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新制钢厂简介

湖北新冶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冶钢)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钢铁企业之一。其前身大冶铁厂是清末汉冶平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编辑此公司简介

湖北新冶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冶钢)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钢铁企业之一。其前身大冶铁厂是清末汉冶平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1948更名为华中钢铁公司,1953更名为大冶钢厂,1995标准化为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7大冶特钢a股在深交所上市。2004年,中信泰富投资有限公司出资收购叶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钢铁资产,成立外商投资企业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新冶钢是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企业500强、全球华人企业500强,是湖北省纳税百强企业。新冶钢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占地6000多亩。厂区内有铁路100多公里,有可停泊5000吨级船舶的200万吨级码头。北接京广、京九大动脉,西接沪蓉高速,距九省通衢的湖北武汉仅70公里。水陆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新冶钢是中国生产特殊钢品种和规格最全的特殊钢企业之一。拥有规格最全、直径最大的中厚无缝钢管底座和合金棒材底座。2010年将建成中国大型锻件专用冶金锻造基地。目前拥有捣固炼焦、铁水喂入、连铸连轧、特种冶炼锻造、特种钢管热加工等多条国内先进生产线和技术设备。特殊钢年产量为200万吨。主导产品为轴承钢、齿轮钢、弹簧钢、工模具钢、易切削钢、军用钢、中厚无缝钢管等重点类别。可生产棒材、扁钢、卷材、锻件、无缝管等各种型材,品种800多个,产品规格1800多种。钢材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机械制造、汽车制造、铁路运输、石油化工、百万伏电站、高压锅炉等领域。产品远销美国、德国、意大利、韩国、日本以及欧美和东南亚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编辑本段的开发过程

近代工业创始人张之洞倡导提议,光绪皇帝的父亲春亲王同意于1908设立汉冶坪煤铁厂矿有限公司。1913汉冶萍公司在第一次股东大会上正式决定建设大冶新厂。1916汉冶萍公司董事会将“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责任公司大冶钢厂印章”授予新大冶钢厂,正式命名。1924年,汉冶平公司将大冶铁厂和大冶厂矿合并为一个机构,命名为“大冶厂矿”。1938年,国家资源委员会下令将汉冶萍公司的厂房和矿山设备运往重庆建新厂。10月,汉冶平公司大冶厂矿沦陷,日军成立“大冶矿院”。1945国民政府经济部接管新日铁大冶矿院,成立“新日铁保管所”。1948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成立华中钢铁有限公司,华钢接管汉冶平公司全部资产,汉冶平公司名称正式撤销。1949年,武汉军管会接管华钢,正式定名为“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华中钢铁公司”。1950年,中央政府下令将大连钢铁厂的特钢车间迁至华钢,并增加了一些额外设备,将华钢改造成特钢厂。1953原华中钢铁公司被责令更名为大冶钢铁厂。工厂全称是“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华中钢铁公司大冶钢厂”。1994年,大冶钢厂改制为“冶金集团公司”,大冶特钢股份有限公司挂牌。1995“冶金集团有限公司”揭牌。1997大冶特钢股份有限公司a股在深交所上市。2000年,东方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并入叶刚集团有限公司,2004年,中信泰富收购叶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钢铁资产,成立“湖北新东方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并在第一次董事会上更名为“湖北新冶钢股份有限公司”。

编辑此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理念,德实结合,博心经营理念,真诚竞争共赢,超越干部行为准则,庄重高效奉献,创造企业质量方针,坚持质量第一,创造客户价值。

编辑本段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

编辑本段的发展计划

湖北新野钢铁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资深的特殊钢公司。在管材、锻件和特种钢材的生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稳定的市场份额和稳定的客户群。其产品已用于中国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航天设备。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为中国特钢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2009年,钢铁行业深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企业亏损,利润微薄。新冶钢坚持特色优先,仍然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2010根据市场环境、国家产业政策和自身情况,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公司决定实施二期工程,以解决在建项目投产后的生产和物流顺畅问题。已建成的钢管项目和在建的特种冶炼锻造项目具有良好的国内外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钢管厂主要生产结构管、工程管、液压支柱支撑管和锅炉管,大部分产品在美国不征收反倾销税;直径大于406.4mm的无缝钢管也不在欧盟征收的反倾销税之列。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出口市场将会更好。为保证上述项目建成投产后钢坯(锭)和气源有稳定可靠的供应渠道,降低生产成本,开发新的特殊钢品种,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信誉和竞争力,有序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工艺设备,二期工程的建设势在必行。

一、项目建设内容概述

考虑到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国家产业政策,新冶钢对目前各单位的设备现状和产能进行了多次讨论和论证,提出了以下建议:淘汰落后产能,解决轧钢毛坯短缺,释放轧钢产能,增加效益。项目主要建设内容:1)原料码头2)新建原料堆场3)新建烧结机4)新建高炉5)新建转炉炼钢厂6)新建制氧机7)其他相应的配套公共及辅助设施。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解决钢管和锻件短缺,释放轧钢产能。在建钢管项目将于2009年下半年陆续投产,特种冶金锻造项目将分别于2010年建成投产。项目可以为他们提供各种合格的钢坯,同时在炼铁、炼钢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可以解决后续生产用气不足的问题。如果改为使用天然气,将支付数亿美元。蒸汽、余热水、余压发电等。,项目建设可为下一步轧制工序提供廉价可靠的能源。2.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尽快淘汰落后钢铁产能设备。根据国家钢铁产业政策,小高炉、小烧结设备都是淘汰的,落后设备必须尽快淘汰。

三、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

为了保证二期工程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新冶钢多次对项目进行了详细的技术经济分析:1。新建的烧结、高炉、转炉、方/圆坯连铸等项目在国内都是成熟的技术,都能满足特钢冶炼的要求,没有技术风险。2.钢材的产品方案是生产后轧工艺所必需的钢种,目前在市场上都是适销对路的产品,都是盈利的。3.高炉、转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冶金气,可以解决企业用气紧张的问题,可以充分利用高炉、转炉煤气替代外购天然气,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气体排放,实现了循环经济,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清洁的周边环境做出了贡献。4.项目建设也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5.项目投资综合收益高,项目经济效益好,财务上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