵志的第一件超过1000万元的作品在香港佳士得售出。其1996作品《面具系列:11996第8号》估价100万至1500万港币,最终以1264万港币成交。事实上,曾梵志最吸金的面膜系列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进入拍卖现场,但在1997中国嘉德秋拍首秀中,估价8万至65438+万元的面膜97却惨遭流拍。
2008年6月,面具系列1996No.6以高达7536.75万港元成交,刷新了蔡国强中国当代艺术最贵的纪录。
9月12,1日,在京798举办的芭莎明星慈善夜,由曾梵志和冯小刚共同创作的作品《一个心》以17万元拍卖。
《最后的晚餐》2065 438+03(2006 54 38+0制作,油画,220x395)拍出180万港币,成为亚洲最贵的当代艺术品。
2013 165438+10月23日,香港佳士得拍出1亿港元的落锤。
个人荣耀
1993作品《协和三联》获“90年代广州双年展”优秀奖。
2010 12 19,荣获2010中国娇子年度新锐艺人榜。
2020年6月4日,曾梵志以2019 RMB 10889的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位列2020胡润中国艺术榜第7位。
社会活动
曾梵志参加时尚界慈善拍卖时,曾捐出一幅7米的大画,令主办方感激不尽。此外,曾梵志还每年花费1.2万元在母校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每年花费65438+万美元资助北京大学现代艺术档案研究。曾梵志说他以前也有困难,那时他得到了别人的帮助。爱是需要传递的。对于这些在地震中失去行走能力但仍然热爱艺术的孩子,曾梵志通过记者传达了鼓励的话语。
地震发生后,曾梵志还视察了地震灾区。“当初,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说什么‘艺术助残’。后来见到周春芽,听他详细给我讲后,我决定支持并真正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以前,各行各业的许多人都慷慨地为“残疾人艺术”捐款,曾梵志也不例外。他一口气捐款35万人民币,成为多色基金成立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单笔捐款。周春芽对曾梵志的好意表示衷心感谢。他说:“为了让这一大笔钱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决定用这笔钱设立‘多彩基金曾梵志艺术奖学金’,用于艺术院校残疾儿童的学费。只要他们考上大学,奖学金就正式开始。”曾梵志也参加了慈善晚宴。
性格评估
曾梵志的作品以严谨而独特的面具造型和符号,在简单而平静的背景下展示了人的精神状态,让人烦躁不安。虽然充满了动漫色彩和嘲讽,但还是给人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感觉。在现实主义的框架下,他的作品运用了隐喻和象征表现主义,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作品热议
对于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朱琦表示,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可以达到很高的价格。但是必须满足一些必要的条件。
首先,画家的作品是否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如果艺术史把一个人的作品评价为一个时期的杰作,即使他不是顶级艺术家,至少可以在作品的价格上得到艺术史评价的支持。
第二,画家作品的价格是否公允?你不可能只在一场拍卖会上就有天价,你的作品都会涨。在国外,一个画家的价值取决于10 ~20个世界顶级艺术基金会给出的平均报价。举个例子,一个画家可能卖出了一幅6543.8+亿元的画,但这几年只有这一幅达到了6543.8+亿元,其他所有作品都在2000万元左右,所以6543.8+亿元的作品是零星的,不能算作能代表你作品的真实价格。
当然,即使是毕加索这样的大画家,他的作品价格也是有差距的。那些有历史代表性的,经过艺术品评估的作品,价格肯定比他的小画高。但是,市场期待他的作品的均价。
“曾梵志的作品没有理由卖这么高。我觉得还是一个区域投机价格。这也发生在台湾省。一个艺术家的作品被资本疯狂追逐,但他跳出了这个区域,没有人认可这样的价格。”
第三,一手拍品的落槌价是真正的交割价吗?其实拍卖交付后可能会有很多外人不理解的协议。比如艺术家会多送一些作品给买家,相当于买家出一笔钱买下画家的一批画。“但是一些高价的拍品,就算你买一个送一批,买家最后也不会买单。”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曾梵志的天价作品处于西方主导的体系中,与国内作品没有可比性。所谓系统,也可以看成一个圆。“进不了这个圈子,就是外行,卖不出好东西好价钱。”
“曾梵志的天价在国内很多人看来毫无意义,因为它是西方定价体系和香港拍卖体系配合的产物,与国内的艺术体系并不对应,可以说没有指导意义。”陈少峰说。
中国没有当代艺术?
有人说,曾梵志作品的天价会让中国当代艺术热起来。朱琦说,但是,中国当代艺术不热,未来十年也不热。“艺术市场不受报纸的影响。如果全国的报纸都报道今天股市要涨,那么在人气的作用下,明天股市可能真的会涨。在艺术品市场,买东西的永远是一小群人。他们不受媒体的影响。媒体说下半年市场会火爆,可能还会冷门。”
虽然“得罪”了很多人,但朱琦还是强调,严格来说,那些明星艺术家不能算作当代艺术家。因为他们使用的艺术表现语言还是二战前的,比如五六十年代的表现主义或者波普艺术,都不能算是当代艺术..当代艺术要以多媒体为载体,基本不包括绘画。
“现在很多人都说自己是当代艺术家。当我还没有看到一个画家贡献出新的艺术语言的时候。只有贡献出新的语言模式,你才能说你的作品是当代艺术,我们现在只能用当代题材绘画。在中国,大多数所谓的当代艺术家都名不副实。国外也是如此,弗洛伊德的画也很好,但没人说他是当代艺术家。有些作品可以说是后现代绘画,但后现代绘画不可能成为当代艺术。”
在朱琦看来,曾梵志使用的是德国的表现主义语言,严格来说并不是当代艺术,“这十年我们有一个误区,就是把一批曾经使用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绘画语言的画家称为当代艺术家的代表。这是不对的。但也有人反驳说,他反映的是当代生活,你却还在用早已存在的语言,因为艺术史首先是一部语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