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汉语拼音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你好!

汉语拼音是谁发明的?说他是外国人很有意思。中国古代汉字的读音多采用“两字相切”的方法,如“东”。这种方法显然太复杂,读起来不准确。公元1610年,一位名叫吉尼格利的法国传教士来到中国。他是个中国通。1626年,他写了一本书《中西儒学的耳目》,第一次用拉丁拼音字母准确记录了汉字的读音。在华期间,他结识了韩云、王政等人,并在他们的帮助下,以利玛窦等传教士的《汉语拼音西文书奇迹》为基础,编制了中国第一部拉丁拼音字母。

一、汉语拼音运动与普通话和普通话

汉语拼音方案是用于拼写标准汉语的拼音方案。

中国国家标准语是在19世纪末对中华民族的社会、科学和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现代化运动中逐步建立起来的。起初,汉语现代化运动是指汉语拼音运动(当时称为“拼音运动和简化字运动”)、普通话运动和白话文运动。清末民初的三大语文运动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通过改革语言文字来普及教育,以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和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进而富强强兵,振兴中华民族。国语运动是建立和普及汉语口语的运动,白话文运动是提倡使用口语代替文言文作为官方书面语的运动。三个运动都有各自的追求目标,但内在联系非常紧密。就历史渊源而言,切分字运动发生最早,引发了民族语言运动。此后,汉语标准语音的建立、音标的制定、50年代的汉语标准化运动、汉语拼音方案的出现,都是一脉相承,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的讨论也是从这开始的。

汉语拼音运动的历史序幕可以追溯到明末,但中国社会大规模开展汉语拼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甲午战争的国耻,中国人民对此念念不忘。这一点,钱在《音标与现代国音》(1929)一文中说得很清楚:“1894(吴佳)年,中国对日一战失利,故中学有识之士,知道非变法政治,普及教育不足以在天下存在,但到了普及教育,就有问题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另造一个语音新词……”。于是,“推广简化字寻求普及教育的运动日益高涨……”。其实汉字领域的思想革新早在此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几千年来汉字的崇高地位已经动摇。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在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不仅赔偿了巨额军费,还割让了台湾省和澎湖。当时朝野的震动,唤起了大众尤其是进取的知识阶层的爱国良知。大家纷纷猜测中国失败的原因,一致认为“汉字不革命,教育就永远普及不起来,国家就永远富强不起来。”当时,被称为“思想界彗星”的谭嗣同首先带头呼吁废除汉字,使用拼音文字。各路人马群起响应,纷纷揭竿而起,创造简单易学的“切音新词”。清末,音标运动,即汉语拼音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

据统计,清末最后十年,至今仍在备案的拼音方案多达27种。这一时期的拼音方案大多是为了拼写某一种方言而设计的,但拼音文字毕竟是拼写语言声音的一种文字,所以一开始就触及到了汉语语言的统一。当时被称为“从事切分音运动第一人”的卢太章,在他的《切分音新词序》(1892)中提出了两个制作拼音字母的基本原则:“字与词统一”、“字画简约”,即字表音,字形简单易写。同时还提出以南京话为“各省口音”,使全国“语言文字既统一,口语和书面语又相通”。中国虽大,却像一家人。不循民界,则无言以对。”这些文字显然已经超出了纯文字改革的范畴,涉及到民族语言的统一和发展。

但卢太章设计的各种拉丁拼音方案,仍以拼写闽广语为主。他后来向清政府的部门提交了《中国音标》,被拒绝,理由是“不通各省”,“不足以统一各省方言”。不久之后,一个削音方案——王昭的《国语大合唱》立刻脱颖而出。拼的是当时影响最大的“北京话”,字母形式完全采用了汉字的偏旁部首。《国语大合唱字母》很受欢迎,覆盖了大半个中国,“从北京、天津到天堂,而在南京,国语字母遍布13个省。”王昭本人可以说是完全把握了当时各国语言的发展趋势。他在《国语大合唱字母》序言中明确宣称:“语言必须统一,宜用北京话...北京话最方便推广,所以叫普通话。官是公的,公了就要选占人数多的。”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国语合唱字母表》得到了史静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校长吴汝纶的支持,并与张之洞、管理学部部长张百熙一起,以“各国语言一致”为由,要求朝廷在“学校章程”中规定“汉语一科,附国语一科”,并要求清朝也要“以官音统一天下语言”法院很快批准了他们的邀请。由此,汉语拼音运动引发了普通话的统一,同时也得以从民间加入政府。后来在《国语教育》(1911)中,清政府部门规定拼音“简化字”可以有两个用途:一是结合普通话,二是规范汉字读音,并通过了一个“统一普通话案”,规定在宣彤八年(1965438)不料,这一年十月,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被由此,公投通过的“统一国家语言案”成为一纸空文。确定国音、制定字母表、统一民族语言的运动,实际上是由下社和国民政府进行的。

从上面的简要回顾可以看出,从19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汉语拼音运动,从一开始就与语言的统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团结紧密联系在一起。历史事实不止一次证明,无论什么样的拼音设计,违背语言统一的发展趋势,都注定以失败告终。陆太章设计的第一个拉丁化拼音方案《中国切音字母》,主要拼闽广语,因“不能通达各省”“不足以统一各省方言”而被否决。后来同治有学者,朝廷官员劳乃宣设计了简化字全谱(一种用汉字笔画的表音文字),各省主要方言都可以使用。完整的谱包括京、宁(南京话)、吴和闽语四大类,几乎涵盖了绝大部分方言,他还提出了“闽方言”。劳乃宣本人被慈禧召见,他的《简字录》也得到了朝廷的批准,让学部讨论发挥。即便如此,清政府的学术部门仍以“分裂语言,妨碍统一”为由搁置提案,社会上也对他进行了尖锐的批评,称按照他的方法,“中国将被同一种语言统治”,并称他是“分裂语言文字的罪魁祸首”。对比清末切音运动三大领军人物卢太章、劳乃宣、王昭的拼音方案命运,尤其是参与“百日维新”的被通缉的“钦犯”劳乃宣、王昭,令人深思。

二、汉语拼音方案与音标、果洛、贝拉的历史关系。

1912,民国成立后,政府继续推广普通话。在推广普通话的热潮中,普通话的标准发音由“以北京音为主,兼顾南北”转变为以北京音为基础的新的民族发音,再将音标改名为音标,成为推广普通话的利器,使普通话进入师范学校和小学的语文教学,在广播、电影、戏剧等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地位。

民国时期,普通话运动最重要的历史经验就是使没有明确标准的初级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自然成为有明确规范的高级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和普通话),选择一种自然语言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普通话运动在长期的实践中,终于找到了“中国语言之心”(刘福裕语),明确宣布北京(部)为统一全国语言文字的标准读音(见《全国普通话运动代表大会宣言》)。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功绩,为1949新中国成立后的汉语标准化运动和推广普通话、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从学术发展的角度看,汉语拼音运动的不同历史时期出现了普通话的音标、普通话的罗马化和北方方言的拉丁新字,直到50年代末的汉语拼音方案都是一脉相承的。《汉语拼音方案》的设计充分吸收了以往特别是果洛、贝拉拼音设计的许多宝贵经验,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这个计划当然有其独到之处。但更多的是吸收和发展历史上很多拼音设计的优点。下面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谈谈汉语拼音方案与朱茵符号、果洛、贝拉等拼音设计的传承发展关系。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汉字拉丁方案,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在65438年至65438年文字改革期间研究制定。这种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标记普通话汉语的发音,作为汉字的音标。全国人大1958 2月11日批准出版

方案。1982,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一些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使用汉语拼音。

历史

汉语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朱1906的《江苏新字母》和刘梦阳1908的《中国拼音方案》。还有1926汉语罗马字符和19365438拉丁化汉字。所有这些汉字的拉丁方案为汉语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1949年,吴上书,建议为了有效地扫除文盲,必须进行迅速的文字改革。毛泽东回信给郭沫若、茅盾等人学习,并于1949+00年6月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其中一项就是研究汉语拼音方案。

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改为国务院直属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期间共收到汉语拼音方案1600多种。一般来说有几种形式:汉字笔画、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几个字母的混合形式、速记、图案、数字形式。最终,我们决定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汉语拼音的符号系统,以方便国际交流与合作。

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公布的拉丁字母汉语拼音方案。

1977年,第三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决定采用汉语拼音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的国际标准。

1982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ISO 7098。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