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是如何编纂的
中国古代史官制度起源很早。有可靠证据表明,至少在商代,中国就出现了史官笔记制度。到了西周,史帖越来越多,出现了太史、钟石、内史等名称。从而形成了从周天子到诸侯国的整个华夏地区的史官体系。
古代历史学家的职责非常广泛,但记录历史事件无疑是他们的基本任务之一。《国语》说:“不写东西,是历史的失职。”《礼记》也有“史为笔,大书为策,小事为简”;“行动留给史书,言语留给史书”等等。
历史学家编纂正史最重要的是什么?
所谓“正史”,通常是指古代官方认可的、具有国史性质的传记类史书。虽然它的系统编纂与史官制度密切相关,但它最初并不是这一制度的直接产物。因为早期史官的记事职责主要是保存史料,而不是写历史。这种情况一直保持到西汉。秦汉圣旨主要由星历、笔记和库书资料组成,不要求修史。直到司马迁利用掌管皇家收藏《石室金匮》的便利,有意识地创作了《史记》一书,国史编纂才开辟了一片新天地。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们研究先秦至汉初历史最基本的史料。
史籍建立了传记史书;提出了一系列进步的历史观;树立良好的治史作风。后来,班父子写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虽然是私下写的,但比司马迁的《史记》更适合统治者,这也是它一问世就被汉朝官方认可的原因。
这一“私改国史”案件的发生,显然促进了东汉朝廷对国史编纂与修订的重视。到东汉末年,先贤们编撰了《东观史》。这是中国第一部由官方集体编纂的传记当代史。
《汉书·东观史》虽是官方版本,但并不意味着官方有常设的整理编辑国史的机构。当魏明帝太和赵衷被任命为作家时,官方只有一个专门编纂国史的常任史学家。但在南北朝末期,官方控制的主要目标仍然是当代史的编纂。至于前朝的历史,多由民间人士编撰,如《三国志》、《后汉书》等。隋唐以后,随着朝廷对国史编纂的控制力越来越大,前朝历史的编纂也被纳入正史修订体系,所以唐代以后写的“正史”大多都是经过官方修订的。
在中国传统的史书分类中,一般公认为“正史”的共有24部。这种观念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正史”的名称最早出现在隋代。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才有了《二十四史》。
这里也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正史》采用传记体而不是其他体裁。有人曾认为:“年表和传记都是正史,但未列为正史的都是班、马所作,年表的整合不一定能使时代延续,忽略它们是没有意义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自古以来,史家的编年史代代相传,官方编年史很早就出现了;
汉代以后,蹴鞠开始流行。
南朝梁以后,有记载;
到了唐朝,官方记录已经定制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