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王汉利中的醉卧是什么意思?
凉州位于甘肃武威,唐代属陇右道。音乐多夹杂西域库车(今新疆库车)国的胡音。唐代陇右都督郭志云在开元年间将凉州乐谱赠送给玄宗,随即走红。不少诗人根据谱曲写凉州歌、凉州词,表达边塞风情。这说明唐人以一种不以为意的态度吸收、消化、创新外来文化,他们是繁荣富强的。汉代葡萄由西域传入中原,但唐代酿酒风气仍以西域为主。夜光杯,相传为周穆王时代白玉制成,故名“明夜照”。这杯这杯酒,又有这样一首充满胡地情调的骑马琵琶演奏,几个鲜明的形象相映成趣,使得边境军营中的饮酒多姿多彩,动人淋漓尽致。即使你喝醉了躺在战场上,也不要取笑——这不仅仅是一句微醉的话,更是一种痛苦却解放的人生体验。你认为有多少人在古代战争中幸存?既然生活是从战场上捡来的,不妨多看它一点,活得潇洒一点,让它在美酒、怪杯、乐虎中体会它悲壮的辉煌。面对广阔的战场和胡风的酒宴,这首诗对战争与娱乐、生与死的体验也有了唐代的奢华与豪放之感。
边境地区寒冷艰苦的环境,紧张动荡的驻军生活,让边塞士兵很难得到一顿欢聚宴。还好遇到过一次,很刺激。
不难想象《凉州词》中王汉昂的兴奋,喝酒喝醉的场景。这首诗就是这种生活和感情的写照。诗中的酒是西域盛产的葡萄酒;杯,相传为周穆王时代,西湖用白玉精制而成的玻璃杯,似“明夜灯”,故称“夜灯杯”;乐器是胡人用的琵琶;还有“战场”“战役”之类的词。这一切都表现出浓厚的边陲色彩和军营生活的味道。
诗人以激昂的笔触、铿锵的音调、炫目的文字,定下了这一开篇的第一句——“夜光杯葡萄酒”,仿佛大幕突然拉开,在人们眼前展现了一场五彩缤纷、光彩夺目、香气四溢的盛大宴会。这一幕给人惊喜和兴奋,营造气氛,为全诗的抒情定调。第二句开头的“想喝”二字,渲染了这场美酒佳肴盛宴非同一般的诱人魅力,表现了将士们豪爽开朗的性格。就在大家“想喝酒”的时候,乐队奏起了琵琶,宴会开始了。快速欢快的旋律仿佛在催促战士们举杯畅饮,让原本热烈的气氛一下子沸腾起来。这首诗改变了七言绝句常用的音节,采用了“上二下五”的句法,进一步增强了感染力。这里的“赶”字,有人说是赶着开始,似乎很难和下面联系起来。有人解释为:推,喝还是喝。这也不符合军人奔放的精神状态。“马上”这个词往往会让人联想到“开始”。事实上,在西域的胡人中,琵琶最初是在马上演奏的。《琵琶马上催》是刻意渲染欢快盛宴的场景。
诗中的三四句是酒席饮酒劝酒。以前有人觉得这两句话是“要心胸宽广,要心酸。”还有人说:“假装酗酒,极其可悲。”虽然用词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字“悲”。后来在三四句的基础上,尤其是最后一句,用深沉、悲凉、感伤、反战等词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就比较有用了。说“古代有多少人打过仗”,显然是言过其实。清代石步华说过这两首诗:“悲语读之易,戏谑语读之妙,士子易懂。”(《我仆讲诗》)这句话对我们颇有启发。为什么「容易读悲伤的文字」?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恐怖,也不是在表现对军旅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在感叹生命的逝去。
《凉州词》王翰,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宴饮的场面:士兵们听着欢快激动的琵琶声,真是兴高采烈。过了一会儿,他们都有点醉了。可能有人要放杯子,然后座位上有人喊:你怕什么?喝醉了,就是在战场上喝醉了。请不要笑。“古代有多少人打过仗?”我们不是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可见,这三四句正是饭局上劝酒的话,却不是悲情。虽然有些“戏谑”,但也为喝醉找到了最具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上战场》表现出的不仅仅是豪爽、开朗、激动的感情,还有视死如归的勇气,这与豪华宴会所表现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场欢乐的盛宴,场面和意境绝不是一两个人喝酒借酒浇愁。其明快的语言和起伏的节奏所反映出的情绪是奔放而狂热的;它给人一种令人振奋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是盛唐边塞诗的特点。这首诗被人们传诵了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