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黑历史
有学者称《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为累积作品。当然,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所有作家学者的肯定。在我看来,前面应该有一批作家,他们前期创作了水浒故事,提供了水浒故事的大体框架,提供了大量的初级水浒故事。最后,施耐庵和罗贯中在此基础上对该书进行了加工和再创作。
我觉得研究它的创作过程很有意思,里面有很多玄机。那么最大的谜团就是历史上的宋江起义,36个人,一支不大的军队,如何发展成小说中声势浩大,可歌可泣的农民起义。我们正在研究这一变化。我想从宋江起义的历史说起。历史上确实有宋江这个人,也有很多史书和文人笔记记载了一些关于宋江的事迹。但它们是零星的、分散的、无系统的。这里先介绍几篇。宋朝的历史不是最早的资料。先提几篇最早的文章。例如,南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名叫王顾,他写了一篇《东都略》,其中提到“宋江口JD。COM”。JD.COM是山东省。当时,一位名叫侯猛的退休官员给皇帝写了一封信,并提出了一些建议。玄德曰:“宋江率领三十六人,引数万军,在和硕、两地乱杀。如果他不敢反抗,他的材料会更优越。若不赦,便求方腊赎身,或足以平息东南之乱。”他所说的宋江三十六人,横跨和硕和JD.COM,和硕在河北,JD.COM在山东。他还提到,这支小部队战斗力非常强。“忠臣数万,无人敢抗。”数万忠臣都对付不了他。所以可以得出“料必超人”的结论,宋江肯定很高,超过常人。于是他向皇帝提了一个建议。不如赦免宋江谋反,有了他,改他为官军攻方腊。因为北宋末年,方腊起义声势浩大,上百万人参与,震动朝野。这样就平息了东南的叛乱,也就是方腊起义。这只是一个建议。至于后来是否发展成这样,历史上没有文字记载。
另外,再比如东都的故事。《东都记》里提到,有个叫张叔夜的人,在海州做县令。海州在哪里?就是现在的江苏连云港。他叙说,他说宋江带着部队到海州,在海边劫掠了十几艘船,准备从海上逃走。于是,张叔夜作为一州之长,召集一千多名敢死的士兵,设下埋伏,派出小股军队,摇旗击鼓,引诱宋江。然后宋江进入埋伏后,下令先放火烧船,切断他的退路。然后宋江看到到处都是埋伏,无路可逃,所以这次投降了。投降后,我大概确实参加了方腊战争。因为还有一些史料,比如《帝宋十朝大纲》,里面提到宋江在童贯的带领下,跟着另一个叫辛瞌睡的官军,一起到方腊的上元洞,杀了洞头,攻下方腊丞相,其他所谓伪官。有一些记录。但这些记录数量不多,非常粗略,大致勾勒出了宋江起义的一个大致情况。
那么我觉得这里要强调三点:一是宋江的数量很少,只有36个左右;另外一个,宋江可以说是游击战术,打了就跑。这样一来,忠臣就很难对付了。所谓数万忠臣不敢反抗,应该是这样的情况;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没有史料证明宋江曾经在山东梁山公园扎营。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就是说,实际上宋江起义和水没有关系。《水浒传》从宣和年间到元末明初,大约250年。所以在这个时期,我们设想关于宋江起义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事实上,许多人和一些民间作家参与了水浒故事的创作。那么这些人恐怕有的是老人,有的是街头艺人,有的是话剧编剧等等。然后就是各种形式。水浒故事里有一些民间传说,也有一些是绘本。在宋元时期,有一种艺术叫说书,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评书,但这些民间作品大多是任其自生自灭。能在文献中留下痕迹的已经很少了。我想打个比方,比如一座冰山,露出一角,90%在水下,那么水浒的民间传说大概90%已经被淹没了,我们能知道的只是那座冰山的一角。那么,这些信息呢?我们还可以举几个例子。
比如南宋的时候,有一个学者叫叶洛,他写了一本书叫《醉翁之意不在酒》,薄薄的一卷,但是这薄薄的笔记有一个特点,就是专门讲说话的艺术。所以研究小说的人认为这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料,所以这部作品中提到了很多绘本的名字。这些绘本没有流传下来,但是名字流传下来了。其中我们发现了这样的文章,比如有一篇文章叫《蓝面兽》,我们非常熟悉,可能是杨志写的。还有一篇文章叫《花和尚》,是讲鲁的。还有一篇文章叫《战士》,可能是关于宋武的。还有一篇叫《石头记孙犁》,这是不是《水浒传》里的孙犁还不好说。还有一篇文章叫《许婧变成了一棵草》。这个许婧也出现在《水浒传》里。他是一名谦逊的忠诚军官。总之,通过这段“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记录。我们知道早期的水浒故事大概都是短篇小说,英雄的个人传记,还没能连载成长文。这是一个例子。
再比如,南宋一个叫龚楷的画家。他对水浒传的民间故事很感兴趣。他也是一个画家,非常崇拜宋江。于是他画了三十六个英雄的画像,每个人写了一首赞诗和一篇序,就是宋江的三十六赞。那么,这个序,还有三十六首诗,都是南宋保存下来的。有一个著名的作家叫邹密。邹密有一本名为《心连心杂志》的笔记,全部保存在这里。然后他又提到,他说宋江的故事是街上听来的,就是民间私下广为流传的。不仅老百姓爱听,士大夫也爱听。当时有一个皇家画家、宫廷画家叫宋丽,曾经画过三十六人,于是龚开又画了一遍。他写给大家的诗都是四个字,每个字四句。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燕青,浪子回头。他说:“平塘是一个奇怪的地方,他知道他的出生的名字,他是美丽的春天。”所以我们想,有没有可能《水浒传》早期故事中颜卿的外号是“张”呢?而且比如《水浒传》里也出现了张衡,怒船。他写了这个问题:“太行有六个人,没有这个团伙,人数不足。”我们注意到,龚凯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有两点。有一点是勇者人数是36,还没有发展到后来的《水浒传》的108。这是一点。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包括它的诗赞和序,完全没有提到水浒传。相反,太行山前后被提了五次。是在龚凯听过的水浒传故事里吗?宋江的传说并没有和水浒传挂钩。宋江的活动区域是太行山,与水无关,不能叫水浒故事?这是我们的猜测。
第三个例子,我想讲一个元代初年的绘本。绘本小说叫《大宋宣和遗事》,可能喜欢《水浒传》的同志大概都知道这是一本讲故事的绘本。讲述了北宋的衰亡史,其中有一段涉及宋江起义的话,约四千字。因为这幅画的文字很简短,具有提纲挈领的性质,但内容丰富。包括“杨志卖刀”的故事,“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宋江杀”的故事,“九天玄女册封天书”的故事,包括招安招降方腊的故事,整个顺序和今天小说《水浒传》中的一样,可以说是搭起了一个水浒故事的框架,说明至少在元初,水浒故事基本成型。
我们还注意到,大宋遗书里有一个勇者名单,人数还是36人,还没有发展到108人。再一个,它第一次提到了水浒传。我们说宋江的史料里没有水浒,龚凯的《三十六赞》也没有提到水浒。所以这里第一次提到水浒传是在《大宋遗事》里。但它把水浒传放错了地方。其中提到了太行山水浒传。我们知道太行山不在山东,而是在河北和山西交界处,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脉。你怎么能把这太行山的水浒混为一谈?有学者基于这一点进行了推论,认为水浒故事很有可能在南方流传,至少《宋宣和遗事》的水浒故事有可能在南方流传。因为当时南宋时期,南方是南宋,北方是金,两国长期对峙,几十年到几百年不等。然后,南方的老百姓,南方的说书人,南方的水浒作家,不了解北方的地理情况。他只听说北方太行山是英雄出没的地方,水浒也是英雄出没的地方,所以就混了。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水浒传》大概应该主要流传在南方,因为我们看到两个作者,一个是施耐庵,钱塘江人。虽然罗贯中的祖籍很可能在北方,但他的主要活动区域是钱塘。包括小说在南方写的时候,作者的热情很高,在杭州写了很多诗,在北方写好像没有什么热情。特别是梁山泊是黄河的泄湖。但是小说里很少提到黄河,大概有一两个地方可以找。这表明他对北方的地理不太熟悉。这是第三个例子。
第四个例子,我想说一下元杂剧的水浒,应该是北派的水浒故事。元杂剧起源于北方,所以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元杂剧水浒戏有几十部,其中保存完整的剧本大概有十部。确保作家的名字少一些,三个或四个。其中之一是高文秀的《黑旋风双贡献》;一个是康的“黑旋风带负荆”;还有李的《燕青薄鱼》;另一个是李志远的《重返监狱》。这四本书比较准确,是元代的作品。还有其他几部作品,如恩、黄华玉、五虎劫狱、七虎同台、王矮虎出东平府、排九宫八卦阵等。首先作者不详,年代难以确定。有人说可能是元末明初的作品。另外,水浒戏数量众多,我们只知道一个名字,剧本已经失传。那么在这些水浒戏中,我们发现谁演的主角最多呢?黑旋风李悝jy和宋武也有关系,一个叫“双功宋武之仇”,一个叫“折熊打虎”。不知道这是不是小说里宋武打虎的原型。我认为元杂剧对水浒的贡献有两点:一是确立了水浒的正确地位;为什么?因为元杂剧的作者大多是山东人,康、高文秀、高文秀都是东平人,水浒就在东平,在高文秀脚下。当然,他不会把这个水浒传写到太行山。高文秀《黑旋风双贡献》,第一折,宋江打了个开场白,把梁山泊的位置说得很清楚,念了这么一句话:“村名水浒,泊为梁山。周慧巷有几十家分店,方圆八百里,东有列岛,西有咸阳,南桐大冶金乡,北有轻骑县。”把这个地理位置说得很清楚。只有山东人才能有这么准确的地理知识。然后,这段话被水浒作者抄到了第78部小说的开头,这是一回事。更何况宋江在开场白里提到梁山好汉三十六个家伙,七十二个小子。我们认为这很可能是从36人过渡到108人的前奏。三十六个家伙应该有三十六个大领导,七十二个男生应该有七十二个小领导,加起来有一百零八个人,后来形成了小说中的最高天。
所以我们说元杂剧对《水浒传》的贡献是确定了一个大的背景和一个准确的地理位置。还有一件事,勇者人数和首领人数已经确定。但是在水浒的创作过程中,从元杂剧中学到的具体故事情节很少,大概有三两个:一个是康的黑旋风,说到水浒,我们再看第七十三回,“黑旋风捉鬼,水浒献二头。”这段话出自元杂剧。另外,宋武打死了老虎,因为剧本《折熊与宋武打死了老虎》现在已经失传了。我们怀疑《水浒传》中宋武的打虎是否出自那里,这是一种猜测。然后元末明初,施耐庵和罗贯中这两位最后的文学家,在民间流传这个故事,水平参差不齐,层次也比较低。只有通过对早期作品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创作,才能将一部民间作品提升为高水平的文学杰作。没有施耐庵和罗贯中,就没有水浒传。现在很多学者认为,《水浒传》真正完成的时间应该是在明朝嘉靖年间,也就是1522年之后。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水浒传》的完成过程大约需要400年。我们无从考证最终作家的名字,但我想这并不妨碍我们把施耐庵和罗贯中作为水浒作家的代表。他们代表了水浒创作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文人舞台的最高水平,我觉得可以这么理解。
所以说到这里,我们还是没能解开水浒之谜。刚才我们提到了历史上的宋江三十六人,小说发展成了一个部落。宋江历史上是小部队机动作战,水浒传中却变成了大规模的水军对抗。这种变化是怎么发生的?怎么来的?有人这样解释,说小说创作最大的特点是虚构。那么,《水浒传》作者完全可以凭借虚构来完成这部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我不太同意这个观点,因为我们知道《水浒传》是最早的小说之一。小说家呢?他尝试创作这么长的小说,恐怕能力和虚构能力都不怎么样。所以我想象当我说小说的写作其实是一个大筐的时候,它就是一个大筐。那么小说家在尝试写小说的时候,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我说,上哪找这么多材料来装这个大筐?而历史上的宋江起义,那一点点材料,我觉得是不足以填满这样一个小说框架的。所以我想,如果是我们,我们会怎么做?我想我们无疑会打破宋江起义的史实,我们会到处寻找材料。无论农民起义和民族战争的材料是什么,无论发生在哪个朝代哪个世代,无论发生在北方还是南方,都有一句话:篮子里找到的就是粮食。要填满这个大篮子,这就是作者要做的。这也是文学创作中的普遍做法和普遍规律。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他说他写的这部小说里的人物都没有具体的模型,也没有专门用过什么人。他们往往是一个东拼西凑的角色,嘴在浙江,脸在上海,衣服在山西。我觉得水浒也应该是农民起义拼凑出来的。而现在我们通过研究发现,《水浒传》作者也是这么做的。让我给你举几个例子。比如我们看水浒传的时候第一个山寨头子是谁?王伦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王伦,是北宋清朝时一次士兵起义的领袖。他在山东和苏北率领数百名士兵,最后被镇压。他的起义比宋江起义早了七八十年,所以也被作者用来充实自己的小说,成为山寨第一头目。这是一个例子。
再比如方腊起义的故事,也有小说家写过。除了是宋江起义的对立面,方腊在小说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一些关于方腊的史实也被用来形容宋江。比如小说里有一个童贯,童贯是北宋举足轻重的历史,相当于国防大臣。曾率大军镇压宋江起义,两胜童贯,三败高俅。所以实际上是不可能以国防部长的身份率领大军攻打宋江的。宋江三十六人,如何用屠刀杀一只鸡?那么童贯到底打压了谁呢?方腊被压制住了。于是他把童贯镇压方腊的史实搬出来写宋江。另外,有学者曾提到方腊家乡的村子叫团村,而阮晋勇、晁盖三大英雄都在,他认为这是方腊的材料。
再举个例子。比如《水浒传》一百二十回即《水浒全传》中增加了天狐和王庆,于是学者考证出天狐和王庆也是历史上真正的农民起义领袖。这些都有据可查。另外,《水浒传》中有很多梁山好汉都有历史现实的原型。像杨志,刘唐,张衡,杰宝,史进,关胜,张顺。张顺是一个真实的人。他是一位民间英雄,也是南宋后期抗击蒙古人的民兵领袖。最后他也死在水里,被箭射死。可以说连细节都和《水浒传》中死在西湖的张顺一样。总之,我认为从这一点来看,《水浒传》不愧为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不是对任何农民起义的忠实记录,而是对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的全景式描述,包括宋江起义前后的农民起义和民族战争。历史既真实又厚重,史诗般壮丽。
那么说到这,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我们说的这个《水浒传》和《胡》是什么意思?“部落虎”的意思是水浒和水边,水浒传是一个英雄在水边造反的故事。那么,顾名思义,这个故事应该发生在水边,水应该是这部小说的主角。没有水,即使是书名也将毫无意义。然而历史上宋江从未在水边扎营。甚至在早期的一些故事中,只提到了太行山,没有提到水浒传。看来宋江不是“水贼”,而是“山贼”,所以想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水浒传》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然后有人说,梁山泊里不是有水吗?水浒传里有农民起义吗?如果有农民起义,被小说家吸收,梁山泊也确实有一些民间武装。但总的来说,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都是小部队,小规模,小范围,没有这么大规模的扎营,也没有这样的历史记录。
清朝时,有一个叫曹的官员到山东寿章做知县。他到了之后,听说梁山泊就在附近,非常高兴。我怀着极大的兴趣去那里观光,但是当我到达那里时,我感到失望。梁山一看就是山坡,梁山泊没有水,完全干涸。人们不得不挖井来喝水。无泉无溪,无险可守。换句话说,梁山泊实际上并不适合大规模的驻军和修建水寨来对抗官军。然后我觉得,水浒作者对绿林题材很感兴趣,我们应该去农民起义的历史中去寻找这样一个水泊聚义的格局。我想,有这样的农民起义吗?首先,它的规模应该很大,参与者有几万、几十万;此外,它对朝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那么最重要的一条,我觉得这次起义应该是借助大湖大水楼来对抗官军。那么为了镇压这些起义军,朝廷就要投入大量的兵力或者镇压和安抚并举,使用安抚的手段。最后镇压了农民起义。那么,农民起义军改为官军,或者抵抗外敌入侵,或者镇压其他农民起义,有没有这样的农民起义呢?如果有,可以作为《水浒传》故事的原型。后来我们考察农民起义的历史,真的发现有这么一次农民起义,就是南宋初期的洞庭湖钟祥、杨幺起义。那这次起义呢?始于南宋初年的建言时期,持续了五六年,给南宋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因此,在官方和民间的史书、文人笔记和民间传闻中,都有大量的文字记载和口头传说。特别是我觉得要注意,就是说这次起义和宋江起义很接近。宋江起义失败时,大约是宣和三年,1122,洞庭起义开始的年份是1130,相差八年。历史上的八年转瞬即逝。我们可以说,宋江起义和洞庭湖起义的民间故事都是混杂在民间流传的,很容易互相借鉴。
下面呢?我想做这样一个工作,就是我们来比较一下:一个是历史上的宋江起义;一个是小说中描写的宋江起义;一个是洞庭湖起义。我们把三个素材放在一起对比一下,看看小说里的描写是不是更接近历史上的宋江。是钟祥还是杨离洞庭湖更近?一方面,我想从地理环境说起。先说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其作战区域为河北、山东、苏北,以机动作战为主。它从未去过梁山泊,也没有梁山泊集水建村的记载。总之,跟水没关系。这就是历史上的宋江。那么小说里的宋江就不一样了。有了八百里水浒,景观村就是为了抵抗官军而建的,水在水浒故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再看洞庭起义,洞庭湖真的是八百里洞庭湖,周长八百-九百里。港湾分支纵横,地形复杂。有山有水,有君山。杨幺的大寨建在君山,杨幺建了水乡。最多的时候,全盛时期有70多家,抵抗官军。所以我们翻遍农民战争史,发现洞庭湖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唯一一次依靠大湖大河修建水村抵抗政府军的。这是从地理环境来说,小说历史上离洞庭湖较近,离宋江较远。
从起义的规模来看,历史上宋江队伍只有36人,就算后来发展起来,也有几百人。我们看到它的战斗力虽然很强,但是被张叔夜一州一县打败,说明它的战斗力还是有限的。水浒传中,宋江的起义军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一开始有300到500人,后来发展到几千人。如果你仔细阅读那本小说,它确实是精美的。它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哪场战争,调动多少军队,它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写得清清楚楚。到最后他接受招安的时候,自称梁山泊十万人。
我们再来看看洞庭湖。洞庭湖关于钟祥、杨幺起义的人数不同,也是由于起义的历史时期不同。有记载说有两万人,《宋会姚记稿》中提到有两万人。《帝宋十朝大纲》里提到的有十万人,和梁山很接近。也有几十万人,甚至最多40万人。不知道这40万人有没有带家属。因为农民起义不是正规军,所以有可能让40万人逃脱战争的威胁。那么最准确的信息应该是岳飞的孙子约克,他编了一本书《金拓纳粹汇编》,里面提到“有八万人,有十万人”。也就是说真正能打仗的起义军精锐部队有8万,号称10万,而且都是公平作战。他们自称势头很猛,号称十万,和水浒的数量很接近。
第三,从这个角度,从起义成员的来源,他们的社会构成和他们的身份。我们再看看历史上的宋江。历史上的宋江是有地域色彩的,比如山东、河北。我认为他们在历史上没有文字记载。我们猜测36人,多来自山东和河北,比较单纯。具体的社会成分应该是农民或者军人,因为我觉得这个小单位战斗力很强,大概还有一些军人。这就是历史上的宋江。小说《水浒传》中的起义军,就籍贯而言,来自五湖四海。我们喜欢水浒的同志都知道,北方有英雄,南方有英雄,体现了三教九流,五行八功。因为梁山是个小社会,需要各种人才。养马人、铁匠和造船者也需要它。所以就形成了五行八功这样一个社会成分。这和历史上的宋江很不一样。三十六人走到哪里吃到哪里,所以它不需要这些。
我们再来看看洞庭湖。洞庭湖虽然是区域性起义,但被洞庭湖包围着,它的籍贯却反映了五湖四海。为什么?洞庭湖起义是南宋初年,天下大乱。金人进入东京后,北方许多衣冠楚楚的家庭逃往南方,北宋军队战败逃往南方。看它的社会人员构成:我们说洞庭起义的士兵主要是农民和渔民。他们采取了这样一种策略,这种策略被称为水战和土地耕作。他们在水中作战,种庄稼的时候在陆地上种,收割后把粮食装在船上,然后下水躲避官方军队的讨伐。所以有人说这是洞庭湖起义创造的战略,就是以水作战,边打边耕。另外,洞庭义军的首领大多是农村英雄,而且很厉害,和水浒很像。此外,还有一些地头蛇。你像钟祥,其实是一个刚强的君子,那个身份和晁盖很像。我们总是有一个问题。既然水浒传是文学虚构,为什么要把一首古典诗词安排在宋江面前?这个问题我之前不懂。晁盖陶文武艺不如宋江,早逝。但宋江对晁盖是恭敬顺从的。晁盖死后,山寨里立了一个晁盖的牌位,直到他最后被拥抱,这个牌位才被烧掉。为什么古典会有这么高的威望?我觉得这应该是钟祥和杨幺在洞庭湖关系的一个投影。
另外,我想说说水战。宋江三十六人在陆上打仗,与水无关。不用说了。于是在小说中,宋江依山傍水建了一个水村,小说多次描写水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有的同志可能会认真看书。他们应该注意到,这场水战是有固定模式的。往往是官兵在水上相遇,然后水军首领跳入水中逃走,留下一条空船。官军见之,乘势追击,最后中了埋伏,大败而归。有几次水战无一例外,起义军用的就是这种空船计划。洞庭湖起义被镇压时,由于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一个湖泊,朝廷调动建康府官兵控制了崔峥和吴权。我们看小说的时候发现,高俅打梁山的时候,调走了一支水军,也是金陵建康府的水军。我觉得这不合理。洞庭湖属于长江流域。我从建康府长江流域抽调水军是合理的。游水泊是黄河流域的一个湖泊。怎么能调动长江流域的水军进攻?从这里我觉得透露了一点线索,小说用了洞庭湖的素材。另外,还有一点,高俅三败给高俅是怎么被抓的?第八十回,高俅用的船叫海豚,历史上其实叫船船。这是船的前身,不是划艇。船的两边都安装了轮子,人在水面上像苍蝇一样行走。外面有护舷,射箭也不怕。这条船叫船和船。历史上第一次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车船是在杨幺的旗舰洞庭湖。这种车辆和船只有32辆汽车和32个轮子,长30英尺,三层楼高,可以运载数千名士兵。这艘旗舰的名字叫浑江龙,与《水浒传》中李俊的绰号一致。所以从这些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出,水浒传更多的是受到洞庭湖的影响,而历史上离宋江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