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舰“北卡罗来纳”号性能如何?和他的对手相比如何?
战列舰是一种以大口径舰炮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作战舰艇。由于配备了威力巨大的大口径舰炮和厚重的装甲,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和防护性。战舰曾经是人类创造的。
建造的最大最复杂的武器系统之一,从20世纪初的鼎盛时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唯一具有远程打击手段的战略武器平台,因此受到各海军强国的重视。在下面
仅列出二战中战力最强的十艘战列舰,供网友欣赏。
一、衣阿华级战列舰
战列舰“爱荷华”号右舷的9门主炮连续开火,据说让这个排水量4.5万吨的庞然大物横移了10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衣阿华级战列舰伴随着航母特遣部队,以其高速和强大的防空火力支援两栖登陆作战。
衣阿华级战列舰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最大吨位的一级战列舰,也是世界上最后一艘退出现役的战列舰。
计划建造6艘衣阿华级战列舰。首舰在爱荷华1940建造,4艘在爱荷华建造。
舷号BB-61),1940于6月27日在纽约海军工厂正式开工,1943于2月22日正式入役;新泽西(新泽西
舷号BB-62),1943于5月23日加入现役;密苏里(密苏里州)
舷号BB-63),6月正式投入使用1944+01;威斯康辛州
舷号BB-64),1944于06年4月16日加入现役。伊利诺伊号)1945在8月份停止工作;肯塔基)1950 65438+10月推出。
施工被叫停后,并未完工。
1938年,美国海军提出了一种新型高速战列舰——衣阿华级的设计方案。在保持南达科他州防护水平的基础上,爱荷华级战列舰
重点提升速度,大幅提升主机功率。衣阿华级动力装置的主机功率是当时最大的船舶动力装置,设计航速高达33节。通过巴拿马运河船闸的限制。
衣阿华级船体的最大宽度被限制在33米。对船体进行了重新设计,并采取了增加船体长度和吃水的设计措施。船体长宽比达到7.9,其细长的船首有利于改善航行。
速度,但影响了适航性。
衣阿华级主炮使用轻型406毫米50倍口径主炮。配备三个三联主炮塔,每个炮塔的旋转部分重1730。
吨,两个在船头方向,一个在船头方向。装甲防护方面,衣阿华级的整体防护设计与南达科他级相当,侧面的主装甲带与主防雷装甲拼接成一个整体,并结合了许多。
沉重的水密舱构成了水下鱼雷保护系统。衣阿华级舰艉两侧各安装一个弹射器,搭载三架水上观察飞机。
二、战列舰大和号
194110 10月30日,大和在苏茅湾的佩莱岛和冲绳的哨所之间进行了全速公审。当时的状态是公开试航排水量69304吨,151700轴马力,螺旋桨223.2转。
1942二月12,“大和”
取代“长门”号成为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从1913到1942的29年间,日本海军建造了12艘战列舰。其中有大和(和武藏同类型)。
船龄最短(建于1941)、排水量最大、火力最强、装甲最重,被誉为战无不胜、固若金汤的海上钢铁城堡。
第三,俾斯麦级战列舰
纳粹德国的“俾斯麦”号战列舰被誉为海上不沉的钢铁堡垒。
俾斯麦号于1936年开工,1939年下水,次年8月24日服役。是希特勒极度嚣张的表现,是杀人机器。830英尺长(约252
m),几乎相当于泰坦尼克号;标准排水量465,438+0,700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舰,在海军史上仅次于大和级和爱荷华级。尽管它很大,但它是
由1.5万马力发动机驱动,速度可达30节。主炮的装甲子弹是轻型子弹,初速高,能摧毁15里外的舰船。装甲防护方面,在同期战列舰中防护规模最大,侧面。
装甲13英寸(约33厘米),鱼雷防御系统可抵御300公斤德国RDX高爆药,防护能力惊人。
此外,该舰还配备了德国最新的雷达、radio laterolog等电子设备,再加上精致周密的水密舱室设计,被德国海军称为“不沉的近海钢铁堡垒”。1939年,俾斯麦号下水时,希特勒亲自发表声嘶力竭的讲话,并亲自表演了传统的开香槟仪式,寄予厚望。
五、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
20世纪30年代中期,考虑到其在亚洲和欧洲的潜在敌人日本和德国正在积极扩军备战,美国海军根据英美法签订的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于1937开始建造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
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建成:北卡罗来纳BB55和华盛顿。
BB56).战舰1937 10 10月27日,北卡罗来纳号在纽约海军造船厂开工,4月入役1941。同类型舰艇,战列舰华盛顿号,6月1938开。
工作,1941五月任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北卡罗来纳”号和“华盛顿”号先后加入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
1942年8月,美军登陆瓜达尔卡纳尔岛,“北卡罗来纳”号成为当时唯一为航母护航的快速战列舰。在这场战斗中的有效表现,对于美国海军来说。
快速战列舰奠定了他们的主要任务:为航母编队提供空中掩护。1942 165438+10月14“华盛顿”号在瓜达尔卡纳尔岛附近的夜战中,在雷达的指引下沉没。
日本海军战舰雾岛号。1944,“华盛顿”号船首在碰撞事故中受损,更换了新的船首。太平洋战争期间,北卡罗来纳二级舰参加了大多数重大作战活动。
动,主要为航母提供掩护和支援两栖登陆作战,参与了对吉尔伯特、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关岛、硫磺岛、日本诸岛的攻击。
战列舰“北卡罗来纳”号于1947年退役。1961年作为战争纪念舰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费尔角河上参观。华盛顿1960拆迁。
工作特性
标准排水量:36600吨(1.942);满载排水量:46700吨(1945)
队长222米;最大船宽33米;平均吃水9.6m,最大吃水10.8m。
动力:8台锅炉,4台带复合减速齿轮的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121000轴马力。
最大航速:28节;续航能力:17450海里/15节,6740海里/25节。
装备:9门,3座,406 mm /45倍口径主炮,10座,127mm高级两用炮(每侧5门),1942,该级开始改装60门40 mm博福斯加农炮和40–60门20 mm埃里康加农炮。
乘员:设计编制为1885(其中:军官108,士兵1777)。
六、黎塞留级战列舰
1935 10 10月22日,黎塞留级首舰“黎塞留”号在布列斯特铺设第一根龙骨。随后的4年间,2号舰“让-巴尔”号和3号舰“克莱门梭”号相继开工。黎塞留是中世纪法国著名的红衣主教大主教。
法国计划首批建造三艘黎塞留级战列舰,然后建造三艘改进型黎塞留级战列舰。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当整个造船计划完成时,法国将拥有8艘相对较新的战列舰,以对抗意大利和德国海军的类似战舰。
七、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乔治五世国王级是英国在1930年代末建造的一级战列舰,也是二战前英国建造的最后一级战列舰。
其设计符合1936年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战列舰标准排水量限定为35000吨,主炮口径不大于14英寸,即356毫米),是典型的条约战列舰。
同级别的有五艘,如英国皇家海军舰艇乔治五世国王号、威尔斯亲王号、约克公爵号、安森号和豪号。
乔治五世国王是皇家海军当地舰队的旗舰。
威尔士亲王刚服役就参加了围剿德国海军“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战斗,然后带着丘吉尔首相带着战伤访美,签署了著名的《大西洋宪章》。1941年12月10日威尔士亲王号在马来亚被日本飞机击沉。
1943 65438+2月26日,约克公爵号在护航行动中击毁了德国海军战列舰沙恩霍斯特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乔治五世国王加入了英国太平洋舰队,参加了对日进攻。
工作特性
设计排水量:35000吨,满载排水量:44650-45360吨。
尺寸:总长227米,吃水线225.5米;全宽31.4m;最大吃水深度为10.8米
主机功率110000马力。最大航速:29节,续航力:15000海里/10节。
装备:65,438+08主炮65,438+04英寸/45倍口径(两座四联炮塔和一座双联炮塔),65,438+06两用炮65,438+033毫米/50倍口径,32-48 40毫米和20毫米高射炮。
装甲:侧装甲带(最大)15.4英寸,甲板7英寸,炮塔(前)16英寸,炮基16英寸,指挥官塔(最大)15英寸。
船员:1530-1900。
八、维内托特级战列舰。
维托里奥·维内托特级战列舰是意大利制造的战列舰。前两艘维内托特级舰:维托里奥·威尼托和利特里奥;两艘改进型:罗马号和Impero号(音译“Impero”)。
20世纪30年代,法国开始建造新型敦刻尔克级战列舰,对抗德国“袖珍战列舰”,意大利海军原有战列舰已经过时。最初,意大利海军准备建造一艘
可与“敦刻尔克”级抗衡的新型战舰。最后,意大利海军决定设计并建造一艘35000吨的战列舰,也就是后来的维托里奥维内托特级战列舰。
性能特征:
“维内托特”级大、中口径火炮全部由安萨尔多公司设计,另一家意大利军工企业奥托公司(Odero-Terni-Orlando的简称)也承担部分生产任务。
“维内托特”级安装了3门三联装381毫米口径主炮,计划之初设想的406毫米口径主炮方案因为制造难度大而不得不放弃。
安萨尔多1934 381mm口径主炮采用活动式身管结构,由内向外为整体式内筒,分为两个局部衬层加强层,即覆盖装药室后半部分和定向部分的两个局部层。
加强层和内膛前部的加强层,最外层为活动被管,约占枪体总长度的72%;枪口有一个外径为610 mm的紧箍结构。枪尾用连接环安装在枪管上。大人物
尾部有螺纹,有6个气密螺纹。闩体由液气机构半自动开闭,动作周期为3.5秒。其中,炮塔左侧枪栓向左打开,另外两门炮向相反方向切换。均匀排列在枪尾周围。
四台筒式液气回收机,正常后座距离1米。每个炮塔有222发弹药,包括195发穿甲弹和57发手榴弹。
381毫米口径主炮身总重量
102.4吨,总长19781mm/l 51.92,枪管长19050mm /L50.0,线膛长15850mm,药室长3071mm。
456.438+06升。内膛表面刻有96条相等的右旋膛线,母线深3.1 mm,宽8.458 mm,公线宽4.0 mm。膛线的缠绕距离是直径的30倍(指膛线绕膛轴旋转)
一个循环,轴向移动的长度)。有带帽的穿甲弹,有手榴弹。穿甲弹弹长1.699米,重885公斤,弹底装填88公斤TNT。手榴弹的长度和重量与穿甲弹相同。
774公斤。推进剂分6包包装,总重271.7公斤。火炮正常使用膛压为320 MPa,穿甲弹初速为850-870 m/s,从炮口的贯穿力来看,意大利的
381mm炮的威力仅次于日本94式460mm炮和美国MK7式406mm /L50炮。但由于发射药对炮管的烧蚀严重,内膛的使用寿命只有
110-130发,约为世界同类舰炮的一半。最大射程42800米。
381mm三转塔总重量为1595t,环座直径为11.896m,底座外径为13.19m..炮塔的内部是分隔的。前部作战室被两块防碎防火装甲隔板分隔成三个独立的部分,尾部舱内的指挥室与作战室用1隔板隔开,提高了炮塔的整体生命力。
炮塔下方是弹药库,“维内托特”级弹药库的下方装有弹药库,上方装有火药库(与其他大多数战列舰正好相反)。每门炮都有一套两级射弹提升机构,射弹首先通过下竖
把它举到垂直弹匣里的火药库平台上,然后和装药一起推进上弹匣的弹匣筐里。上弹升降机倾斜角度为14度,电动绞车带动上下两个供弹筐交替装填。操作驱动机构和
弹药库之间的开口有防火屏障和防火幕保护。该炮固定在+15度仰角,装弹速度1.3发/分,装有电击-机械冲击底火。每个炮塔由1套组成。
450 kW柴油发电机组单独供电,但炮塔的电气系统仍融入全舰整体电网,这样一旦对口供电发电机出现故障,仍能保证炮塔的正常运行。
“维内托特”级副炮由四座三联装152mm炮塔组成,同样由安萨尔多和奥托* * *(Otto * * *)生产。其中,“李·索里奥”号使用安萨尔多1934和“维内托特”号。
2号和“罗马”配备了奥托1936。安萨尔多炮全重8.9吨,总长度8840 mm /L58,炮管长度8382 mm /L55,线膛长度7300.5 mm。
/l 47.9;药室长1005 mm,容积25.19升。枪体由内筒、包裹在外层的等长加强管、活动被和带手动开关的楔形枪尾组成。奥托1936
该炮锥形加强层较厚,带刹车衬套和加强型前斜肩,炮身总重12.7吨;40等分右旋膛线,缠绕距离为直径的30倍。穿甲弹重50公斤,初速910米/秒
44.4 kg,初速945 m/s. 16.35 kg硝化甘油-硝化纤维素推进剂,膛压327 MPa,火炮最大射程25740米,仰角45度。三装枪
塔筒总重135.4吨,塔筒环座直径6米,底座外径7米。靶场-5-+45度,每门炮都有独立的电动装弹机。火炮装填仰角20度,射速每分钟4发。
“维内托特”级装备12安萨尔多1938和奥托1939型90毫米单管高射炮。安萨尔多最初设计的样品枪身管长是48倍,定型时改成了50倍。枪体薄板
自紧管,半自动垂直楔形枪栓安装在带螺纹枪尾环的枪管上,枪体总重量为1.21吨。定制弹总重18kg,初速860m/s,最大射程16000m,最大射击高度860m。
10800米。火炮的射程是+75-3度。一般情况下,火炮可以由射击指挥远程发射,也可以手动操作火炮。弹药由炮塔下方的2马力电动装弹机自动供给,装弹速度12。
16或30/分钟可调。马厩弹药托盘上有90发备用弹药。
90毫米口径高射炮安装在稳定的炮架上。热那亚的圣乔尔乔。
(SanGiorgio)公司设计并生产了一整套稳定系统。稳定参考系* *由11电陀螺组成。系统主陀螺垂直旋转,由专用的60V 120Hz三相交流电组成。
电源,转速7200转。两个较小的水平陀螺仪刚性安装在陀螺仪的万向环上,它们的电源由一个90伏、250赫兹的特殊三相交流电源支持。稳定器的滚转和俯仰
电位差的稳定范围分别为+/-65438±04.5度和+/-5度,同时可以修正炮身相对运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这样战舰即使在旋转的时候也能保证高射炮的有效射击。
“维内托特”级近距防空火力配置系统由37mm机炮、20mm机炮和8mm高射机枪组成,均由布雷达公司生产,其中1935型机炮包括。
稳住炮架。和李·索里奥分别装备了8门双联装1938和4门单管1939 37炮(布置在船头甲板上)和12门双联装1935。
20毫米机关炮和6挺8毫米机枪。1942改装后,在2号主炮两侧和两座前副炮塔顶部安装了4门20mm双联炮。与其他国家的战舰
与维内托特相比,高射炮的数量明显较少。而且“维内托特”的火炮没有指挥仪,只能靠炮手手动目视瞄准射击,所以对高速目标的毁伤概率很差。编辑本段中的保护系统。
维内托特级战列舰舰体侧的主装甲带设计倾角为10度。船体侧中部装甲360mm,船体侧上部装甲70 mm,水平防护由三层水平装甲组成,机舱上部为三层。
169mm装甲,弹药舱上部为三层***219mm装甲。主炮前装甲340 mm,在意大利海军的试射实验中,侧部和主炮前装甲可承受16000米远。
381mm 885 kg穿甲弹。水平装甲可承受3,000m高空投下的250kg炸弹,水下装甲可承受225kg TNT的爆炸。采用新型水下护舷。
防护系统(即“普格里斯系统”,实战效果有限,实战证明维内托特级水线以下防御力量不足)。
九、纳尔逊级战列舰
英国皇家海军舰艇纳尔逊号是一种在英国建造的战舰。它是以英国海军上将、特拉法尔加战役英雄霍雷肖·纳尔逊(1758-1805)的名字命名的。
设计和施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曾计划建造N3战列舰,但因为华府海军条约而胎死腹中。根据条约的最终妥协,日美可以保留条约规定的未完成的安保。
16英寸口径主炮的战列舰(日本的龙门级战列舰,美国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英国可以在条约规定的吨位内建造和安装16英寸口径主炮的战列舰,不受限制。
大约10年内不会建造战舰。根据这一协议,英国海军于1922+01年6月开始在条约规定的吨位内建造纳尔逊级战列舰。
纳尔逊级战列舰不再使用过去英国战列舰常用的艏楼船型,而是使用平甲板船型。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经验教训,主要是提高装甲防护水平。首次采用了倾斜水线装甲带,是当时最厚的战舰,并加强了水平防护装甲,增加了水密舱室等间接防御设施。
纳尔逊号战列舰(HMS Nelson)受条约限制为35000吨。纳尔逊级使用三个三联主炮炮塔,都在舰桥前部,而动力机舱和副炮炮塔则集中在舰体后部。基本的设计思路与N3和G3计划基本相同,都尽量集中在需要装甲保护的部分。
三座主炮炮塔聚集在一起,中间炮塔安装得比其前后炮塔高,呈金字塔形排列。为了平衡重量,舰桥位于船体后部。这种设计的目的是将有限的装甲重量最大限度的集中在关键部位,将需要重装甲防护的关键部位范围缩小到最小的区域,可以达到更好的防护效果。
但这种设计造成了主炮射程的限制和舰尾死角的缺陷。同时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动力性能,最高速度低于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
它的舰桥设计不同于以往军舰低矮狭窄的舰桥。为了满足远距离火炮观察的需要,设计为将观察设施与舰桥融为一体的塔桥。
纳尔逊级列装16英寸口径主炮,首次使用炮塔式高级两用副炮。因为主炮在服役前还没有经过足够的测试,所以使用了“高初速光弹”的主炮和三重装填的主炮塔
性能不太理想,主炮威力提升相当有限,炮管寿命和射击精度不如原15寸口径炮,炮塔可靠性问题较多。
X.长门级战舰
为了争夺海上霸权,一战中实力迅速扩张的日本重新制定了八八舰队的计划。
龙门级战列舰是日本海军根据这一计划正式建造的第一型战列舰。日本海军顺应了当时海军强国主力舰艇的竞争计划,搭载更大口径的主炮,更高的动力性能,增加装甲防护。
趋势,根据历次海战的经验,日本海军决定建造重火力、高速度的战列舰,并在与美国海军的造船竞争中,提高质量以补充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