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古楼多大了?
广粤楼,又名玉木楼、鼓楼、东昌楼,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古城中心。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
在“中国名楼”的站台票画册中,广岳楼、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太白楼、王腾亭、蓬莱阁、镇江楼、甲秀楼、大观楼共同组成了中国十大名楼。
广岳楼是中国一座古老而宏伟的木质楼阁,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渡的杰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88年,光岳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虽黄鹤岳阳宜游”的美誉。
扩展数据:
聊城光岳楼是当时的董长伟警备司令陈勇出于“望敌而远”的军事需要而修建的。当时人们称之为“玉木楼”。
因此,该建筑具有敲鼓报时的功能,又称“鼓楼”。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知府杨能在修缮此楼时,将其命名为“东昌楼”。
此后历代碑刻重修中一直沿用“光岳楼”之名。广粤楼外观为四檐跨脊过街亭,分为墩台和主楼两部分。
桥墩为砖石砌成的四棱柱体,底长34.43米,接近光岳大厦的总高度,垂直高度9.38米。在站台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中间,有半票拱门,从站台的中心形成一个十字拱门。
四个检票口上方,分别建有方形门道。南说“文明”,北说“武定”,东说“太平”,西说“李杏”。
值得注意的是,北门的“武定”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这应该与明朝初期北方蒙古残余势力的戒心有关。
南拱两侧开有小拱,形状与中拱相似。东侧小门正面用青石雕刻,上书“凤城仙阙”,西侧刻有“元朗瀛洲”。
“凤城仙阙”中的“凤城”因聊城老凤凰古城的传说而得名。“仙阙”是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读来意境空灵,给人仙山琼阁的联想。《元朗瀛洲》中的“元朗”就是传说中的神仙居所。
“瀛洲”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岛。两个人物虽然不同,但都是在超验对象之外的仙境氛围中形成对比。西门是假门,只是形式上的,为了配合东门。东门是进入大楼的唯一通道。
闸门宽度为3.14m,拱高为1.75m..但实际使用还是太大,所以券内内置了一个小券,门道宽度只有1.86米。人踩门,门内有房,东面有跺脚,南墙上有小窗,通风采光。
百度百科-广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