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据说14年底,日本有一场樱桃插上漂亮羽毛当球,两人用木板来回打斗的运动。这就是羽毛球的雏形。
现代羽毛球诞生于英国。1873年,英国格拉斯哥伯明翰有一个叫博福特的伯爵,在他的领地举办了一次游园会。几个从印度回来的退役军官介绍了一种隔着球网用球拍来回打毽子的游戏,引起了很大的兴趣。因为这个活动很有趣,所以很快在上流社会的社交舞台上流行起来。“羽毛球”成为了英国羽毛球的名称。1893年,英国的14个羽毛球俱乐部组成了羽毛球协会。
公元18世纪,印度浦那市出现了一种类似于今天羽毛球的游戏,将羊毛编织成球,上面插上羽毛,人们手持木制球拍,通过球网在空中来回击球。然而这款游戏并没有流行很久。
羽毛球大约在1920年传入中国,解放后发展迅速。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羽毛球队成为世界顶尖球队之一。
在20世纪70年代,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在国际羽毛球比赛中势均力敌。到了80年代,优势已经转移到中国,这说明中国的羽毛球运动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羽毛球在1992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共设男女单打、男女双打和混合赛五个比赛项目。还有很多其他的羽毛球比赛,比如汤姆斯杯,尤伯杯,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1877年,英国巴斯羽毛球俱乐部成立,英国公布了第一部羽毛球竞赛规则。
1893年,世界上第一个羽毛球协会在英国成立。1899年,协会举办了第一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每年举办一次,延续至今。
20世纪初,羽毛球运动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传到英联邦国家,再到亚洲、美洲、大洋洲,最后传到非洲。
1934年,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成立,总部设在伦敦。
1939国际羽联通过了羽毛球比赛规则,所有成员国都遵守。
欧美羽毛球运动在20世纪20-40年代发展迅速,其中英国、丹麦、美国、加拿大的水平相当高。亚洲的羽毛球运动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迅速,马来西亚两次获得汤姆斯杯。与此同时,印尼队在技术和打法上做了一些创新,很快取得了优势地位。20世纪60年代后,羽毛球运动的发展逐渐转移到亚洲。
1981年5月,国际羽联恢复了中国在国际羽联的合法席位,翻开了国际羽联历史新的一页,进入了中国羽毛球运动员称霸世界的现代。
羽毛球在第24届首尔奥运会被列为表演项目(1988),在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被列为正式项目(1992),在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被列为混双项目(1996)。从此,羽毛球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06年,羽毛球新规则试行三个月后正式实施。在当年的汤友杯上首次采用。?
扩展数据:
共同游戏
后场底线
对于羽毛球初学者来说,这是一种更具威胁的基础打法。其特点是通过高球将对方逼至后场底线,使对方回球不到位,伺机扣杀或打短球。这种打法主要靠实力取胜,也就是后场的高、吊、杀技术水平。要使用这种打法,你首先要用你的高尔夫球打到对方的底线,同时你还要有在后场对抗对手的能力。
攻击方形球来控制落点
进攻方球就是进攻对方场地的四个角,从而快速击球并准确落地,调动对方来回跑动,打乱对方位置。来不及回中锋位置或者回球质量差的时候,就会攻击其空位。这种打法要求运动员步法快速灵活,防守稳健,落点控制准确,进攻能力强。
快速拉起控制网。
这是最常用的主动快速攻击方式。其特点是:用进攻型平高球在后场两角快速压住对方,然后运球或削球将对方引至网前,再快速控网,通过网前搓球,推后场底线,使对方难以回球,从而创造中后场强力扣杀的机会。它要求运动员有更全面的技术,善于攻防,步法和技术快速灵活,特别是在控网方面有更细腻的技术。学习者通常在掌握了比较全面的技术后使用。
这种打法的特点是在后场,利用向下击球(扣杀、削球或掉球)的进攻技术,快速搓或推球上网,获得前场进攻,使后场和前场进攻紧密衔接,提高攻击力。
防守中路反击
这种打法是基于运动员个子较矮但更灵活的特点。重在防守结合反击(扣杀、掉球),蕴含着让对方多失误,尽量减少己方失误的战略思想。怎样才能让对方犯更多的错误?这就需要你善于控制落点和球径,调动对方在移动中勉强进攻,急于失误,或者给自己创造反击的机会。
那么,怎样才能尽量少犯错误呢?这需要你有快速灵活的步法,能够在球场的任何角落救球,顶得住对方的强攻;同时,抓住有利战机,进行攻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