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历史简介
1.名字上考证,故宫也叫紫禁城。中国古代强调“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星来对应首都规划,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无上。天帝住在魏紫宫,而地球上的皇帝声称自己是受上天命令的“天子”。他的住所应该象征魏紫宫,以符合天帝。《后汉书》记载“天上有一座魏紫宫,是上帝的居所”。国王建立了一座宫殿,喜欢它。"
2.建设原则:紫禁城严格按照李周考公基“前朝在市,左祖在右社”的帝都建设原则进行建设。整个故宫,在建筑布局上,通过形体的变化和起伏的方式,组合成一个整体。
3.在建造过程中,北京原本是燕王朱迪的封地。靖南之战后,永乐元年(1403),礼部官员李志刚说,燕京北平是皇帝的“龙兴之地”,应该效法明太祖,以凤阳为都城。因此,明太祖成祖大力提升北平府在燕京的地位,以北平为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中”。
4.明朝时期,紫禁城建成后,明清两代的宫廷历史长达500多年,包括皇帝之后的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等。永乐十八年(1420),北京宫落成。第二年,发生了一场火灾,前三个大厅被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