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枞茶栽培简史

潮安县凤凰镇是广东省乌龙茶的主要产地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据《宋史二十五年》记载,南宋景延二年(1278),宋明帝闵逃往潮州。人们普遍认为,宋朝皇帝经过凤凰吴冶时口渴了。侍从们从山上摘了一片尖如鹬嘴的叶子,做了吃。喝后既解渴又生津,所以被后人广为种植,并称这种树为“宋籽”或“姚最茶”。起初,人们把成熟的茶果收回来,种在屋前屋后。后来,他们逐渐在山里种植它们。种植方式没有一定的株距。都是一株栽的,每亩几十株或者混种。茶园自然生长,无需管理、施肥、喷洒和修剪。茶树的高度一般都在三四米以上,有的高达七八米。采茶的时候需要爬凳子或者爬树才能采摘。这种采摘方式在武夷山仍能见到,至今仍有让茶树自然生长,不施肥、不喷药、不修剪的习惯。现存的老丛茶树也是不规则的分布在满天。

潮州凤凰山产茶的历史,据古籍记载:

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戴静专修广东通志(初稿),上面写着:“茶...潮出,桑葚最好。”

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潮州知府郭春珍专修潮州府志,《天府志》中记载饶平县(凤凰镇1958 1.06前属饶平县)要进贡“叶茶150斤,芽茶180斤。”可见,茶叶在当时是有相当规模的种植,是明朝的贡茶品之一。

清十八年(1661),潮州知府吴英专修潮州府治,在《品考》中记载:“(指明万历十年潮州巡抚郭[1582]在潮中所作杂记)...是茶,但是潮关不是很贵。

清康熙二十年(1683),潮州知府林行学专业的潮州府治说:“对于茶叶,潮州能找到好茶,实属难得。今凤山茶好,亦称山茶,亦称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