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最早起源于哪里?

小笼包起源于北宋都城开封的灌汤包。

最早的小笼包起源于北宋,是北宋都城开封的一道美食,南宋时在江南得到传承、发展和演变。小笼包是常州、无锡、苏州、南京、上海、杭州、宁波、嘉兴等江南地区著名的江南传统小吃。

清代道光年间,江苏南京出现了现代形式的小笼包,并在各地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常州好吃、无锡甜、苏州好吃等,但都具有皮薄、味美等共同特点,在开封、天津等地也有流传。清末同治十年诞生的上海南翔小龙,也是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

各地有名的包子:

1,江苏常州小笼包

小笼包具有“皮薄透明、卤汁浓郁、蟹香、肥而不腻、汁多、肉馅鲜嫩”的特点。用蘸了香醋的盘子,把刚出笼的热馒头泡在香醋盘子里,用筷子夹起来,咬掉馒头的底侧,先仔细吸一口鲜美的盐水,再把打开的馒头泡在醋里,让醋进入馒头里。味道很棒,是常州一绝。

2.无锡小笼包

无锡的小笼包有两种:鲜肉小笼包和蟹粉小笼包。鲜肉小笼包里的肉馅薄,咸,嫩,好吃。鲜肉馅心加入水煮蟹粉和蟹黄油,就是著名的“无锡蟹粉小笼包”,味道鲜美,齿颊留香。

3.上海南翔小笼包

南翔小笼包原名“南翔大肉包子”,现称“南翔小笼包”。包子的馅也可以随季节变化,比如初夏加虾,秋季加蟹肉、蟹黄、蟹油。如果是用姜丝和香醋拌着吃,配着一碗鸡蛋丝汤,戳着面团,蘸着香醋,咬一口姜丝南翔小笼包,再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