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学地理课程如何设置?

中国中学地理课程

一,我国中学地理课程的演变

我国古代学校没有专门的地理课程,地理知识的传授多散见于《四书》、《五经》、《尚书龚宇》等书籍的学习中。19世纪,中国沿海城市的一些新式学校开始有地理课程,但中小学地理课程的正式设置是在1904年清政府颁布《设置学校条例》后开始的。90年来,我国中学地理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1)清末(1904 ~ 1912)

1904年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设置学校,颁布《奏校条例》,实行癸卯学制。玩校章程是中国最早的课程计划,在全国中小学广泛实施,包含地理。当时中学的学制是五年。一二年级安排了地理概论、亚洲通论、中国地理等内容。三四年级开设外国地理,五年级开设乡土文学。授课时数,除二年级每周3小时外,其他年级均为每周2小时,每周共11小时。1909后,中学两科,即无,实(理)。文科一、二年级开设中国地理,每周3小时,三、四、五年级开设外国地理,每周2小时,每周共12小时。实践科目一、二、三年级开设中国地理,四、五年级开设外国地理,每周1课时,每周共5课时。

这一阶段的地理课程内容主要描述中外的疆域、山川、河流、城市、交通、物产等,教科书的编写具有地理学和地方志的特点。

(2)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前(1912 ~ 1949)

在这个阶段的前期,地理课程变化很大。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中国地理和外国地理,高年级还开设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论。总学时也发生了变化,从每周8学时、6学时到9学时不等,地理课程也不是所有年级都开设。后期(1932之后)是历史上开设地理课程时数较多的时期之一,共12小时。初高中六个学年,全部开设地理课程,每周2小时。课程内容,无论是初中,高中,甚至小学,基本都是重复的。从国内地理到国外地理,区别只是内容的复杂程度。

这一阶段地理教材的编写质量有所提高,打破了过去的方志,吸收了当时地理科学研究的一些成果。但教材中也存在一些错误观点,如地理环境决定论、优秀人种论等。

(3)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时期(1949 ~ 1976)

在这个阶段,地理课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整个学校的地理教育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从繁荣到萎缩的过程。解放初期,地理课程体系基本沿用解放前的旧体系,但在内容上删除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等观点,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1953至1957期间,主要参照苏联模式,课程体系由自然地理向经济地理转变,由世界地理向中国地理转变,每周共12学时,是历史上开设地理课程的时期之一。内容比较系统完整,但与国内实际结合不够。从1958到“文革”,地理课程基本属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减少的时期。在此期间,地理课的课时量大幅减少,从1957的每周12学时减少到1958的8学时和1959 ~ 1962的5学时。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大多数中学也曾有一段时间停止开设地理课。

④“文化大革命”后的时期(1976 ~现在)

“文革”后,地理教育处于振兴阶段,地理课程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学地理课程总表(括号内为学时数)逐步恢复,学时数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地理课程不仅在小学开设,在高中一年级(或二年级)和三年级文科班也开设。教学内容上,初中开设区域地理(包括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和地方地理),高中基本教授系统地理。在指导思想上,逐渐明确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地理教学的核心课题。在地理教材的编写上,“注重提供事实材料”的方向转变为“事实与原则相结合”,区域地理内容的组织方式由描述法转变为特征法,教材的表达方式也由以前的书面表达转变为图文并茂的方向。

现阶段,我国各地虽然编写了一些不同版本的地理教材(包括地方地理教材),但在大多数时期,主要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全国通用统一教材。自1993秋季以来,我国普及了多种不同版本的地理教材,标志着我国地理教材由“一纲一本”向“一纲多本”(一纲多本)和“多本”(不同大纲多本)转变。

二,我国现行中学地理课程

根据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1990发布的《关于普通高中现行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和1993发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试行)》,现行中学地理课程如下:

初一开设世界地理,每周3课时。课程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为学习中外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的地球和地图的初步知识;第二部分是世界概况,是对世界的总体认识;第三部分是各个地区的地理特点和一些国家地理知识;第四部分主要讲时区、日期变更线和世界环保。

初二开设中国地理,每周2课时。四年制初中每周比三年制初中多一个课时。教材按照中国普通地理→中国区域地理→世界上的中国的顺序排列,即普通地理→分论→普通地理。最后研究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理和地方地理。

高一地理(必修)每周3课时。高中地理有十一章。前五章属于自然地理学,主要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人类的自然环境。后六章属于人文地理,讲述当前世界性的环境问题,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

高三地理(选修)为文科选修,每周4 ~ 6课时,教材以国内外区域地理为主。

从1994开始,原国家教委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了新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根据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方案的设计,高一年级开设的地理是必修课,每周3课时,学习有关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知识;高二高三开设的地理是限定选修课,高二每周1课时,高三每周2课时,主要学习人文地理知识。目前,高中地理新课程正在天津、山西、江西等省、直辖市进行试点,并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推广。

此外,经国家教委(教育部)批准,上海市还在1988设计了一套初高中地理课程,并从1993开始在上海实施。根据这一计划,六年级(九年义务教育制)开设自然地理基础(每周1课时),七年级开设世界地理(每周2课时),八年级开设中国地理(每周2课时),高二年级开设地理必修课(每周2课时),高三年级文科班选修地理课(每周3课时)。

浙江省也被国家教委(教育部)批准试行综合课程方案,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分为自然和社会两门课程。

三、台湾省、香港中学地理课程。

(一)台湾地理课程

台湾省中小学学制为12年:其中,国民教育(即义务教育)为9年,前6年为国民小学,后3年为国民中学(即初中),统称为国民学校;3年制普通高中,又称高三。

近年来,初中单独开设了地理课程。初中三个年级都开设地理课,每周共5课时。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每周2课时,第三学年每周1课时。三年六个学期,前四个学期以中国地理为主,后两个学期以外国地理为主。

高中三个年级也开设地理。高中地理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地理是高一高二的必修课,每周2课时。第一年是普通地理,第二年是国外地理和国内地理。高中地理选修课设在高三年级,由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地球科学三门课程组成。高三分文理科,理科科目为地球科学,文科科目为人文地理或经济地理。

(二)香港中学地理课程

香港目前的学制是: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两年(称为中四中五),大学预科一两年。20世纪80年代以前,香港有很多私立中学,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公立学校的数量大大增加。到1985,70%的中学生入读公立中学。香港通识教育重视地理课程。一般中学从一年级到二年级都会开设地理课。一方面,香港在1997年回归祖国前被英国占领了100多年,深受英国影响,继承了英国重视地理教育的传统。另一方面也和香港的环境条件有关。

香港的地理课程是:一年级香港本地地理,二三年级世界地理。不学地理的同学改学社会学。社会学是一门综合了历史、地理、经济和公共事务的学科。地理和社会都是初中三年的必修课。

高中地理课程开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香港中学习惯将高中分为文、理、商三组,其中学地理的学生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