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1以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大致可以分为哪些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哪些措施?
1.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初期(1979-1993),第一阶段是人民币内部结算价格和官方汇率并存(1981 ~ 1984)。改革前,人民币汇率长期低于出口成本,但高于国内外消费价格之比。为了扩大出口,人民币需要贬值,但人民币贬值对非贸易外汇收入不利。考虑到贸易和非贸易两方面的需要,8月1981 1 1,政府决定实行官方汇率之外的贸易内部结算汇率,即在全国平均出口汇兑成本上加上一定的利润,明显低于官方汇率。第二阶段是取消内部结算汇率,进入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时期(1985 ~ 1993)。双重汇率制度明显调动了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国家外汇储备也有所增加。但这种安排存在明显的问题:一是从对外关系的角度,IMF将双重汇率视为政府对出口的补贴,发达国家威胁对中国出口征收补贴税。第二,从国内来看,双重汇率造成了外汇管理的混乱,在外贸部门还在吃同一锅的情况下,并不能有效抑制进口。因此内部结算价从1985 65438+10月1取消,人民币回归单一汇率。为配合外贸改革和承包制的实施,我国逐步取消财政补贴,从1988提高外汇留成比例,普遍建立外汇调节中心,放开调节市场汇率,形成了官方汇率和调节市场汇率并存的局面。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阶段(1994至今)是汇率巩固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时期(1994 ~ 2005年7月)。65438-0994全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统一和规范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具体措施包括,第一,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4 65438+10月1,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价将合并。第二,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取消留成和结汇。第三,建立统一规范的中国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央行通过参与这个市场交易来管理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公布的汇率就是这个市场形成的汇率。1996 12中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这是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重要一步。1994之后,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除了从1994小幅升值到1995之外,仍保持相对稳定。亚洲金融危机后,由于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可能导致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增长,中国政府进一步缩小了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1999期间,IMF还将中国汇率制度的分类从“有管理的浮动”改为“盯住单一货币的固定钉住制度”。第二阶段是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7月21至今)。钉住汇率制成功地保持了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稳定,有效地促进了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对外贸易不平衡加剧。自1994(1998除外)以来,我国一直保持着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双顺差规模持续扩大,2004年的经常项目顺差已达到当年GDP的4.2%。二是双顺差造成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并带来货币冲销压力,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挑战。第三,粗放型出口增长方式使中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部分出口产品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严重破坏环境,不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