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人类的主角是男是女?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耕成为主要的生产活动,体力强的男性在生产部门逐渐处于主导地位。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动摇了母系氏族的物质基础;但随着产品的增多和分配的不均,贫富差距产生了,母系氏族公有制受到了挑战。利益分化引发的群体之间的战争,强化了男性领导者权力、地位、财富不断增加的趋势,进而他们要求改变世系继承的传统,即由女性世系继承改为男性世系继承。在这个历史阶段,以父权制为中心的私人家庭取代了以母子血缘关系为中心的自然形态,这也促成了以男性为社会主体的男权社会的兴起。女性逐渐从男性的主宰变为从属性,被驱赶到不同于男性的生存空间,导致了女性的集体沉默。
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不是生物学的必然结果,而是文化因素造成的。自父系社会取代母系社会以来,男性利用自己的权力逐渐将女性推上伦理的神坛,以维护男性权威。男性凭借话语权和解释权,为女性制定了一系列行为准则,使其一举一动都受到伦理道德的约束,女性的所有独立性和异质性都被洗去,进而被纳入具有母亲、妻子和女儿特定社会功能的社会秩序中,女性被改造成传宗接代、管理家务的工具。
经过男人对女人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改造,女人越来越沦为社会的边缘和底层。女性身体的塑造是按照男性眼中的标准来进行的。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妇女被要求忍受痛苦和不方便的行动来改变她们的自然身体。东方女性要忍受日本的宽腰带,缅甸的颈圈,中国的缠足,西方女性要穿紧身的胸衣,用钢铁支撑的胸衣。缠足一方面把女人的脚扭曲成可以根据男人审美爱好发挥的“三寸金莲”,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女人的不动,将其禁锢在狭小封闭的围墙和栅栏里。这样,女人就离自己真正的身体和真正的欲望越来越远了。在欲望和身体的双重萎缩中,他们逐渐被遗忘,尘封。也使得男女之间的局部差异被人为的夸大和凸显。
男人早就给女人定下了“三从四德”。所谓“三从”,就是“不嫁父,不嫁夫,不死子”。从生到死,没有一天不服从服从。顺从是女性道德的基础,是从终点开始的归宿。“夫为妻”作为“三纲”之一,成为整个中世纪中国处理男女关系的最高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此外,还有专门为女性设置的“四德”,约束女性的仪态。这种男性主导的男权文化压制着女性,让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在确立男性主导地位的同时,封建制度剥夺了女性在社会领域表达其智慧的机会。女性被禁锢在家庭的高墙之内,她们的人生价值几乎全部体现在婚姻和家庭中。女性只能依附于男性,不能拥有独立的意识和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