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林城的地方名品
纺织业是林三的“支柱产业”。农村的每个家庭都纺纱织布。当地有句谚语“一块布撑不到晚上,一锭不用黑”,意思是你可以整天织一块布或纺半斤纱。林三的一位织布工回忆说:“民国时期,我们家除了种地,农闲时都是纺纱织布。日常生活完全靠‘卖布’。一年时间,每人要织10多机(每机16块)标准布,共计200多块。自用布只有两三块。”
棉花贸易也如火如荼。晚清时期,李三长街毗邻卜庄,作坊遍布全城。著名的布村有唐宜兴、陆、、益达等。向太、七成屿、横干人等上海县镇名也在镇上设村收购土布,最多时每年在全国各地卖出200多万件。曾经听一位老先生夸赞说,过去上海市场上有一种白西瓜,很好吃,解放后就看不见了。我在清同治的《上海县志》中找到出处:“三林堂的西瓜是上海郊区最受欢迎的,甜脆水润,是西瓜中的上品。”
看来林三西瓜也是一绝。当然最出名的还是三林堂的瓜崩。瓜长而圆,中间略厚,果皮浅绿色,有浅色花网状,个头小,约三四公斤,皮薄肉厚,口感极甜。
传说每次雷雨过后,瓜往往碎得满地都是,故名“碎瓜”或“爆瓜”。因其形似钟,故称“钟瓜”。有的写的是“棒瓜”。它们是否因种在河边而得名,取决于当地的农民。
关于瓜崩的身世,也是众说纷纭。据说它更早在川沙的麦嘉圈种植,然后被引入三林堂。出处在浙江绍兴,但绍兴历史上没听说过这么有名的产品。或者引自遥远的新疆,有外来西瓜和本地瓜杂交的说法,但找不到确凿的史料,只好暂时共存。后来,甜瓜漂洋过海,传到了日本,改名为“嘉宝”。
大多数稀有品种总是显得“娇气”,命运多舛。由于皮薄瓜脆,碎瓜在搬运过程中容易破碎,损耗率高,所以价格远高于普通西瓜,只有富裕家庭才能买得起。解放后,它被种植了很多,但后来它被有计划地种植,瓜田的面积越来越小。1958人民公社的生产计划中,没有甜瓜种植。看到为林三争得名声的崩瓜面临绝境,老瓜农们十分心疼,想尽办法找到瓜子,交给生产队继续种植。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崩瓜的收购价只能和其他瓜差不多,所以这不是亏本买卖?最后,三林堂的崩瓜在1976年彻底灭绝。1978年,上海市农科院从日本带回300粒“佳宝”种子,送到林三公社种子站。老瓜农试种0.7亩,1979年试种2.1亩,当年上市32吨,专供锦江宾馆。后来产量高了很多,超市也看过供货,但好像没有想象中的甜,可能是品种的原因。以前说甜度17度的“奇葩”都变成“广陵散”了。酸菜是三林堂的另一个名品。万泰酱园是第一家用料上乘,工艺精湛的酱园。以林三泡菜为例。挑选的黄瓜都是50克左右的男孩黄瓜,也叫奶瓜,肚子小而嫩。腌制时,每个瓜胚都要用针打孔,在太阳下腌制几次后,味道就会沾在瓜里。所用的酱料是用上等面粉混合豆粉制成,并配以白糖、桂花、甘草,所以色香味俱佳。林三酱菜厂的大头菜、南瓜、桂花大头菜适合上海市民口味,在上海很有名,还远销日、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