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马县现在在哪里?
明弘治《八闽通志》记载:“时,金乘舟定居于本县,因之得名。”说明马文县是以马文川屯命名的。
关于马文县的位置,有三种意见:一种认为马文县位于霞浦县葛洪山脚下的古贤村;另一种观点认为,马文县位于今天的连江县。第三种观点认为,晋太康三年第一次在今天的霞浦设置郡,唐将郡改为今天的连江郡。
唐武德六年,关于霞浦县的前身是迁至长溪县还是马文县,历来有两种意见:
相传唐武德六年(623年),迁都长溪县。
唐元和八年(813),《元和郡地理总志》称“长安二年(702),长熙郡位于晋旧县北四乡。"晚唐天府五年至开云二年(940 ~ 945)所撰的国史《旧唐书地理志》中说"武德六年设长溪,长安年并入连江,第二年复设连江。"宋九年三(1182),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1489),嘉靖、万历福宁周志,清乾隆福宁福志,民国18。
另一方面,唐武德六年复马文郡,同年迁连江,改名连江郡。长安二年,恢复马文郡,天宝元年,改称长熙郡。
唐代,德宗年间(780 ~ 804),苏冕编《姚辉》曰:“马文郡置长安四年,天宝元年(742)八月二十四日改为长熙郡。"北宋(976 ~ 983)地理通志《太平宇宙》(卷100)《江南东十二道》中说:"长溪郡。
韩民郡地位于唐武德六年,2000年并入连江郡,长安二年并入马文郡,天宝元年并入长溪郡。”此后,元代胡三省的《子同治鉴注》(引自宋初宋)和南宋纪昇都持此观点。
特别是嘉庆官方修订的《清代国家地理通志》和《清代统一志》在《福宁府的设立与沿革》中明确记载:“汉为会稽县叶县之地,县在金太康四年分置,属晋安县。
因宋、齐之争,隋九年黄凯弃之为福建郡。
唐武德六年复职,并入连江郡。
长安二年迁址,隶属福州。
天宝元年,改为‘长喜’。“上述观点已经得到现代历史学家的认可。
朱1985年出版的《福建史稿》和1986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名词典》均认定县废弃于福建霞浦县南部,唐武德迁址六年后迁至连江县。
《福建史稿》还说,第二年马文县设在长安,天宝元年改称长溪县,迁到此地。
综上所述,显然后者更可信。
第一,苏勉《姚辉》成书于唐代德宗,早于第一部地理通志《元和县志》。记录的是唐高宗九朝的故事,是当代人对当代事件的记录,“近则为真”;而且作者苏冕,继吴侯宰相苏良嗣之后,素有“儒者”之称,治学严谨。《姚辉》一书当时很流行,得到了当时王朝的肯定,玄宗就给杨少甫等人写了一封信,写了《续姚辉》。
其次,唐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更改县名,是朝廷分批批准的。全国共有9省42州(地)47个县,仅南部省份有丹阳、黄岩、萧山、浮梁、唐宓、长溪、仙游、龙岩、漳浦(家乡县)、乡镇、宜昌、宜昌。
第三,《清实录》是清代官员编纂的地理总志,被誉为“详考”和“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工具书”,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嘉庆统志还对乾隆统志进行了认真考证,将金文马健建县时间由三年改为四年。
第四,《福建史稿》和《中国历史地名词典》都是当代史学史上颇有影响的著作,尤其是《福建史稿》的作者朱,在福建被公认为“历史上的学者”和“熟悉乡村文献”,被视为福建史的权威。他们的认可无疑增加了天宝转型长喜的可信度。
但因福建、福宁现有省、州、府志,故将新编的霞浦县志编于附录,以供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