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吴国的历史是怎样的?
吴姓:源于有五千多年历史的炎帝姜姓。吴姓的第二个起源是有4000多年历史的祝融氏吴回氏。吴姓的第三个来源是有3500多年历史的姚姓。吴姓的第四个起源是出自有2600多年历史的黄帝姬姓(泰伯,后世吴姓称为凯姓始祖)。吴姓的第五次起源是在清代。
吴,中国东部江浙文化的统称,位于浙江钱塘江以北,江苏南部,上海全境。这一带长期处于同一行政单位(会稽县、江南东道、两浙路),语言为吴语。直到明清时期才分属浙江、江苏、上海三省市,文化、风俗、语言都比较接近。
吴国(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473年)是华夏民族在长江下游建立的一个姬姓诸侯国,又称、、大悟、天吴、。
吴的第一代君主是,是周部落首领古的父亲(周)和叔父的长子。因为周要把皇位传给小儿子和他的儿子姬昌(也就是),太伯和让位给三弟,逃到了,改名为吴。吴太伯被后人视为吴栋文化的始祖。
吴境位于江苏、安徽两省的长江以南和浙江北部环太湖地区,是吴的核心。建都初期在梅李(今无锡梅村),后期在吴(今江苏苏州)。它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和夫差时达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