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端午节的习俗?谢谢温州人。

第一,纪念屈原,这一理论源于南朝梁朝吴郡《续和》和北周《荆楚纪年》的记载。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河自尽了。死后为龙所困,天下哀悼。他每天都往水里扔五色的丝绸粽子来驱赶恶龙。也有人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立即划船施救,一路到了洞庭湖,却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当时下着雨,湖上的船都聚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博士时,又冒雨出门,冲进了茫茫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在江河上划船,后来逐渐发展成龙舟比赛。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似乎都与纪念屈原有关,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盛传是屈原。楚江空空如也,不能直洗,真是可笑。”

第二,为了纪念孝顺的女儿曹娥,这句话出自东汉的曹娥碑。曹娥,东汉上虞人。她的父亲在河里淹死了,几天都没有看到她的尸体。那时,孝顺的女儿曹娥只有十四岁,日夜在河边哭泣。17天后,他也在5月5日投河自尽,5天后捞出父亲的尸体。

3.遇见道神。春秋时期吴国忠臣伍子胥含恨而死后,成为道神,天下哀悼,祭祀之,于是有了端午节。这个传说在江浙一带广为流传。著名的楚国人伍子胥和他的父亲、兄弟都被楚王杀死了。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帮助吴国伐楚,并在五战中入主楚国。当时楚平王已经死了,子胥挖了一个坟墓,鞭打了300具尸体,为杀父仇人报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涨,被岳击败。越王勾践求和,夫差答应了。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但夫差不听。吴国太残忍,被越国收买。他被谗言陷害,夫差相信了他,给了他一把剑,子虚死了。子胥,忠臣,视死如归。临死前,他对邻居们说:“我死了以后,要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吴京东门上,看着越军进城,消灭吴。”然后他自杀了。夫差听后大怒,于五月五日将子胥的尸体用皮子包好,投入江中。因此,据说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四、端午节,这个说法出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龙”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主要原因是:(1)吃粽子和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都与龙有关。粽子扔到水里经常被龙偷走,而赛龙舟。(2)人种穿越与古代吴越的关系尤为深厚,除此之外,吴越人还有不断纹身以“形似龙”的习俗。(3)五月初五用“彩丝扎臂”的古代民俗,应该是“如龙”纹身习俗的遗迹。

5.邪日: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为毒月,五日为邪日。相传这一天邪气当道,五毒同时出窍。据《礼记》记载,端午节起源于周朝的兰花浴。《吕氏春秋》中的《仲夏》规定,人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郑潇》记载:“此日贮药以除毒气。”《大戴礼》中记载“畜兰是五月五日洗澡”,还有很多传说认为重五是洗澡驱邪的忌日。《史记·孟尝君列传》历史上著名的孟尝君诞生于5月5日。他的父亲要求母亲不要生他,认为“五月生的孩子,比一家人还长,对父母不利。”《风俗通》失传,“相传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作者王充也有描述:“正月、五月为忌;正月五月杀父杀母,不可。”东晋大将王镇恶,生于五月初五,祖父赐名“镇邪”。赵霁,宋徽宗出生于五月初五,从小被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将五月初五视为恶日是一种普遍现象。可见,自先秦以来,这一天就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这样,这一天插菖蒲、艾叶驱鬼,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避疫,也就顺理成章了。而且人们也避开“端午”这个禁忌,称之为“龙舟节”。

六、夏季至日,持此观点的刘德谦在《再谈端午起源》、《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了三个主要理由:(1)权威著作《荆楚隋史集》并未提及五月初五吃粽子的节日习俗,而是写在夏季的至日节。至于赛跑,隋代杜太清《玉烛集》将其列为夏季至日上的娱乐活动,可见未必是为了打捞投江的大诗人屈原。(2)端午节习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踩百草”、“斗百草”、“采药”,与屈原无关。(3)《季华礼》中对端午节的第一种解释是:“阳光普照,端午在仲夏,故又可称为仲夏节。因此,端午节最早的起源是夏季的至日。争议颇多,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杰出的人格和艺术,人们愿意把这个纪念日归功于他。

7.纪念女诗人秋瑾、秋瑞熊、号建湖侠、小顾,浙江绍兴人,自幼善作诗、词、歌、赋,爱好骑术、剑术。她被命名为木兰和秦良玉。28岁参加革命,影响很大。策划起义时被清兵逮捕,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宣恒口英勇牺牲。后人为了赞美她的诗歌,悼念她的英勇事迹,便与诗人节合并纪念她,将诗人节定为端午节,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装饰品”

任剑,旧时江浙妇女的装饰品。一般用金银线或铜丝金箔制成,形似小人骑虎,也有铃铛、铃铛、流苏、大蒜、粽子等。插在女人的发髻里,也用来喂奶。《贾青录》云:“(五月五日)城中人以金银丝为繁缨,编钟,骑虎,极细,饰以小钗,串成串,或以铜丝金箔供女子插鬓。他们还互相献祭,称为任剑。”当健康人说认同Ai人的时候,只是用屌丝换Ai人而已。吴曼云《蒋香节词序》说:“挂俗,健者为爱民,易用帛使其如虎,女穿之。”好像这样会有驱邪控疫的效果;说到古时候的走位,纯粹是女人的点缀(注蔡赟《五仙》)。

豆娘,旧时五结女子的头饰。多见于江南。有些地区也叫健康人。这个东西起源于远古行走,是Ai人的一种不同形态。《贾青录》引《唐宋遗事》云:“谁在大江南北,五日得一等奖之制,殊为巧妙。艾叶全部压制出售,或绣上仙、佛、和、武、虫、鱼、兽、八宝花等形状。绉蛛,美凤林,茧虎绒陀,草坪蜥蜴,螳螂蝉蝎,葫芦瓜,色彩逼真。上面盖着一个宝,绣球无数,铃铛几百个形状,或者串在一起。名字叫豆娘,无敌。”

旧时端午节的驱魔人艾虎也被用作装饰品。在中国古代,老虎被视为神兽,被认为可以镇邪保平安。《风俗通》云:“虎为阴茎,兽亦长。能吃鬼,...亦恶”。因此,人们经常用老虎来辟邪,尤其是在艾虎的端午节期间。艾虎要么用艾叶剪成,要么剪成老虎的丝带,用艾叶粘好,戴在头发上。一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以艾虎的习俗为装饰。宋陈元贵引《宋本广记》年号杂注:“端午以艾为虎,连大如黑豆,或剪彩为虎,贴艾之叶以戴之。王《端午帖》诗:“钗头凤,驱邪知驱祥云七宝。"清代夫差敦冲《燕京年间笔记》:"每到日暮,闺中巧者,以丝制虎,以粽子...用彩色的线穿起来,挂在发夹的头上,或者系在孩子的背上。古诗说‘玉吞簪,轻爱虎’,就是这个意思。"

画个额头,画个额头。端午节时,用雄黄涂抹小孩额头的习俗,可以驱除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在孩子额头上画“王”字。一种是借雄黄驱毒,一种是借虎额(“王”如虎,虎为百兽之王,因换成虎)镇邪。清夫差敦冲《燕京年谱》:“自农历正月初一起,取雄黄洒酒,敷于小儿衣领及鼻耳,以避毒。”除了额头、鼻子、耳朵,其他地方也可以涂,用意相同。山西河曲县志记载:“端午饮雄黄酒,敷小儿额、手、足...能延长病情。”

长生火,我讨厌在端午节戴饰品。又叫续命线、生命线、延寿线、长寿线,又叫“百索”、“冰少”、“彩线”,名称不同,形状和作用基本相同。端午节时,用五色丝绸制成,或挂在门口,或戴在孩子的脖子上,或系在孩子的胳膊上,或挂在床帘、摇篮等地方。据说可以避灾,保健康,延年益寿。这种节日有五种形状:简单的五色丝线组合成一根绳子,绑在手臂上;将金锡饰品装饰在五颜六色的绳子上,挂在脖子上;五颜六色的绳子折成方形胜利装饰在胸前;五颜六色的绳结被人像佩戴;用彩色丝线绣画太阳、月亮、星星、黑兽等物,向长辈致敬。这种习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写《风俗失传》:“午后以彩帛缚臂,避鬼避兵,使人不至得病。一个是长命鬼火,一个是兵士。”后来两人渐渐习惯了,直到近了现代。清福查顿的《燕京岁月》记载了当时的风俗:“每到太阳落山的时候,那些在闺房里乖巧的人,就会用彩线做成老虎、粽子、葫芦、樱桃、桑葚,挂在发簪的头上或者系在小孩子的背上。”其中唐宋时期,朝廷给大臣的是省物之类的东西。唐代宗兴元元年,朝廷曾赐一百把绳斧。《宋史·礼记十五》:“前一日,赐金线以官延寿,赐彩线以官。逢年过节穿。”小包

佩戴香包,也称香囊、香袋、钱包等。,是用五色丝线或破布制成的。其内装有香料(由中草药制成,如白芷、川芎、曹勤、三棱、山奈、甘松、山奈),戴在胸前,气味芳香。陈仕良《岁时广记》引用《岁时杂记》说“端午以红白两色,如一袋,彩线贯穿,状如一花。”而另一种“贻贝粉铃”:“第五日,贻贝粉放于帛中,以棉饰之,若数珠。让孩子拿去吸汗。”这些随身包里的东西几经变迁,从吸汗的蚌粉、辟邪的护身符、铜钱和雄黄粉,到装满香料的香囊,其制作也日益精美,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术。

佩戴香包是相当讲究的。为了防病健身,老人一般喜欢佩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莲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花等造型,象征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相亲相爱、家庭和睦。孩子喜欢鸟兽,比如老虎、豹子;猴子,斗鸡等。年轻人最讲究佩戴香包。如果是热恋中的恋人,深情的姑娘会在很久以前就精心制作一两个各具特色的香包,以赶在节前与爱人相见。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的香包,自然引起周围男男女女的议论,纷纷称赞小伙子对象的别出心裁。

“端午节解、除、避五毒”

如上所述,端午节在古人眼中是毒日,是邪日。这种思想在民间信仰中流传下来,所以有各种求平安、解灾的习俗。其实这是因为夏季天气炎热干燥,人容易生病,瘟疫也容易传播;另外,蛇和昆虫容易咬人,所以要非常小心,这就形成了这个习惯。采药、雄黄酒洒墙门、喝蒲酒等各种习俗,看似迷信,实则也是有益于健康的养生活动。端午节可以算是一个传统的医疗保健节日,是人们与疾病和毒虫作斗争的节日。时至今日,这些养生习俗仍应发扬光大。

端午节的卫生习俗

(1)采集草药。这是端午节最古老的习俗之一。《夏郑潇》载:“此日贮药以除毒气。”《杂药集》卷二十二引用《荆楚岁时杂药集》佚文:“五月五日,争杂药可治百病。”在魏末《齐姚敏书》的杂注中,有五月捉蟾的记载,也用于制药。后来,许多地区都有端午节抓蟾蜍的习俗。比如江苏,中午收割蟾蜍,刺破其泡沫制成中药蟾酥。杭州人也给孩子吃蛤蟆,说夏天能降火不生疮。并于5日将墨锭放入蛤蟆口中,吊起晾干,便成蛤蟆锭,敷于脓肿处即可消散。这种捉蟾药的习俗,源于汉代“蟾争兵”的传说。再比如湖北监利端午节“采药”的习俗,也是采药。采药是因为端午节前后草药的茎叶成熟,药性好,这一习俗就在这一天形成了。

②木兰汤,午间洗澡,是《大戴礼》中记载的古老习俗。那时候的兰花不是今天的兰花,是菊科的飞机草,有香味,可以煎服沐浴。《九歌·云中》也有“沐浴兰花汤会让你芬芳”这句话。《荆楚纪年》:“五月五日,谓之兰浴节。”《五杂记》记载,明朝人中午用五色草洗澡,是因为“没有兰花汤”。后来一般都是炒香蒲,艾草等草药洗澡。在广东,用艾草、香蒲、凤仙花、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柏叶、银莲花根、艾草、蒲草、桃叶等用来泡澡。不管男女老少,全家都洗。这种习俗至今仍然存在。据说能治皮肤病,还能辟邪。

③喝蒲酒、雄黄、朱砂酒,喷酒。《荆楚纪事》:“菖蒲(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水边,地下有淡红色的根,叶子形状像剑和穗。”。根茎可入药或入药)或刻或切丝凉酒。“蒲酒清香爽口。后来酒里加了雄黄和朱砂。谢明赵哲的《五杂醉》:“饮菖蒲酒也...和雄黄一起喝。“冯明荥经《广义月令》:“初五,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故无毒蛇之虞(古书所提毒蛇)。给墙壁和门窗洒水,避免毒虫。“这种习俗流传很广。至今,如在广西宾阳,端午节时有成包的药材出售,有雄黄、朱雷、侧柏、桃仁、蒲叶、艾叶等。人们用酒浸泡,然后在墙角、门窗、床下等处蘸酒。,然后在孩子的耳朵、鼻子、肚脐上涂上酒,驱赶毒虫,求得孩子的安全。此外,有些地区还用雄黄酒粉在孩子的额头上画“王”字,让孩子身上带有老虎辟邪的印记。从健康的角度来看,这些活动仍然是科学合理的。雄黄用水和酒混合可以在室内消毒杀菌,喝普洒也是相当有益的。

4采茶,做凉茶。在北方的一些地区,人们喜欢在端午节时采摘嫩叶和蒸野菜叶来泡茶。在广东潮州,人们去山野郊区采集草药和煮凉茶。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端午设各种能驱邪的花草,出处也长。最早的例子是在门上挂艾草,《荆楚纪年》:“采艾草如人挂于门上以毒气。”这是因为艾蒿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还可以用来治病、艾灸穴位、驱虫。五月温含艾叶油最多(此时正值温生长高峰期),故效果最佳,人们争相采摘艾叶。除了把艾扎变成人之外,他还被做成老虎的形状,这就是所谓的艾虎。《荆楚纪年》中的注曰:“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虎形,邮至内人试戴。”与此同时,门上还挂着蒲捆,剪的蒲剑,用蒲捆绑的蒲龙。《景帝岁时纪胜》:“(端午)插普龙艾虎。”《贾青录》卷五:“戴普为剑,伐天蓬为鞭,佐以桃柄蒜,挂于床中,皆用以驱鬼。”桃梗是辟邪的吉祥之物,大蒜被认为是象征武器的青铜锤,配以蒲剑、彭边驱除鬼鬼祟祟。此外,艾蒿被焚烧,以赶走蚊子和苍蝇。在湖南、浙江等地,葛藤被用来挂在门上。据说葛藤是锁鬼的铁链,可以驱邪。

有打草药、打草药等游戏,与采草药、采艾普有关,是古人野外娱乐的遗产。后来发展成插花等装饰艺术。五张毒地图

人们认为五月是五毒(蝎子、蛇、蜈蚣、蜘蛛、蟾蜍)出现的时间,人们要用各种方法防止五毒的危害。一般在屋内贴一张五毒地图,在红纸上印上五毒,然后在五毒上扎上五根针,即把毒物刺死,不能再猖狂。这是辟邪的巫术遗产。民间还在衣服上绣五毒,在糕点上装饰五毒图案,都是驱逐之意。

端午节也用桃花印章装饰。桃是民间习俗中的驱邪之物,起源于申屠和雷宇的神话。上面刻着桃符,也是驱散噪音的意思。《续汉礼史》:“朱锁、五色桃印,为挡邪气之门饰。”这就是后世暧昧符号和吉祥葫芦的由来。《梦梁璐》卷三:“军士等士写‘五月五日中秋,红口白舌全消’之句,为宋代风俗。”《燕京年》也记载:“端阳用彩纸剪成各种葫芦,供日常使用,倒贴在门槛上,释放毒气。“这是清朝的习俗。有的还在纸葫芦上挂丝缨、丝带,使其更好看,或在葫芦上剪出五毒的形状,贴在门上,也有排出五毒之气的意思,寓意“葫芦消灾”。

唐代5月5日中午在扬州长江中心铸造铜镜向皇帝进贡,也是为了辟邪(见《唐史补》)。所以后世多是在门前挂镜子驱邪。

悬挂艾草、菖蒲和无花果树枝。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大蒜还有其他原因。通常艾叶、榕树、菖蒲用红纸扎成一束,然后插在或挂在门上。因为菖蒲是天上五大吉祥符号之首,象征除了不祥之剑,因为生长季节和形状被视为“百阴之气”,叶子呈剑形,可以插在门口辟邪。所以方士称之为“水剑”,后来习俗引申为“普剑”,可以斩断万恶。清代顾铁青在《贾青录》中记载“斩蒲为剑,斩彭为鞭,床挂桃梗蒜,皆用以驱鬼”。但晋代方志中有“哀为虎,或剪彩为虎,叶附哀,妻争剪之。将来更是菖蒲,或人形,或肖剑形,名曰普建,以驱邪除鬼。”

艾草代表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草药。插在门口能让你健康。在中国古代,它一直是一种药用植物。针灸中的艾灸方法是以艾草为主要成分,烧在穴位上治疗疾病。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流传已久,主要是因为它有入药的作用。如宗谷《荆楚纪年》记载“鸡未啼时,采艾草者,状如人,取之,以艾灸收之,甚有功效。”这一天,爱彩变成人形,挂在门上,可以施放毒气。“大多数人也有在房屋前后种植艾草以求好运的习俗。台湾省民间也在端午节贴“午联”,与护身符功能相同。有的午联上有这样一句话:“执艾奇招百家福,挂剑门关斩千害”。榕树枝的民间意义可以使身体旺盛。”插榕树更勇敢,插艾叶更勇敢”。还有当地挂石榴、大蒜或山丹的习俗,大蒜用于消灾治虫毒;山丹方可治狂,石榴花可避黄巢。石榴花是这个季节的花,也有治病的作用。石榴皮是一种常见的中药。还有石榴花和黄巢的关系,有一段故事。黄巢叛乱时,黄巢有一次进逼一个村子,碰巧看到一个女人,背上背着一个大孩子,手里拿着一个小孩子。黄巢很好奇,问为什么。女人不认识黄巢,只是说因为黄巢来了,杀了她叔叔一家,这是唯一剩下的救命稻草,所以万一她两个都顾不上,就要牺牲自己的骨肉来救叔叔的骨肉。黄巢深受感动,告诉女子,只要在门上挂上石榴花,就可以避免黄巢的灾难。

躲端午节是端午节的习俗,指的是把新婚或出嫁的女儿接回家过节。简称“躲下午”,也叫“躲完”。习惯上以五月、五月五日为邪月、邪日,凡事需要避邪,因为端午节有带女人回家避邪的习俗。这种习俗似乎形成于宋代。陆游《封睢》诗中有一句“羊腔酒担接女,鼓龙舟送与神争”。《嘉靖隆庆志》也记载有云:“嫁女召归过节”。又《栾州志》:“女子新娘子迎月归,谓之“躲端午”。

端午节下雨,人们老了要检查,这是一种习俗。认为端午节下雨,不吉利;反之,则好。这种民间信仰在宋代就有了。陈《岁时广记》引用《纪要》说:“五月五日,人染毒,十八岁无灾。下雨的时候鬼曝药,好多人生病。福建的这句谚语。”许月卿《李时周端午》也注:“临川人说,天中下雨,鬼兴人祸。清代赵怀玉诗歌的自我注释也引用了“端阳无雨是好年”的谚语。

1赛龙舟,祭祀屈原和曹娥2端午斗草:古代先民为生存而奋斗,生活单调。闲暇时,他们以打虫、打草、打动物自娱。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形成中医后,每年端午节,都聚集在郊区采集草药,插在艾门以解暑毒疫,成为一种习俗;收获后往往会举行比赛,以对抗的形式互相报出花和草的名字。大多胜出,既有植物知识的趣味,也有文学知识的趣味;孩子用叶柄互相勾,互相掐,互相拽。断了就输了,然后换一片叶子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