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历史介绍
外滩是上海的一个景点,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城市景点。许多一流的建筑师在这里大显身手,留下了20多座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精美建筑,使外滩被誉为“外国建筑博览会”。本书对这些历史建筑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了共同的兴趣,这里选取了三个板块。汇丰大厦20世纪初,汇丰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资银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它正式开始考虑重建自己的银行大楼。汇丰银行的新大楼是由建筑师威尔逊设计的,他是共和洋行的董事。1921年农历五月初五奠基,1923年六月封顶。根据当时的小报记录,汇丰银行还邀请了中国的风水先生来选择奠基的日期和时间,并确定第一铲将在哪里破土动工。基石下面,按照中国的传统,埋着中国的赢钱和世界各地的各种银币。同样,大楼封顶时,汇丰银行也定制了很多用中文刻的“梁倩”,散落在大楼阴暗的角落里。这些故事有多真实,只有在几年后汇丰大厦大修或拆除重建时才能知道。新汇丰大厦占地约65,438+05亩,分为主楼和副楼,建筑面积23,465,438+05平方米,居当时外滩建筑之首。汇丰银行的主楼通常被认为是模仿复古主义的商业建筑。大楼高五层,中间七层,地下室一层半。建筑的主轴是大门和大门上方的穹顶,两边形成严格的对称。这是欧洲文艺复兴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可以在视觉上营造出一种对称与平衡,从而产生一种优雅奢华的直接感。建筑的立面设计是西方建筑史上的“三段式”。底层形成独立的立面,正门设计成浪漫的拱门券,外墙全部铺满大石头,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城堡的感觉,从而让储户感到安全和安心,这也正是银行建筑希望达到的效果。二楼到四楼形成一个“中段”。中段中间设计了6根鄂友年复合柱作为支撑,其中4根为双柱,使原本简单的平面多变,增加了建筑的立体感。五层以上为“上段”,设计了一个巨大的希腊穹顶,显然成为了建筑的标志,挑出了建筑的主轴。汇丰银行大楼是一座现代化的银行大楼。因此,在设计中,更多地考虑了银行建筑的功能和特点。比如外滩12号门口,安装了三个十字转门,方便出入。进门后有一个八角亭,是大门和后面营业厅之间的缓冲设计,供客户短暂休息后进入营业厅,营业厅客户多的时候也可以在这里休息等候。八角阁后面是营业大厅,面积1500平方米。大厅的墙壁和黑暗的角落设计有加热设备和冷排气系统。屋顶设计了巨大的玻璃天花板,上面镶嵌着小块的厚玻璃,强度足以承受数千磅的冲击力。天花板的阳光不仅为白天的工作提供了阳光,也让顾客感到温暖和谐。汇丰银行的主楼和辅楼之间有一块空地,用来停车。除了银行员工的车辆,运钞车也在这里装卸。这片空地上还建了另一栋房子,是银行警卫用的。夜幕降临后,这座建筑将主楼的营业用房和辅楼的仓库完全隔开。一旦发生报警,警卫也能及时到达报警点,保证了银行的安全。在大楼建设过程中,该行专门委托英国艺术家雕塑了一对青铜狮子。狮子是英国人民最喜爱的神兽,也是汇丰银行的标志。“文革”期间,铜狮被上海市文化管理委员会及时转移到位于永嘉路的上海滑稽剧团仓库。到了1980年代,是作者将它们运出,现在它们陈列在上海历史博物馆的大厅里。这座建筑曾是上海市政府所在地。1997上海市政府迁址后,该大厦通过房产置换成为浦发银行的产业。江海北关之变上海历史博物馆有一幅《三顾戏图》,是道光年间画家曹临摹的。这张图的主题是拍上海东北墙上的“冯丹楼”,是上海天后宫的主体建筑,而天后宫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护航女神。关于天后俗体,民间至少有十种不同意见。其中一位认为天后由“一皇后二妃子”组成,她们平时的形象就是下棋,所以被称为“下棋三姨”。从图中可以看出,沿江衙门是上海江海关,沿江停靠的船只是等待通关的海船。1843 165438+10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之日,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上海道工木酒在外滩设立了板检处。其实这只是江海关派出的临时海关稽查机构。这个检查站的位置应该是在今天外滩13号江海关对面的黄浦江上。到道光二十六年(1845年底),即1845年《上海租地宪章》签订,英租界成立后不久,根据宪章规定,租界将成为外国人居住区和贸易区,许多外国船只将停靠黄浦江,许多货物将在此登陆,于是宫木久立即拨款,到原址考察。因为这个关隘位于原江海关隘的北面,所以被称为“江海北关”。江海北关是典型的中国衙门建筑。建筑平面呈凹形分布,正门在外滩路上向东开。圆门采用中国传统品牌屋顶,门楣上写着“江海北关”,据说是两江总督宜良所写。开埠后,上海的经济发展非常快。20年后,江海北关全年税收超过广东海关、福建海关和浙江海关之和,上海成为中国第一大港,奠定了上海对外贸易和商业中心的基础。1893 165438+10月17是上海开埠50周年,工信部计划举办盛大庆典。江海北关新馆于1891破土动工,1893竣工,赶上上海开埠50周年。新江海北关大楼沿用旧址的地基,平面与旧址基本相似,呈凹形。它是15世纪英国最常见的市政建筑模式,中间是钟楼。江海北关的建筑风格已经从中国传统的衙门建筑转变为西方建筑,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了上海正在向世界靠拢。自20世纪初以来,上海的许多外资企业都计划翻新或重建他们的企业大楼。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种大规模的建设活动开始实施。江海北关周围建起了许多又大又漂亮的新建筑。总高度只有35米的江海北关原建筑已不再是建筑。在众多豪宅中,显得陈旧,有些可怜。1925,海关决定新建一座大楼。这座大楼的设计有几套方案,但都不令人满意。最后,共和洋行老板、汇丰银行的设计者威尔逊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他认为,按照现实情况,江海关的新楼不可能与相邻的汇丰大厦竞争,不如在设计上尽可能统一,使两座建筑成为统一的整体。威尔逊的提议受到了赞扬,然后决定由他来承担这座大楼的设计。新海关大楼高十一层,其级别和总高度是汇丰银行的两倍。总的来说,该建筑还是一座复古风格的建筑,或许是考虑到海关是国家对外贸易的行政机关,正门设计成古希腊神庙的形式,四根经典的陶里克柱支撑着庞大的建筑,让人感觉这是一座神圣不可侵犯的神庙,同时也让人体会到建筑的阳刚之美。大堂顶部的天花板,用中国最传统的绿色和红色,勾勒出沙船等中国船只的形状,表明这是中国的主权机构。在铁拉门上,有一个由万能金钥匙和铁锚组成的海关标志,它的寓意是:中国海关加入了世界海关的行列。建筑顶部设计有一座四层钟楼,配有从英国定制的四面巨型时钟,直径五米,每根指针重120公斤。时钟每隔15分钟自动报时。站在浦东,可以清晰地看到时针,悠扬的钟声可以飘上几里。20世纪20年代也是世界建筑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钢筋混凝土等先进建筑材料和电梯等新技术的出现,建筑逐渐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对于注重物质利益的商人来说,他们并不主张花大价钱进行只有装饰效果而没有实际使用价值的非功能性装修,设计师更是追求现代主义的线条之美来代替复古的繁琐哲学。因此,江海关大楼的建筑立面上没有多余的非功能性装饰。因此,这座建筑也可以看作是上海近代学校作品的先行者,在上海近代建筑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外滩气象信号站1872 8月,天主教上海教区郎怀仁主教和江南顾震生主教在上海徐家汇召开重要会议,决定成立“江南科学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四个分会,其中一个分会是高乡长领导的气象台,并在徐家汇设立了观测站,将气象记录和观测数据汇编成杂志,在上海出版,发往欧洲。1873年7月,天文台建成。这座不起眼的建筑,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气象预测预报机构。因为气象预报对航行安全有重要作用,所以天文台多了一项业务——直接向海关提供气象信息。起初,气象信息刊登在当天出版的报纸上,费用由海关承担。但当时报纸发行范围很小,大部分船员和市民很难获得这些信息。1884左右,由海关出资在法租界的外滩上修建了一座木质气象信号站,通过在建筑上悬挂不同的旗帜向外界公布最新的气象预报。当时《点石斋画报》画了一幅以“太阳的广场”为主题的画,文字是这样写的:秋天,这个港口法租界外滩外的杨静大桥被填平,新做了测时球和报风旗。据旗上说,每天早上十点升起,送到吴淞口外的风中。视风向而定,改为随时悬挂。允许系统惊艳。旗帜是无定形的,颜色是固定的,取决于风的趋势和强度。从《点石斋画报》画的图中可以看到,气象信号站的主楼上有一根木杆,顶部安装了风速计和风速计。风速计下面有一个大球,是用来报时的。正极旁边有几根绳子,用来拉风旗。这个气象信号站虽然很简陋,但也确实成为了上海最早的气象预报站和标准时钟。随着上海的进步和发展,外滩的建筑逐渐上升,对气象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907气象信号站拆除重建。重建后,烽火台高50米,成为当时外滩最高的建筑。人们可以从远处看到塔上悬挂的各种信号旗,或者用望远镜来决定是否起航,因此这座烽火台对上海的航运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无线电广播的发展,天气预报可以及时传送到更远的地方,信号站的气象功能逐渐下降,直至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到20世纪60年代,它已经成为外滩上保存下来的历史建筑。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重建外滩,修建延安东路越江隧道时,在不移动建筑结构的情况下,将整个建筑向南移动了26米,创下了上海建筑史上大型建筑整体移动的纪录。目前,在这个信号站里有一个“外滩历史陈列室”,游客可以参观和仰视。摘自薛著《外滩历史与建筑》,文汇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2月,2002年7月5日。