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的历史贡献
佛教思想的核心是起源,否认有至高无上的上帝,认为事物总是处于无始无终的因果之中。同时,它强调个人的解放和普遍的生活。
魏晋时期,佛教哲学与道教融合,丰富了后期玄学的内容。隋唐时期形成了八大佛教流派,各流派对佛经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有别于印度佛教的独特的中国佛教理论体系。
宋明时期,儒学看似反对佛教,实则在思想上吸收了佛教的精华,形成了新儒学——理学。朱的“顿悟”说脱胎于禅宗的顿悟。
近代改良派也从佛教中汲取养料来批判理学,如谭嗣同所建立的“仁学”体系,其思想渊源之一其实就是禅宗。在教育社会方面,佛教传入中国,潜移默化地融入日常生活,改良了社会习俗,首先是改善了人生观,扩大了孝道。
1.人生观的提高
人们会思考自己的“从哪里来,又会死在哪里”。中国人自古就有“人死如灯灭”的观念。但由于佛教的传入,中国人明白了“三代因果轮回”的人生道理。景云:“如果你想知道前世的原因,今生的接受者是;:欲知来世,今生作者是。“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的一切行为、言语、思想都可以形成对未来结果的因缘,人生其实就是被这些因缘所支配的。业障有善恶,所以业障也有苦乐。
因为佛教“三代因果轮回”的理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没有必要为环境的艰苦而悲伤,也没有必要为机遇的美好而骄傲。只有把握当下,修正以前的错误,播下好的种子,才能走出困境,获得幸福,彻底改变命运。而且认真修行的话,可能会避免陷入三害,摆脱生死,进入涅槃。
因此,佛教的因果理论为中国人所熟知,不仅改善了人生观,也大大提高了整个社会的伦理水平,起到了减少社会矛盾的作用。
2.孝道的扩展
在中国,儒教和道教早已深入人心,尤其是依靠儒家的孝道来立足、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佛教的孝道和儒家有着本质的不同。佛教的为了追求真理和觉悟而离家出走的孝道,被儒家认为是大孝,但佛教认为这才是真孝,是拯救亲人的大孝。所以佛教的孝道主要强调精神的永恒孝道。
剃头不是不孝,是一时的、表面的不孝,却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孝。出家是为了救父母,救所有做过父母的众生。
另一方面,国内的佛教徒并不否认儒家的礼。他们可以一边拜阿弥陀佛,一边行儒家的孝道,这也是佛教所提倡的。
但即使是在家孝顺,根本区别是佛教不像儒家,不属于隶属关系,因为“众生皆有佛性”,所以是自由平等的孝顺,不是义务,而是报答父母恩情的自然行为。佛教传入中国,经过漫长的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诞生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文艺家、教育家、旅行家等。在中国历史上,被鲁迅先生称为“民族脊梁”的玄奘和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鉴真就是杰出的代表。就文学而言,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一部,翻译的经典本身就是高雅瑰丽的文学作品。佛教经典如《北京经》、《维摩诘经》、《白宇经》等促进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论和禅宗思想极大地启发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等作家的诗歌创作。
在艺术方面,现存的许多佛塔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一些宏伟的佛教建筑成为各地景观轮廓的象征。敦煌、龙门、云冈、大足的石刻已成为人类艺术瑰宝的一部分。佛教音乐具有“远、空、轻、静”四大特点,达到了很高的意境。
另外,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词汇:“宗教”、“世界”、“现实”、“平等”、“不可思议”其实都来自佛教。如果抛开佛教文化,恐怕我们今天连中文都不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