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艺术探索|石湾陶公仔——明清“潮玩”
南国陶都佛山石湾镇,有“石湾瓦为天下第一”的美誉,与陶土陶器有五千年的历史。石湾陶器在宋代达到顶峰,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佛山的石湾陶器和江西的景德镇瓷器世界闻名。与景德镇这样的官窑不同,石湾是民窑,生产的陶器是为了市场需求和出口进口。除了生产日用陶器,还有工艺美术作品,如艺术陶器和花园瓦脊。石湾制造的瓦脊完整地保存在港澳寺庙的屋檐上。
陶塑是泥、釉、火的完美结合,石湾陶塑也是,但有地方特色。
原材料?没有陶土就做不出陶器。石湾当地的陶土和岗沙质地良好,是独特的制陶原料。拌泥是石湾常见的制陶方法,不同产地的粘土必须与当地的粘土混合后才能使用。
工艺泥是陶器的肌肉基础。泥炼也叫原料加工。将粘土、水、岗沙混合搅拌均匀,使粘土适度柔软,这是制陶的第一步。?
造型是陶器的框架。成型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不得不说手工制作和拉坯。手工制作是石湾工匠赋予作品想象力的过程,一点一滴都是创作;拉坯是利用拉坯机的旋转力和双手的动作,把转盘上的泥球画成各种形状。陶瓷坯体成型后,需要进行装饰,突出细节。其中雕刻技法尤为重要,被誉为“陶瓷上的刺绣”。用刮刀、竹片等工具雕刻陶瓷坯体,使其造型精细,形象生动。
釉是陶器的“衣服”。著名的唐三彩是一种釉色多样的陶器制品。三彩不仅有三种颜色,以青、绿、黄三为主色调的产品最为珍贵。根据配方不同,石湾的釉色深浅不一,五彩缤纷。以黑釉为例。它由河泥、石灰、草木灰和其他配料制成。它黑而亮,因其实用性和美感,常被民间艺人收藏。黑釉茶杯盛行于宋代,是斗茶的必备工具,至今仍保留在日本茶道中。
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人类最伟大的发现,火的煅烧也是制陶的关键步骤。石湾人称窑为“灶”,因形制不同分为馒头窑和龙窑。龙窑建在一定的斜坡上,因斜倚如龙而得名。前面提到的南丰古灶就是著名的龙窑,现在还保留着用柴火烧三天的传统。窑内温度从0上升到1000,最高温度为1300度。经过18小时的高温煅烧和30小时的自然冷却,粘土可以转变成陶器。
由于广东远离朝廷,其审美风格更加个人化和商人化,对风水非常重视,这也体现在它的装饰和收藏上。古代人收藏陶塑作品,就像我们现代人收藏“潮剧”一样。一定要造型好看,是潮流的东西。所以石湾娃娃的题材和人物造型都是当时流行的风格。
再加上岭南文化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所以石湾娃娃的釉色鲜艳,就像油画一样。其古朴随性的造型、传神的形象、耐人寻味的口感、绚丽的釉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同时,石湾娃娃的制作技法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充分吸收了国画写意的精髓,强调夸张和概括。陶瓷题材广泛,有的反映当地生活气息,有的取材于童话故事,主要分为写实和夸张两种手法。作品表现出豪放、质朴、真实的特点。
做出好的陶塑,是很多石湾工匠一生的追求。佛山新石湾美术陶瓷厂有很多这样的手艺人。有80岁还在创作的工艺美术大师,有入行十几年的老手,也有刚出师的新手。陶器和造型艺术代代相传。
传统石湾陶器大多反映神话人物、佛教和道教。随着现代工业生产,陶器中最初的实用日用器皿已被工业产品所取代。此外,随着文化艺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升级,不再青睐题材单一、思想保守的传统作品。
石湾所在的岭南地区自古以来就与外国交流,尤其是在文化艺术领域,许多国外先进的工艺和技术也被吸收到陶塑创作中。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结合,赋予了石湾陶艺新的生命。走进石湾公子街,不仅能看到传统的人物和动物陶艺,还能看到充满当代艺术气息的陶艺。曾经走不过长江的石湾娃娃,如今不仅走过了长江,还走向了世界。年轻陶艺家出国寻求灵感和合作机会。他们借鉴西方元素,但也保留东方技术。于是漫威漫画系列超级英雄的陶塑诞生了,受到了全世界粉丝的欢迎。
?石湾陶塑是广东本土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主要被粤港澳大湾区和东南亚的华人收藏。
上面说的石湾陶塑,大部分都是手工制作,原作很少,很难复制。这类作品属于收藏级别。原作在古玩市场价格不菲,真伪鉴定有专业门槛。在拍卖等二级市场,全手工制作的孤品更是被炒的沸沸扬扬。如果想近距离欣赏原作,建议去专门的博物馆,比如佛山石湾的陶瓷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美术博物馆的陶瓷雕塑博物馆。台湾故宫的石湾陶班卓琴是台式万文陶塑的杰作。
除了“只有一个”的原物,精细的产品都可以通过逆向成型来制作,属于大众消费级别。和版画类似,精陶是原作的复制品,可以用于家居装饰和装修。根据体积、形状、釉色的不同,成品有价格差异。陶瓷大师也会根据市场需求做出精品,同样具有入门级的收藏价值。
买个陶器制品当纪念品玩玩也无妨。石湾陶瓷博物馆旁边是石湾公子街。当你走进不同的店铺,看到不同的陶塑,你会很挑剔。如果方便的话,我们上网吧。
石湾素有南陶斗的美誉,当地的龙窑代代相传。经过千百年的锻造,石湾陶塑艺术已经成为传统艺术的瑰宝和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分为陶器和瓷器。谈完了陶器,下一篇再谈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