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钓鱼城改变了世界。到底什么是钓鱼城?

南宋末年,有一座小山城——钓鱼城,在中国西南角,只有两平方公里。那是欧亚历史上的一次大转折,因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攻防战而被誉为“神之鞭断之地”。

南宋末年,只有百万人口的蒙古部落骑着铁马耀武扬威,长驱直入,直捣欧亚大陆之敌,震惊了全世界。

然而,即使是这支撼动了过去的浩荡力量,也会在命运中遇到不可战胜的敌人。

在号称天府之国的巴蜀大地,蒙古军队遇到了一块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硬骨头”——以钓鱼城为核心的山城防御体系,以及南宋著名抗元名将张珏率领的十余万军民。

无论在士兵数量还是武器装备上,钓鱼城都远非蒙古军队可比。他们没有蒙古军队在长期战役中积累的铁马、强弓、强阵,大多是平时耕田种地的平民,却在这个乱世被迫拿起简陋的武器保卫家园。

乍一看,这根本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宋朝军民似乎没有胜算。可是偏偏这场战争根本没有朝着人们想象的方向发展,而是打了一场持久战,持续了36年。

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在这期间,大大小小的战斗有200多次,甚至直到弱小的南宋被彻底消灭,浩浩荡荡的蒙元大军依然没能拿下这座弹丸之地的钓鱼城。

《渔镇之战》被后世很多军事爱好者奉为古代堡垒防御的经典。直到现在,钓鱼城古战场的沙盘模型还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供人们观摩。

钓鱼城城墙是由陡峭的悬崖建造的。除了城楼、堡垒等设施外,城墙上还铺设了一条三米多宽的赛马场,可供五人与三马齐头并进,并与城内道路相连,以便援军在战时快速移动,来去自如。

为了把强敌挡在城外,堵在河中,南宋军民还在城南和河岸修建了水军码头和南外城,使之成为较为完整的河防堡垒,堪称铁桶阵。

通过这些措施,渔镇积极控制了连接涪江、曲江、嘉陵江的扇形区域,并在三江沿岸拥有战时后勤保障基地。

钓鱼城的实际面积有多大?真相令人惊讶——只有大约两平方公里。当时南宋军民基于长期作战的需要,采取了内城与外城相结合、堡垒与山城兼顾、长期作战与耕田积粟并行、有完整的运送藏兵和补给的秘密通道等先进的修筑方法。

钓鱼城内有贺州、赵石两县的衙门,东固、西施的房屋,民居、亭台、楼阁、园林,军事作坊、粮食加工场,还有暗道、学校、仓库、监狱。

公元1276年南宋覆灭后,民族英雄张珏也在钓鱼城修建宫殿,希望让饱受战乱之苦的南宋两位国王在此避难。

令人惊叹的是,以钓鱼城为骨干的山城防御体系开创了战争史上战区防御的先河:以河流为线,以城塞为点,开创了点线结合、网络分布的防御格局;根据建城风险,城池与要塞融为一体,防御阵地极为坚固。有林地和池塘,可以让军队长期驻扎。有梯次部署、重点部署、有一定战略纵深的整体防御体系。

这样的城市堵车防御体系,不仅是重点部署,而且是分步装备,具有相当的战略纵深。既大大限制了蒙古骑兵的攻击力,又能充分发挥宋军步兵擅长近战的优势,使蒙古铁骑始终陷入冒险进攻、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

一些军事研究者认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三种城防体系。前两者分别诞生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钓鱼城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种全新的形态。放眼全球,欧洲中世纪的贵族城堡和日本、阿拉伯的东方城堡,就城市堡垒的建设规模和军事功能而言,根本无法与钓鱼城相比。

在渔镇攻防战中,元军总司令孟意外被炮弹炸死,使元军不得不弃城撤退。更不可思议的是,蒙元两军横跨欧亚大陆的军事扩张也从这个关节点急转直下,陷入长期低潮。

正因为如此,渔镇被世人誉为“上帝改写欧亚历史的地方”,这个位于中国西南角的小城,在世界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