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的故事发生在哪里?
关于朱良的传说,很多权威专家学者都考证过历史上确实存在,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有很多史料和文物可以证明。(1)据魏晋史家考证,“朱良”的故事发源于河南驻马店市汝南县马巷镇。有朱良墓、梁庄、朱庄、马庄、红螺山书院、鸳鸯池、十里香坊古道、草桥(草桥)、邹通墓,葬有朱良大师。这个美丽、悲伤、感人的爱情故事在河南省汝南县城良渚(马巷)镇流传多年。据传说,在中国西晋时期,年轻的学生梁山伯离家求学,遇到了女扮男装的学生祝英台。两人一拍即合,志同道合,于是在草桥结为兄弟,后来到红螺山书院。在书院里,两人朝夕相处,感情越来越深。三年后,瀛台回国,山伯送他走了十八里,两人依依惜别。山伯受二奶指使,带着应台留下的蝴蝶玉扇,来到朱家求婚。回国后,他又伤心又生气,病不起,死了。英台听说山伯为自己而死,伤心欲绝。不久,马家来娶亲,英台被气得上了轿子。走到山伯墓旁,瀛台坚持下了轿子,痛哭祭拜死者,因过度悲痛而死,葬在山伯墓东侧。据说,当年英台被逼婚时,曾绕道去祭拜梁山伯的陵墓。在祝英台哀恸的诱导下,坟墓爆裂,瀛台跳入墓中,坟墓重聚,风停雨落,彩虹高挂,朱良化作一只蝴蝶,在人间飞舞。蝴蝶飞舞
(2)据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济宁市良渚研究会会长、著名良渚文化专家范先生考证,历史上确实存在包括在内的梁祝,他们之间的故事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他们的出生地在孔孟之乡。马坡是朱和马的故乡。它毗邻古代邹毅西部的微山湖北岸。唐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集宁市邹县(今巍山县)马坡,有一座朱良墓,立有“梁山伯祝英台墓”石碑。元代,济宁市朱良阅览室里有一尊朱良石像。明朝钦差大臣、南京工部右侍郎、原都察院右副钦差顾问崔在济宁马坡视察时,发现建于唐代的旧良渚墓破败不堪,下令重修。墓碑淤积后被埋了很久。2003年6月27日,济宁市良渚文化研究会、巍山县人民政府,“重建祝英台梁山伯墓纪念碑”复建仪式隆重举行。这是中国现存九座朱良墓中唯一的墓碑。该碑由明代钦差大臣、南京工业部右侍郎、原监察院右侍郎崔所立。他是中国历史上官职最高、地位最重、权力最大的官员,见证了朱良的故乡。而且碑文里反映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从崔的《著书奏名》到皇帝答应“侍奉”到赵写的《丁酉龚氏前知都昌郡事》;郎知邹县古未央戒书;雅圣第五十七代世袭国子监五经孟元博士的额头”。可以说,朱良墓的修复上至历代皇帝和中央官员,下至江西都昌县、邹县等历代名人。可见,朱良故事的发源地和朱良的故乡早已被明朝官方乃至朝廷确认并达成共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何、山东省民俗学会原会长李、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民俗研究所所长等专家学者出席了发掘仪式。这座纪念碑的发掘引起了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多家国内新闻媒体和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外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短时间内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轰动,引起了世界的高度关注。这是中国现存九座朱良墓中唯一的墓碑,全文843字,与神话传说完全不同。既标明了合葬的地点,也指出了当地官员下令合葬的原因。碑文称,祝英台是独生女,女扮男装,到邹城峄山求学。她在吴桥东从九曲村认识了梁山伯,两人在一起,在宜山教书。她白天是同学,晚上睡在一起,三年来对衣服不解。她可谓是好学之人的信奉者。有一天英台回家想家,山伯得知真相,上门拜访。过了一段时间,他终于生病了,葬在吴桥东(据邹县的记录,这座桥在明朝隆庆年间被洪水淹没)。瀛台见马家人来了,深为山伯牵挂,便舍生取义,悲痛而死。乡绅称之为节日,并埋葬了山伯的坟墓。根据碑刻和实地考察,朱良的传奇故事最初是在济宁市。原因是马坡石碑是最早记录朱良故事的时间。不要说碑是按外纪记载的,就算在郑德立碑十一年,也比清末的《宁波府志》、《宜兴志》早得多;从地理上看,符合实际。朱良墓位于马坡村西南,北距祝英台所在的九曲村约三公里,东南距梁山伯所在的梁博村约十公里。如果说祝英台去宜山吴桥读书遇到了山伯,那也是合情合理的。关于故事的年代问题,范认为,根据墓碑文的记载,这个故事最早应起源于汉代。三国魏晋时期,社会动荡,这类故事没有社会背景。选官制度无法使朱良走上求学为官之路。只有在社会稳定、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汉代,朱良故事才得以产生。济宁是全国出土汉代碑刻文物最多的城市,全国汉碑绝大部分来自孔孟之乡济宁。济宁汉墓多,大型随葬品多,全国闻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嘉祥吴家墓、曲阜九龙山汉墓群、任城王汉墓群等。这些都是当时讲究重葬的社会习俗的反映。此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相关考古专家正在对朱良墓周围的墓地进行研究。据此,可进一步推断该墓为朱良汉代墓葬。以上都是电视台《寻访朱良》节目组采访麻婆朱良墓的真实现场视频报道。同时,在祝英台所在的九曲村也发现了大量的汉代石碑。巍山县马坡乡政府党委宣传干事吴琦是朱良文化研究的热心人。65,438+00多年来,他一直走访当地民众,收集有关朱良的资料。就在“祝英台梁山伯墓”碑出土后,吴起发现了一条新的重要线索。他从九曲村找到一小块汉代的破石碑,上面刻着几个朱姓的字。这个小碑让他很兴奋,说明汉代九曲村确实有朱的生活。这是朱良是汉代济宁人的有力证明。(3)江苏宜兴朱良文化研究者陆晓农认为,从历史记载来看,朱良故事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宜兴。江苏学术界、史志界、旅游界多位专家认为,从宋宪春的打桩记录到明代冯梦龙的传奇小说,有大量文字等证据证明梁山伯、祝英台属于宜兴人。(4)良渚文化专家、宁波市鄞州区文联主席马说,根据他对鄞州县志的考证,应为鄞州人,应为上虞人。(5)事实上,“朱良”的故事在宁波帮和汝南帮有不同的版本。汝南传说:晋代,梁祝同窗三年,未能看出祝英台是女儿。后来,被许配给了马家。梁山伯不能求婚,所以他不能生病。临死前,他让家人把自己埋在祝英台的婚礼轿子经过的路边,这样他就可以看到祝英台结婚了。祝英台得知后,穿着丧服结婚了。当轿子经过梁山伯的坟墓时,他下了轿子,死在柳树前。宁波传说:梁山伯是金代鄞州县令。他是一个清廉的好官员。因为他得罪了有权有势的人,被残害致死,人们为他建了一座大墓。明代上虞的侠女祝英台,劫富济贫,后被权贵所杀。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们,把两个人葬在一起,结了婚。据查证,“两朝论”的最初版本是1982年《山海经》报收集到的浙东人民的口头故事,并非史籍。事实上,根据晋代谢安关于朱良的故事上报朝廷的史实,祝英台墓被命名为“义女墓”,早在唐、宋、元时期就有史料记载。此外,朱良的传说在唐宋时期传入朝鲜,两人的姓名和生平事迹在宋代朝鲜史书中均有记载。看来这种“两朝论”是民间的主观臆想,可信度有待商榷。在汝南县,有梁祝墓,位于马庄乡古官道两侧。出土的墓壁证明这两座墓都属于金代。梁山伯与祝英台没有订婚,不可能葬在一起,符合当时的习俗。在宁波,还有一座朱良和他妻子合葬的陵墓。(6)梁祝传说起源于晋代。现存最早的文字材料是初唐梁在彦的《十道四番志》。晚唐《宣石志》作文学渲染,示其大概轮廓:“瀛台,上虞朱家之女,伪男游,与在会稽求学。山伯,字仁者。祝你先回来。两年后,单波去朋友家做客,认识了他的女人,他觉得很失落。告诉他的父母申请工作,我希望我有马这个词。山伯后,尹陵病死,葬于城西。我希望马史的家人已经越过了坟墓,但风浪无法进入。我问山伯墓,我愿登墓。突然,地面裂开了,倒下了,我希望被埋在一起。晋代宰相谢安,为其墓奏折,上书“傅毅墓”(7)现存较早、较完整的是宋代明州(今宁波)知府李所著《钟艺记》。相传梁山伯生于公元352年农历三月初一,卒于公元373年农历八月十六,享年21,终身未娶。祝英台于374年春末结婚;梁山伯庙(又称“义中王庙”)建于397年。如果记载可靠,《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产生于374年至397年的20余年间,完全成型于宋代至清末。此后更有重要的文献记载,包括明代冯梦龙的《李女》和清代邵金标的《祝英台传》,均以《化蝶》告终。(8)1997年7月,宁波梁山伯寺出土阿津墓。该墓的位置、规格、随葬品与《通志》记载的梁山县鄞县县令的身份和埋葬地点一致,被认为是可信的实物资料。(9)上世纪50年代,著名作家张恨水在创作长篇小说《梁祝》时,根据民间传说考证出10个产地:浙江宁波、江苏宜兴、山东曲阜、甘肃清水、安徽舒城、河北河间、山东嘉祥、江苏江都、山西周浦、江苏苏州。(10)目前良渚古迹17座,其中阅览室6座,墓葬10座,寺庙1座。专家普遍认为,朱良读书处是受朱良传说影响后形成的,其来源无法证伪。(11)其他历史记录:1。唐初(公元705-732年),梁在彦在《十道四范录》中记载:“义女祝瀛台与梁山伯同葬,即亦事也。”2.南朝梁元帝年间(公元552-554年),在《金楼子》一书中有记载。明代徐庶丕在《知行录》中写道:“出版社,朱良不同!”《金楼子》和《会稽文艺》中都有。(两本书丢了)3。晚唐(公元851年)张读《志》记载:“上虞朱氏之女瀛台,假扮男子游学,在会稽山人处求学,一字仁义。.....问山伯墓,愿登墓,忍自裂,愿葬。晋代宰相谢安将自己的陵墓标明为“义女墓”。4.北宋大观年间(公元1107-1165438),明州(今宁波)知府李写道:“神叹曰:‘生而当封。简文帝聚贤后,郡主以神为君,诏为圣旨。5.南宋五年(公元1169)张晋《大道四明图》中说:“傅毅墓也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合葬之地。县城西边的接待中心后,有一座寺庙。.....据《十方四番志》云:‘义女祝英台与梁山伯同葬’,即是也。”6.南朝齐武帝时期(公元483-493年)“齐武帝赎回瀛台旧产建庙”7。唐初(公元705-732年),梁在彦在《十道志》中记载“山泉山南有碑刻曰‘祝英台阅览室’。”8.北宋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咸淳打桩记》记载:“祝英台读书处,号‘碧仙寺’。每个人都有一句诗:‘蝴蝶满园飞,但园中有读书处。’民间传说从英国传到台湾,她年轻时跟随梁山伯学习,后来变成了一只蝴蝶。但考《后宫录》的意思是齐武帝赎回瀛台旧产,意思是一定有人,而且不是女耳。" 9.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公元1574-1646)在《古今小说》中记载,祝英台是宜兴人,梁山伯是苏州人。他还说是被他哥嫂许配给马家的。也有地裂、葬于坟中而成蝶的说法。10,中国的朱良故事,流传到国外,最早是在邻国朝鲜和韩国发现的。最近的研究发现,从五代十国到宋代(918-1200),浙江余杭著名诗人叶洛的七律诗《蝴蝶》,被韩国时代的人们编成了《抄诗十首》,其中有一首“说妻如衣装”的诗,指的就是朱良的故事。到中国宋代,朝鲜人编辑的《十抄名人诗注》不仅收录了叶洛的《蝴蝶》,还在注释中增加了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生平。这是最早流传到国外的朱良故事,从“女扮男装”到“衣变蝴蝶”,全面完整地描述了朱良的传奇故事。可见良渚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悠久。后来几乎遍布朝鲜半岛。(12)除此之外,关于梁祝的传闻还有其他版本:梁是明朝人,朱是南北朝人,相隔几千年。朱本本是个劫富济贫的侠女。她有一次去马太守家偷银子。最后,马忠的儿子马文才遭到伏击,死于刀下。人们埋葬了它,并在坟墓前立了一座纪念碑。经年累月,纪念碑沉入地下。浙江宁波鄞县县官梁,清正廉明,中年丧妻,无儿无女。他死后下葬的时候,把朱的墓碑挖了出来,很多人都觉得惋惜,但又觉得给梁埋了好像不合适,就一起埋了,立了个碑,黑的是梁,红的是朱...从此,他敷衍地派遣人民传说。据考证,这一记载的原始版本是82年《山海经》所收的浙东民间。1986年,作者从慈溪写信给编辑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两个朝代的女人,祝英台是女人,梁山伯是清官,他们的坟墓碰巧在一起。“这个故事是同村的一个民间医生告诉他的,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是一个小贩,乡村医生是从宁波中山公园的一个老人那里听到这个故事的。当时,公园里有几个人正在讲述朱良的爱情故事。阴线老人摇摇头说:‘都是胡说八道!村医上前问道:‘老头,他们说的都是废话。真相是什么?鄞县老人讲过这个故事。于是,作者在报纸《山海经》上发表了宁波公园老人讲的故事。事实上,根据晋代谢安将朱良的故事上报朝廷,并将祝英台墓命名为“义女墓”的史实,以及早在唐、宋、元时期,就有许多权威史书和文学名著明确记载了其姓名和生平事迹,“朱良分属于两个朝代”的说法并不是历史文献记载的,而是民间流传的。
故事的基本内容
东晋时,在浙江上虞县朱家庄,御水河畔,有一位美丽聪慧的女英太,自幼随哥哥学诗,仰慕班昭和蔡文姬的才华,痛恨家中良师不足,想去杭游学。渴望学习的祝英台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占卜师,说:“最好让你的爱情按照占卜的结果出去。”但愿父亲看到女儿乔女扮男装,没有破绽。为了让她失望,他只好勉强同意。英国和台湾女扮男装,去杭州读书。在路上,我遇到了从会稽(今绍兴)来杭求学的学者梁山伯。我一见到他,就非常喜欢读对方。在草桥亭上,我以一撮土为香,在金兰结了一个义结。一天后,这两个人来到杭州的宋万学院,在那里他们被收为学徒。从此,同学们一起读书,形影不离。朱良在深海研究了三年。英泰深爱着山伯,但山伯一直不知道自己是女人。她只在乎兄弟情,没有特别的感情。祝爸爸思念女儿,我急着回国,英台只好匆匆赶回家。朱良分手了,恋恋不舍。十八里送别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爱,暗示爱情。单波老实单纯,不懂为什么。瀛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长得和自己一模一样,愿意给山伯当媒人。然而,由于山伯贫穷,她未能如期抵达。山伯去贾珠求婚的时候,恐怕朱富已经把瀛台许配给了住在茂宜城(今鄞县)太守的儿子马文才。美满的婚姻成了阴影。两人在阳台相遇,含泪相视,黯然离去。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死也要同!后来,梁山伯被朝廷命为鄞县(今奉化县)。然而,山伯变得抑郁,不久就去世了。他被下令埋葬在九龙市场,一个贸易城市。瀛台听到山伯的噩耗,立誓一死。英台被迫结婚时,曾绕道去祭拜梁山伯的陵墓。在祝英台哀嚎的感应下,坟墓爆裂,英台跃入坟墓,坟墓重聚,风停雨落,彩虹高挂,朱良化作一只蝴蝶,在人间飞舞。
不同的故事版本
虽然《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为人们所熟知,但很少有人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乡在哪里,中国有多少个版本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据中国民间协会相关人员介绍,全国约有10个地方自称“朱良”故里。在几个共同申报“世界遗产”的地方,也有关于“朱良”的不同故事。(1)鄞州版晋朝县令在浙江宁波迎娶明朝侠女。相传,梁山伯是晋代鄞州县令,是一个清官。因为得罪了有权有势的人,他被残害致死,百姓为他建了一座大墓。而祝英台是明朝上虞的一位侠女,劫富济贫,后被权贵所杀。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们,把他们葬在一起,结了婚。鄞州有朱良墓和朱良故居。有句老话说,“如果一对夫妇想白头偕老,梁山伯神庙就会到来”。②上虞版本贾珠村是祝英台的故乡。相传朱祖籍山西太原,后南迁定居于此。他们原来在上虞县教书,后代迁到上虞各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电影《梁祝》的歌词是这样写的“上虞县,朱家庄,虞水河畔,有一个才貌双全的祝英台……”据记载,朱家尖村曾有一处规模较大的房屋,毁于战火,居住面积约500平方米,有花园遗迹。村子附近有个湖叫“前进湖”,金桂和印规两人相拥,还有白芸、石榴等古树。还有祠堂和记载朱家族历史的石碑。③朱良在宋万公学阅读越剧《朱良》的杭州版,有一句“草桥结拜”的歌词。相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女扮男装,在省城杭州求学途中相遇,相知,于是在“草桥”结拜为兄弟,“草桥”指杭州城东望江门旁的草桥亭。相传,朱良的同学们一起读书的地方是西湖边的宋万书院,所以人们也称这个地方为朱良书院。其前身是弘治,明弘治十一年改为宋万书院,毁于崇祯。清朝康熙以后,它被改建为文赋书院。④变成蝴蝶的传说在宜兴根深蒂固。宜兴最早关于朱良的故事是《山泉寺故事》,记载于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据说祝英台的旧居在宜兴的山泉寺。朱良自小一起读书,后到齐鲁、东吴等地求学、访友,逐渐产生了感情。朱良的传说记载在宜兴,“化蝶”的情节也形成于宜兴,这是国内学术界公认的。宜兴有“朱家庄”、“梁家庄”等地名和遗址,还有观音寺、荷花池、双井、九里亭等“十八般礼物”遗址。宜兴习惯上把农历3月28日定为“看蝴蝶节”,并以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名字给蝴蝶命名。(5)济宁版文人合葬梁祝修墓。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有一座“梁山伯祝英台墓碑”,是明郑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重建梁柱修墓和祠时所建。碑文记载,祝英台住在集宁九曲村,他的父亲朱元崴因为没有儿子而非常苦恼。祝英台女扮男装去学习,以解决他父亲的担忧。朱良和他的同学在一起3年了。梁山伯死于家中,祝英台死于悲伤。文人墨客被父亲的孝心和对梁矢的虔诚所感动,于是为他们建了合葬墓。目前,曲阜孔庙仍有“良渚阅览室”,依山上有“良渚读书洞”、“良渚寺”等遗址。(6)汝南版朱良的同学一起读书但没有葬在一起。传说在晋代,梁祝是同学3年,女儿的尸体看不到。梁山伯去世前,他让家人把自己埋在祝英台的婚礼轿子经过的路边,这样他就可以看到祝英台结婚了。祝英台得知自己穿着丧服结婚,路过梁山伯坟前时,提出要下轿子祭奠,结果趁人不备,在柳树前被杀。朱良的坟墓是分开建造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坟墓。现在汝南有一座朱良读书的“太子寺”,也叫“罗红山”。据说这里曾经有一所“罗红学院”。传说中朱良在罗红山上挑水的那口井还在,旁边有一个纪念碑,上面写着“朱良井”。
内容和流通场所
△梁祝等43浙江(含22宁波,含畲族)△山伯秦剑英桌扇等15江苏△三叠罗汉等8广西(含壮族、瑶族)△尼山嫁成来世等6河南△良渚同化白蝶等3福建。
编辑这段良渚歌谣及其流传地。
△朱良叙事民歌2885行流传于浙、鄂、湘、赣、皖等地△梁祝2845行流传于全国△梁祝结义兄弟攻书,2500行流传于全国△柳荫676行流传于全国△英台恨800行流传于全国△梁山伯重组婚姻 889行遍布全国△梁山伯的祝英台重逢,1865行遍布全国△ 1050行已婚夫妇游历冥界后遍布全国△ 400行山伯英台游十八地狱全歌遍布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