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籍还值得看吗?
我想这个“文字游戏”应该是指善用典故或者春秋笔法。
《史记》为什么擅长?描写古今,不空美不藏恶,练就文采。这些都是道德和文学修养。它们怎么能和侦探逻辑小说相比呢?想通过阅读史记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可见你读书不好。如果说春秋笔法的话,我觉得史书真的很有必要。中国古代是很讲究道德伦理的。有一定地位的人去世时被起绰号,通常是为了概括其性格,寓意褒贬,目的是扬善抑恶,普及教育。
当然,历史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记录事实。孔子写《春秋》,造反贼怕,可见他的目的也是明辨是非,扬善抑恶。而史家自己在叙述事实时,也不得不用文字来掩人耳目,不能遮遮掩掩,更不能因为个人的观点或情绪而歪曲历史,才会有“郑伯克段子在空中”这样简洁明了、判断准确的历史记述,这叫精微而微妙的解读。这种笔法常为后人所用,不被后人过度解读。
(其实我觉得不做可能是有原因的。众所周知,历史之笔如铁。而这样一个需要公正的东西,往往因为忌讳而被扼杀,只能是对前朝历史的修改,所以才会产生类似于避免言论审查的文字。)
很多人不区分“读书”二字的含义,单纯认为是获取知识,却不知道有修身养性、打基础的理论。
如果阅读只是基于功利的效率,那就直接用谷歌搜索,有目的地获取知识,这似乎是最有价值的方法。
“中国的古籍值得一读吗?”这种形式的问题在其他地方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比如有人会问“拉丁文古籍还值得看吗?”“修昔底德的历史还值得一读吗?”“荷马史诗还值得一读吗?”。如果忽略文学素养的需要,可以改成这样:“几何原本还值得读吗?”“《算术九章》还值得一读吗?”以及“亚里士多德还值得一读吗?”如果历史跳到500年后的未来,估计有人会问“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还值得读吗?”“晶格动力学理论还值得一读吗?”
说到底,这种问题其实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学习知识的时候,是否还值得去了解它的历史?
理科尤其如此,尤其是数学教材,直接告诉你公式结果,但我们对它的历史过程知之甚少,因为他们认为学生没有必要去了解过去的大师们走过的弯路。
很明显,我是属于支持学习和学术史一起理解的。我的论点并不新颖,已经有人讨论过了。当我读《高视点初等数学》和《技术垄断——文化臣服于技术》时,其中的教育观点更是被引为知己。
解铃还需系铃人。要不要问“中国的古籍值得读吗?”然后从其他现代批判书籍中寻找答案,可以借鉴。
引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和《爱情斗士》中的一段话:我们先来考察历史,因为在几个方面,历史是教育的核心。这一点我无需争辩,正如西塞罗所说,“如果你对出生前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那就意味着你永远是个天真的孩子。”只提一件事就足以说明历史的重要性:历史是我们“提高觉悟”最有力的思想手段。但是,关于历史和历史教学,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因为在学校里它们往往被忽视。历史不是许多必须教的课程之一;每门学科都有历史,生物、物理、数学、文学、音乐和艺术都有自己的历史。我在这里建议,每个老师都必须是历史老师。比如只教我们今天知道的生物而不教我们过去知道的生物,就是把知识贬值成纯粹的消费品,这将使学生无法理解我们知识的重要性,以及我们的知识是如何获得的。如果我们教学生原子而不提德谟克里特斯,电而不提法拉第,政治而不提亚里斯多德和马基雅维利,音乐而不提海顿,我们就不会让学生参与“伟大的对话”。而且,那是切断了他们的知识基础。目前其他社会组织对知识的起源都不是很感兴趣。知根知底,不仅是知道你爷爷从哪里来,更是知道他受过什么苦。你还需要知道你的想法从何而来,为什么相信这些想法;你也要知道你的道德感和审美经验来自哪里;你还需要知道你的世界来自哪里,而不仅仅是你的家庭来自哪里。为了充分展示上述开头西塞罗的思想,我们引用他的另一句话:“除非人的生命融入祖先的生命,除非把人的生命置于历史的语境中,否则生命的价值何在?”当然,西塞罗所谓的“祖先”并不是指他母亲的姑姑或姑母。
基于此,我建议每门课都要当历史来教。这样,学生知道知识不是一个固化的物体,而是人类发展的某个阶段,有过去,有未来;可惜现在的学生不明白这一点。让我们回到神创论的问题上来。我们想说明的是,4000年前产生的思想,不仅及时上传到了今天,而且意义也发生了变化。这些观念从科学变成了宗教隐喻,又从宗教隐喻变成了科学。古代希伯来人在沙漠帐篷里的神奇思辨和现代麻省理工课堂上的神奇思辨之间的一致联系是多么亲密和深刻啊!我想说的是,学科的历史让我们学会了联系;历史告诉我们,世界不是每天都在重现的。每个人都站在别人的肩膀上。题外话,引用《论中国史学的双重功能》一文中的一段话来概括史学对人文学科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有道德感的人,自然是内心有敬畏感的人。相反,一个无所畏惧的人,一个真正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一个不信的人,自然是一个缺乏道德感的人。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前者的宗教意识和后者的历史意识对象不同,但功能相似。
一些中国学者(多为中青年学者)在比较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时感叹:中国人缺乏宗教感;他还呼吁中国人应该亲近宗教,培养宗教意识。
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有些偏颇:
我只看到中国人缺乏真诚的宗教感,却没有看到中国人有一种醇厚的历史感,这种历史感在某些方面可以替代宗教感;
我只看到中国人和西方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但我没有看到中国人和西方人也人有一些* * *特点,即他们都有一种内心的敬畏感。
一个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事实是,中国文化是以伦理为基础的,延续了几千年。不可能不在中国人的心中酝酿一种相当醇厚的敬畏感,但这种相当醇厚的敬畏感在今天已经变得有些淡薄了。
(我们民族通过书写历史来维护社会正义,书写历史在不同的社会层面有不同的形式,主流社会有正史,民间社会有族谱、墓志铭、说唱...——略)
根据上面的观点,我们还可以画出许多其他的观点,至少可以画出下面的观点。
第一,传统中国史学兼容事实判断体系和价值判断体系——传统中国最丰富的事实判断体系,也是传统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判断体系,因此具有我们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资源。
正因如此,我们民族有一句其他民族不太可能有的名言:“历史不会亡国,也不会亡人”,即历史是国家之本,历史是民族精神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