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顿·马丁的发展史

第一个logo: 1923-1925

1923年,莱昂内尔·马丁驾驶自己的汽车赢得了在阿斯顿柯林顿山举行的山地汽车比赛。为了纪念胜利,他在1923将公司改名为阿斯顿·马丁。标志使用了阿斯顿·马丁的首字母“A”和“M”作为组合,并采用了圆形设计,寓意马丁希望阿斯顿·马丁的赛车赢得所有比赛。

第二个logo: 1926-1929

1926新公司成立后,阿斯顿马丁的第二个logo诞生了,与第一代的logo设计无关。全新的车标形成了今天阿斯顿马丁车标的雏形。标志由许多羽毛组成V字形,所有“阿斯顿·马丁”的大写字母都出现在新标志中。这个标志最早安装在阿斯顿马丁T型车型上。

第三个logo:1929-1931年。

1929年,阿斯顿马丁为国际勒芒赛车开发了一款国际跑车。因为是民用版,阿斯顿马丁还为这款车设计了全新的车标。与老款logo相比,全新LOGO立体感更强,LOGO翅膀上的羽毛成为一个整体。

第四个logo: 1932-1939

1932发布了全新的logo。这个阿斯顿马丁的logo和你今天看到的阿斯顿马丁logo几乎一样。整个logo的翅膀变得抽象,翅膀里面的羽毛直接用线条勾勒出来,让整个东西更加简洁。“阿斯顿·马丁”这几个字母也直接嵌在了翅膀中间。阿斯顿马丁将这个logo定义为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鹏,意味着公司拥有大鹏一样从天而降的冲刺速度。

第五款车标:1939

第六个logo:1949-1971年。

1949年,大卫·布朗爵士将他的名字融入了阿斯顿马丁的标志中。同时,他对原logo的边缘和内部线条进行了处理,使新logo看起来更重更强。这个logo最早出现在阿斯顿马丁的DB2车型上。

第七个logo: 1971年。

1971为了显示其顶级车型DBS V8的高贵地位,阿斯顿马丁还为其配备了带有金色边缘的阿斯顿马丁标志,使得这款车型更具辨识度。当时这款车型不仅使用了金色的车标,更大的进气格栅和铝合金轮毂,动力也由普通的DBS直列六缸发动机改为5.3L V8发动机。这台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365,438+05马力,0-65,438+000 km/h加速仅需5.9秒。

第八款车标:1972-1984

1972在阿斯顿·马丁卖给伯明翰公司的同时,因为公司的掌舵人换成了威廉·王绍博,阿斯顿·马丁logo上出现的“大卫·布朗”二字明显不合适,于是一个新的阿斯顿·马丁logo诞生了。除了字母“大卫·布朗”之外,logo上的羽毛被重新“梳理”了一遍,内外层的线条连成一个整体,logo的背景变成了浅蓝色。1972之后的V8车型上首次安装了这个logo。随后,V8和V8 Vantage车型也使用了全新的车标。

第九款车标:1984-2002

阿斯顿马丁归彼得·利瓦诺斯家族所有后,阿斯顿马丁生产的车型仍然是V8和V8 Vantage。这一年,阿斯顿马丁10000车型下线。为此阿斯顿马丁换上了全新的logo,主要是对logo羽毛的内部线条和边框做了简单的改动。标志的内部变得更简单,边框又变成了银色。

第十个标志:2003年至今

2003年,当公司成立90周年和在英国戈登建立新工厂等值得纪念的事件发生时,阿斯顿·马丁推出了你现在可以看到的车标。新车logo的线条更加规整,边框和内部线条的雕琢更加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