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杭州的名人(现代和现在)
1沈括(1033-1097)沈括,北宋钱塘人,中国历史上多才多艺的学者,11世纪第一流的科学家。少年时随父亲沈周去过润州、泉州、开封、江宁等地,增长了很多书本之外的知识,为他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沈括从小就好学。他对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水利、军事、文学、音乐都很感兴趣,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东京(开封),他担任赵文博物馆的编辑和主管,这使他有机会阅读大量丰富的皇家书籍。晚年,他提出了使用阳历的思想,即“十二气历”,这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阳历和阴历结合的人。他对传统历法的缺点做了科学的分析,说它费力,没有解决传统历法用闰月法调整日月运行周期的问题。为此,他主张采用阳历,根据十二节气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1930年,英国气象局局长萧伯纳提出了与沈括相同的理论,但比沈括晚了900多年。1070年(熙宁三年),沈括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成为王安石的主要助手之一。曾任“三司之权”(主管财政、经济),“兼判监军器”。1090(元佑五年)沈括五十八岁,住润州孟茜公园(今江苏镇江东门外)。他写的《孟茜笔谈》是他一生学习和实践的结晶。全书共30卷,分为故事、辩证法、音乐、意象、人事、政务、智慧、艺术、书画、技巧、装置、魔术、怪事、谬误、笑话、杂志、医学讨论等17项609篇。与科技相关的有200多项,如铜锅滴水的讨论、凹面镜的讲解、透明镜的讨论、三维地形模型的制作、指南针的使用经验、地磁偏角的发现等等。该书广泛的内容和独特的独创性,被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沈括一生曾两次在杭州长期居住,曾游历浙江,在秀洲(今嘉兴)工作。有一次他19岁随父亲回乡,父亲因病去世。他把父亲葬在钱塘乾隆居里,直到22岁父亲去世才离开。第二次,36岁,护送母亲灵柩回杭州,葬在龙驹里。直到39岁才回到北京。四十一岁时,沈括奉命来浙治水,遍访浙江,向朝廷提议在温州、台湾、明以东修筑堤坝、堰堤,以增加耕地。他在考察雁荡山时,首次对雁荡山奇峰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科学的解释。沈括对家乡杭州有着深深的眷恋。在孟茜的笔谈中,他认真记录了人民的事迹、科技成果、政策得失等等。沈括在孟茜公园去世,享年65岁。临终时,他告诉后代,要把他的遗体葬在家乡杭州城外。杭州市中心侯景街附近的沈工静香是他的故居。墓在离杭州不远的安溪乡。2龚自珍(1792 ~ 1841)晚清思想家、史学家。阿公佐,土生土长的子色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二十七岁是举人。道光元年(1821),官至内阁书,任国史馆校对员。成为一名学者花了九年时间。这位官员掌管礼部。十九年,他弃官归南。21年,猝死于江苏云阳书院。龚自珍首先继承了家学的渊源,从文字、训诂入手,然后逐渐涉足金石学、目录学,涵盖诗词、地理、典籍。深受当时兴起的“春秋支学”的影响。面对贾岛统治时期日益加深的社会危机,他放弃了考据学和训诂学,专注于天下大事,一生致力于改革。他在青年时代就写了《论梁明》和《在B、C之际》,揭露和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积弊。他的思想是康有为等人倡导公羊学、改革公羊学制度的先声。中年以后,虽然转而学佛,但他“济世”的志向并未消沉。他支持林则徐禁绝鸦片,建议林则徐加强军事设施,做好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准备。龚自珍一生追求的“多法”,直到去世也没有实现,但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在社会观上,他指出社会不安定的根源在于贫富悬殊,呼吁改革科举制度,以吸引“有知识、有实用”的人才。哲学上阐述了佛教天台宗的观点,提出了人性“无善无恶”、“善恶皆升”的观点。在史学上,他呼吁“尊史”,致力于西北史地的讨论。在文学上,提出“尊情”论,主张诗与人合一。他一生诗文丰富,后人编有《龚自珍全集》。在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名师和能工巧匠中,北宋初期的木结构专家俞灏是杰出代表。《余浩传》余浩生活在五代末期、北宋初期。他来自浙江杭州,是一个出身卑微的建筑工匠。由于史料记载不足,只知道他在北宋初期做过木匠(负责设计和施工的木匠),长期从事建筑实践。在这长期的实践中,他勤于思考,善于博采众长,积累了丰富的木结构建筑技术经验,特别是在建造多层宝塔、亭台楼阁方面。4唐代书法家——褚遂良,隋文帝,开皇六年(公元596年)——唐高宗庆四年(公元659年),终年64岁。杭州钱塘人,初唐名医。当高宗是河南公爵时,他被称为“楚河南”。他的书法初学于市南,晚年又收钟繇、王羲之,与韩立合并,自成一家。他们与欧阳询、虞世南、薛吉并称为初唐四大书法家。相传,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叹无人能议书。魏徵称赞道:“褚遂良的努力为王益赢得了声誉。”魏徵认为,他对王耔有深刻的了解,有能力鉴别王耔的真伪。唐朝的书评说他的字是:“字是金,行是玉,规是温雅,美是多。”他的《雁塔序》自有其法。在这座丰碑中,他融合了于、欧、法,两者浑然天成。从神韵上看,是直追王,但用笔一结,又圆又细的是楚法。他的书法不仅“古雅而俗,薄而硬”,而且有一双精致而神奇的书法鉴赏之眼。唐朝贞观十二年,因著名书法家余士南不幸去世,召见褚遂良,任命他为书辅。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一幅古人墨宝的卷轴,让褚遂良看看是不是王羲之写的。褚遂良看了一会说:“这是王羲之的赝品。”唐太宗大吃一惊,问褚遂良怎么知道的。褚遂良让唐太宗拿起这卷书法,透过阳光看。褚遂良指着“小”字和“伯”字对唐太宗说:“这个小字的点和笔画里,有一层比外层暗的墨迹。王羲之的书法如此引人入胜,应该不会有这种败笔。”唐太宗听了,打心底里佩服褚遂良的眼光。此后,唐太宗收藏王羲之墨迹,每当真假难辨时,总要请褚遂良帮忙鉴定。后来,他奉命将这些珍贵的书法编入目录,保存在宫中。他的传世著作有楷书《孟夫子碑》、《雁塔圣教序》、《一阙佛龛》等。《孟氏碑》,全称是《唐代最高宗师孟氏碑》,楷书,书体是欧与危的结合体,像欧洲一样美丽端庄。余士南的书法是优雅而轻松的,欧阳询的书法是刚健而危险的。字体更方更漂亮,笔法太充满起伏。有些字飘逸端庄,是楚中年书法的代表作品。唐贞观十六年(642年)建立。《济公圣教序》又称《雁塔圣教序》:楷书是褚遂良的代表作,成书六年后即逝。也可以说是他晚年留下的杰作。字体细而富。唐高宗永辉四年(公元653年),陕西Xi慈恩寺大雁塔下竖立了两座石雕。前碑刻《圣教序》,后碑刻《圣教录》。5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诗人。字美成,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邰、泸州教授、直隶水县人等。惠宗在等待惠友阁,并促进盛达的房子。精通音律的他创造了许多新的音调。他的作品多以闺情、旅行为主,也有咏物的作品。规则很严格。语言优雅飘逸。长调特别擅长叙事。后来被格律诗人占据。在旧词论中,他被称为“词人之冠”。有一批穆斯林居士,已经失传了。主要的话是苏牧哲(廖)梁祝(月满惊鸿,吴起无常)大侠兰陵刘青旅(刀光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