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汝窑瓷器
汝窑瓷器是官窑体系中传世最少的产品。据陶瓷专家宋先生考证,流传于世的汝窑瓷器有65件。近年来对汝瓷的收藏和研究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藏友们讨论:
观点一:汝官窑和汝窑的概念要区分。
长期以来,考古界和收藏界的专家和权威人士用一句话概括了汝窑瓷器的主要特征,即“碧如天穹,面如玉,蟹爪纹,晨星稀,芝麻满意甲釉”。“蓝如天”,即釉色蓝如雨。“面如玉”是指器具表面具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光亮如玉。“蟹爪纹”(图4)指的是仪器表面的开口,特别是蟹爪,不规则交错,有细微的裂纹(这个解释我有不同意见,需要推敲,后面再说)。“晨星疏”(图6)是指釉中气泡稀疏,就像晨星一样。“芝麻制钉釉满意”(图1),即脚涂釉,脚底由芝麻般薄的支钉支撑。这些汝窑瓷器的胎釉有文献记载,有出土实物证实,是鉴定汝瓷的关键。
强调汝窑瓷器的上述特点是其精品所具有的。汝窑烧制始于宋初,盛于北宋末年。窑口位于河南宝丰、临汝等地。其中,宝丰梁青庙窑在北宋后期作为御窑使用了近20年,专为宫廷烧制瓷器。是“贡品”,所以有官窑的性质。造型端庄大方,古朴典雅,工艺精湛,胎质细腻,应称为“汝官窑”。南宋人周惠在《清波》杂志上写道:“汝窑宫禁烧,玛瑙作釉,朝廷拾来才可卖。最近特别少见。”意思是:汝窑以玛瑙粉为釉的器物是宫廷专用瓷,非宫廷瓷不允许用玛瑙粉作釉。汝窑的精品都是经过挑选送到宫里的,不合格的经过皇家挑选才允许出售,这是很难得的事情。由于玛瑙是汝瓷贡品器皿的釉料,形成特殊的颜色,所以有“汁亮有光泽,水欲滴,釉如膏脂,而不流,其釉厚而响,亮而不涩”之说。世人也称赞汝瓷“如玉,非如玉,但胜于玉”。特别是器件表面小,切片密集,形成鱼鳞状,更是别具一格,独一无二。釉中气泡周围的玛瑙晶体形成星光闪烁,如同晨星一般罕见,具有宝光飘逸的清纯风格。在制瓷的过程中,创造了一种芳香的灰胎。在烧制技术上,采用全釉烧法烧制的支钉印记,其细小规整程度独树一帜,远远落后于其他窑口,更为北宋皇宫所青睐和欣赏。因此,汝瓷成为“名瓷第一,汝窑第一”,可以万古长青。
只有65件的所谓传世汝窑,已被专家确定为“汝官窑”。
用玛瑙粉作釉,汝窑瓷器会有文献中所说的“八色之多”,有天青、天蓝、豆青、蛋青、粉青、月白、虾青、艾青。最成功的颜色是天蓝色,最好的是天蓝色。现在的鉴赏家大多以天蓝色或天蓝色为标准色,其他颜色的汝窑瓷器都不认可。我认为这个鉴定结论不正确。汝窑和汝官窑的概念被这些鉴赏家混淆了。他们用鉴定汝窑的标准来鉴定汝窑瓷器是否合理?北宋汝窑烧制时间短,烧出的贡品(汝窑)确实稀少昂贵。但绝对不能认定汝窑为汝窑瓷器,而要“否决”明显是汝窑烧制的瓷器。
中国瓷器“自唐代起有窑名”,一直沿用到近代。五代时期基本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宋代制瓷业规模较大,名窑众多,工艺水平超过前代,达到了新的繁荣阶段。其主要标志是全国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这些著名的瓷窑都是烧供宫廷用的瓷器,供皇帝和大臣们享用。考古学家和收藏家一般称之为“官窑瓷”,简称官窑。各种窑作为一个大窑,也烧更多的大宗商品,也就是商品瓷,供民用,在数量上比贡瓷多得多,也就是所谓的“民窑瓷”,简称民窑。一般来说,送到朝廷的瓷器都是没问题的,但朝廷还是要选的,也就是“御选”,御选通过了就保留,不合格就销毁(如钧窑器)或“准卖”(如汝窑器)。
赵霁,北宋历史上的第八位皇帝,傅园三年(公元1100)登基,在位26年。宣和七年(公元1125),金兵大军南下,赵桓取地。仅过了两年,南宋皇帝赵构,即宋高宗,于靖康二年(公元1127)位于临安(今杭州)。赵霁是北宋的亡国之君,但他在艺术上极有天赋,尤其是他的书画创作可以说是才华横溢。汝窑的烧造时间大约在北宋中后期的20年左右。从时间上看,大部分是在宋主政时期。赵霁的审美观也决定了皇家拨片是否合格。陆游《旧学寺笔记》中有“故都不禁窑,而用汝器”的记载。北宋“弃用你”的出现,可能与赵霁的个人审美有关。因为信奉道教,他自称“道教的创始人,道教的皇帝”,他的蓝色神秘主义正是宗伟所指。《史记》中有很多关于赵霁绿色词的记载。“弃定用有”也是这种崇尚青色的审美观的体现。作为艺术家,赵霁不仅向汝瓷要求釉色,还要求造型、纹饰、材料和质地。艺术家对艺术品的要求很高,他的审美要求也决定了北宋皇宫汝窑所用的瓷器必须达到“青天如玉面蟹爪纹稀晨星芝麻钉釉”的标准。
汝窑宫用的不合格瓷器可以卖。这些“不合格”的汝瓷是作为贡品制作的,而且都是“玛瑙底釉”,绝对应该具备“表面如玉、蟹爪纹(尤其是无纹)、晨星稀少、芝麻钉釉令人满意”的特点!只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瓷器的造型和装饰都不符合赵霁的审美要求(我就不分析了)。人的审美标准不一样。赵霁是皇帝,他对天青的偏爱决定了汝官窑的釉色一定是“天一样蓝”。也许是赵霁不喜欢在器物表面装饰花纹,所以传世的汝窑以釉色取胜,很少见到表面有花纹(笔者将在后面的文章中论述汝窑的花纹)。这些不合格的“准汝官瓷”都卖到了哪里?有钱人买的!在大官、富人、商人、玩家(收藏家)手中,流入民间。这部分你的官瓷(完全是你的官瓷性质!)可能有很多。
近年来,古陶瓷学者认为,除宝丰、临汝外,河南乳山、郯城等地均有汝窑式瓷器产生,也形成了汝窑制度。
汝窑瓷器的概念到这里应该清楚了,就是单色釉瓷器,最早烧于宋初,盛于北宋后期,在河南宝丰、临汝等地方瓷窑烧制。在制瓷工艺上,超越了之前南方所有的青瓷。除青瓷外,汝窑还烧制白瓷、黑釉、三彩、珍珠雕花、白黑花、白青瓷、青釉钧瓷等产品。还创造了独特风格的印花青瓷,使其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窑口之一。
汝窑瓷器是汝窑瓷器中以玛瑙粉为釉的精品和贡品。如北宋宫廷烧制的御用汝瓷宝丰梁青寺窑,不仅制作精美,工艺精湛,而且釉色丰富,光泽柔和,釉面装饰别具一格。由于汝瓷有玛瑙作釉,光泽明亮多变,釉上的沙眼露出蟹爪纹和鱼子纹,器面还有鱼鳞口,使器形更为简约。在阳光下观察釉时,釉中有许多红斑,有的像早晨出海;有的像晚霞;有的像风平浪静后的雨;有的如长虹挂,真的是珍珠与巧夺天工的完美结合。
概念区分清楚后,“北宋汝窑”的数量就不会只有65件传世了。汝窑瓷器烧制时间较短,又处于亡国战乱时期,所以留存下来的不会太多,其中汝官窑瓷器更为珍贵。但是,永远不会只有“65”这个数字。肯定有人,地下更多,关键是没发现。2000年6月至10年6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南省宝丰县发现并曝光了汝官窑瓷器烧造区,获得了大量精美的汝官窑瓷器样品,特别是在相当数量的传世品中罕见的新形制和完整程度,是陶瓷考古的又一重大突破。这是最有力的解释。
观点二:采用“眼科学”与科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
我们的鉴定人应该以科学求实的态度来鉴定汝官窑瓷器。如何鉴别汝官窑瓷器的真伪?鉴定很容易,因为汝官窑的玛瑙粉是釉。研究很难,因为没有入门的机会。陶瓷鉴定的基础是比较。没有仔细研究过宋代汝官窑实物的人,如何辨别真伪?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珍藏的汝窑珍品,在鉴定家手里很难找到,供你研究!即使是在博物馆工作的研究人员,隔着玻璃看柜子里陈列的汝窑珍品的机会也只比普通人多一点点。玛瑙粉就是釉的效果,你的瓷器釉厚,就像古人说的“堆积脂肪”。特别是口边,釉厚不流,如“脂肪堆积”,釉色清亮润泽。如果没做过,很难理解滋润的标准。
更多鉴定信息可在藏龙古玩网站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